首页讲话导游词 内容页

华蓥山导游词

2023-07-05导游词

华蓥山导游词(通用15篇)

华蓥山导游词 篇1

  (一)华蓥山简介

  美丽的华蓥山旅游区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华蓥市境内,距成都300余公里,巍峨华蓥山脉纵横500余公里,横亘于川渝两地15个市、区境内,它气势恢宏,景象壮观。著名的大文豪郭沫若老先生由衷地称赞华蓥山为“天下第一雄山”。整个景区面积20平方公里,距小平故里36公里。以苍翠茂密的山林为环境基调,以秀丽的喀斯特石林、天坑溶洞、茂林修竹、华蓥山游击队遗址于一体,年平均气温12-22℃。

  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其景观特点集中概括为“峰奇、石怪、山绿、谷幽”,并呈现出“春绿、夏荫、秋红、冬白”的四季变化。游人所至的高登宝顶海拔1704米,是景区内的最高峰。据《华蓥山志》记载,“雪积巅顶,远望如琼瑶撒地,晶玉铺山,故名华蓥山”。

  景区绚丽的自然风光,其景点可集中概括为:两林、两海、两美景。两林指石林、杉林;两海指云海、竹海;两美景指积雪、日出。每个景点都别具一格,各具特色。本景区终年风景如画,被誉为“山中蓬莱”,本景区的特级景点“天然大盆景”、“双枪老太婆打靶场”、“妙笔生花”、“黄龙吐翠”、“千年一吻”等等景点,同时更有经“瘦身之道”、“千佛云游”、“爱之小屋”、“生命之根”特级景点过“千年古道”然后到华蓥山脉最高峰,1704米的高登宝顶。

  在特级景点“万狮朝圣”观景台观赏万狮朝圣风水宝地圣景。在这里大家可以看到八百里华蓥群峰层层迭峰,峰峰秀美,远看如万头雄狮向我们主峰涌来,在古书《山海经》上记载“巴国东部有一灵山胜地,有如万狮朝圣,聚天地之灵气,按照民间的说法,这就是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

  不仅如此,以前只能在峨眉山看到四大奇观,在华蓥山高登宝顶同样也能看到。还多了“雨雾与积雪”,就构成了华蓥山罕见的“六绝”。高登宝顶为华蓥山主峰,海拔1704米,是川东地区的最高峰。传说高登宝顶是普贤王菩萨修炼成佛的第一道场,是四川两大佛教圣地之一。在唐朝最盛兴时,华蓥山寺庙就有三十二座之多,比四大名山峨眉山还多了四座。素有“东朝华蓥,西朝峨眉”之说。

  (二)主要景点介绍

  (1)高登宝顶

  华蓥山脉最高峰1704米(海拔)的“高登宝顶”素来就是普贤王菩萨得道成佛的第一道场,而闻名川渝各地。从古至今华蓥“高登宝顶”的“六绝”、“十胜景”更是闻名于世。

  (2)华蓥山雨雾

  华蓥山高登宝顶地处川东渝西北,奇峰怪石,山的四周悬崖峭壁,深谷幽涧,地势险要,其间山峰峻秀,山上茂林修竹,山花烂漫,古天然野茶林,就有上千亩之多,树龄在千年以上的古茶树比比皆是,就是这一天然的屏障拦阻了渝地重庆大片地方的季风暧流北上,使风中的水蒸气在此聚结,从而形成了山中的一道绝色美景。“华蓥云雾甲天下”。在高登宝顶是常年云雾围绕,历来华蓥山就是一座神秘的山,能见高登宝顶实属有缘。

  这里的雨雾是乍起乍落,一天变化无常,常是相隔十米不同天,据古人讲,高登宝顶的云雾为普贤王菩萨的智慧甘露,沾上的人是有大智慧和吉祥如意的。就是这奇特的美景,才有了双枪老太婆在华蓥山战斗四年之久而且是百战百胜的原因。数十次的围剿都因云雾和地势的险要而以失败而告终。这独特的美景气候也使华蓥山成为川渝两地盛夏休闲避暑的著名旅游圣地。

  (3)积雪冰花

  据《华蓥山志》记载:“雪积颠顶,远望犹如琼瑶洒地,晶玉铺山,故名华银山。”后改为“华蓥山”。每年华蓥山的积雪冰花长四个月之久。当每年的11月中旬过后,华蓥山的雪霜就开始了。每场雪霜过后,那似冰非冰,是霜非霜,迎风怒放,千姿百态。像似整个森林公园都披上了柔软的轻纱,大地铺成了洁白的毡毯,松枝、杉树、草丛结满了毛茸茸的冰挂。

  每处石林像一株株巨大的白珊瑚,积雪冰花则使石林、大地、林木都结满了晶莹剔透的冰层,让万物骤然间凝聚成了冰的世界。当你置身于华蓥山冰花银海时,你会被这一切倍感的静谧和和谐壮美——被这“天人合一”的意境所感动。

  (4)地质公园

  华蓥山地区,在中生带(7千万年前)为四川湖盆的一部分,与古大西洋相连,华蓥山是由于地质作用下经地壳运动,抬升为陆,又受新构造运动中来自东南方的强大压力,褶皱隆起为山,并发生大断裂才形成今天的华蓥山脉。在现代时期,华蓥山脉仍在缓慢上升。

  华蓥山也是研究川东地区著名的“溶嵴槽谷型”岩溶地貌的经典地。华蓥山地区的地质遗迹均是国内重要的地质景观。华蓥山构造岩溶地质公园更具有典型性、稀有性、自然性、系统性、完整性、优美性和面积适宜性等特点。现华蓥山也被国家批准为“国家级地质公园”。

  千姿百态的石林是怎么形成的呢?据考证,本地区石林在距今2.8亿年前的二迭系,我国南方发生了地球历史上最为广泛的一次海侵,华蓥山石林地质景区为海洋,沉积了厚达400—600米的石灰岩,地质学家将它命名为“茅口组灰岩(P1m)”,今天见到的华蓥山石林的岩石就是这种石灰岩,其中保存着珊瑚、腕足类和蜒科类化石,而且壳质变得愈加硬实,腕足类还长有壳刺,这样它能适应生存竞争的考验,同时也经得起恶浪荡激。

  二迭纪中期,发生了一次重大地质事件,四川西部发生岩浆喷溢,华蓥山受到影响,也小规模喷溢出一千多摄氏度的熔岩流来,熔岩厚达50余米。地质学家将它命名为玄武岩(P2β),现已成为华蓥山的重要矿产资源。而石林是在巨大地质构造及雨水、地下水等溶烛、冲刷和风化下,经过几千万年才形成岩溶地质地貌。简单来说,石林就是经风化溶蚀的石灰石残留岩体而形成。

  而这种地貌就属于是非常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而喀斯特,是欧洲巴尔干半岛的一个地名,那里是石灰岩分布区,因石灰岩的溶蚀和侵蚀形成各种奇特的地形。后来,科学家们便借用“喀斯特”一词来称呼因岩石的化学溶解而引起的一系列地质作用和地貌现象。

  (5)植物王国基因宝库

  华蓥山旅游区已被评定为国家级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达96%,华蓥市森林覆盖率达48%。年均降雨量最高1800毫米,最低1280毫米,年均日照时间为1200小时,景区属于非常典型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珍稀植物达:3门,81科,304种。

华蓥山导游词 篇2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现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红色华蓥纪念墙”。为了弘扬红岩精神,艺术家们采用写实的浮雕艺术手法,以华蓥山武装起义为历史背景,“双老太婆”陈联诗为原形主题,再现华蓥山游击队和“双老太婆”等革命先烈们的战斗历程。陈联诗:1901年生,四川省岳池县人,1928年入党,曾七次被捕入狱脱险,他胆识过人,双弹无虚发,是名副其实的“双老太婆”。长期坚持战斗在华蓥山,1960年逝世。纪念墙共分九个主题,第一主题描绘华蓥山巍峨雄壮,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第二个主题刻画“双老太婆”能诗会画的大家闺秀形象;第三个主题再现双老太婆带着远大理想和抱负踏上漫漫求学路的情景;第四个主题展示“双老太婆”在南京大学求学,接受革命思想教育和参加“五四运动”的经过;五个主题展示“双老太婆”与丈夫回到华蓥山组建游击队,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情景;第六个主题再现“双老太婆”与战友们在华蓥山展开游击战,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艰苦斗争场面;第七主题刻画“双老太婆”不畏艰险营救游击队员和革命志士的高大形象;第八主题描述“双老太婆”与战友貌同击毙叛徒甫志高战斗场面;在这里随便说一下甫志高,甫志高是小说《红岩》中的可耻叛徒的代表,在当时的渣滓洞监狱里出现过的刘国定(原重庆地下党市长书记)冉益志(原重庆地下党市委副书记)等几个带头的叛徒,在生死关头经不住敌人的淫威酷刑,丧失意志,贪生怕死,卖主求荣,出卖组织,已成为历史的罪人,受到了判决。第九个主题描绘了“双老太婆”与战友们喜迎新中国诞生的情景。

  纪念墙耗资550万元,长140米,高5.10米,画面气势宏伟高大,主题鲜明,人物刻画生动细腻,该墙于今年1月28日“四川红色旅游启动仪式”上由省委书记张学忠,省长张中伟亲手揭幕。画面中的“双老太婆”既是众多游击战士和红岩英烈的代表,也是中华儿女的典范,她将永远耸立在巍峨的华蓥山上,与华蓥山游击队留下的战斗遗址遗迹和即将建成的华蓥山游击队纪念管等红色景点一起,成为我们缅怀红岩英烈,激励革命斗志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华蓥英烈永垂不朽,红岩精神青史常存。

华蓥山导游词 篇3

  美丽的华蓥山旅游区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华蓥市境内,距成都300余公里,巍峨华蓥山脉纵横500余公里,横亘于川渝两地15个市、区境内,它气势恢宏,景象壮观。著名的大文豪郭沫若老先生由衷地称赞华蓥山为“天下第一雄山”。整个景区面积20平方公里,距小平故里36公里。以苍翠茂密的山林为环境基调,以秀丽的喀斯特石林、天坑溶洞、茂林修竹、华蓥山游击队遗址于一体,年平均气温12-22℃。

  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其景观特点集中概括为“峰奇、石怪、山绿、谷幽”,并呈现出“春绿、夏荫、秋红、冬白”的四季变化。游人所至的高登宝顶海拔1704米,是景区内的最高峰。据《华蓥山志》记载,“雪积巅顶,远望如琼瑶撒地,晶玉铺山,故名华蓥山”。

  景区绚丽的自然风光,其景点可集中概括为:两林、两海、两美景。两林指石林、杉林;两海指云海、竹海;两美景指积雪、日出。每个景点都别具一格,各具特色。本景区终年风景如画,被誉为“山中蓬莱”,本景区的特级景点“天然大盆景”、“双枪老太婆打靶场”、“妙笔生花”、“黄龙吐翠”、“千年一吻”等等景点,同时更有经“瘦身之道”、“千佛云游”、“爱之小屋”、“生命之根”特级景点过“千年古道”然后到华蓥山脉最高峰,1704米的高登宝顶。

  在特级景点“万狮朝圣”观景台观赏万狮朝圣风水宝地圣景。在这里大家可以看到八百里华蓥群峰层层迭峰,峰峰秀美,远看如万头雄狮向我们主峰涌来,在古书《山海经》上记载“巴国东部有一灵山胜地,有如万狮朝圣,聚天地之灵气,按照民间的说法,这就是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

  不仅如此,以前只能在峨眉山看到四大奇观,在华蓥山高登宝顶同样也能看到。还多了“雨雾与积雪”,就构成了华蓥山罕见的“六绝”。高登宝顶为华蓥山主峰,海拔1704米,是川东地区的最高峰。传说高登宝顶是普贤王菩萨修炼成佛的第一道场,是四川两大佛教圣地之一。在唐朝最盛兴时,华蓥山寺庙就有三十二座之多,比四大名山峨眉山还多了四座。素有“东朝华蓥,西朝峨眉”之说。

华蓥山导游词 篇4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现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红色华蓥纪念墙”。为了弘扬红岩精神,艺术家们采用写实的浮雕艺术手法,以华蓥山武装起义为历史背景,“双老太婆”陈联诗为原形主题,再现华蓥山游击队和“双老太婆”等革命先烈们的战斗历程。陈联诗:1920xx年生,四川省岳池县人,1920xx年入党,曾七次被捕入狱脱险,他胆识过人,双弹无虚发,是名副其实的“双老太婆”。长期坚持战斗在华蓥山,1960年逝世。纪念墙共分九个主题,第一主题描绘华蓥山巍峨雄壮,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第二个主题刻画“双老太婆”能诗会画的大家闺秀形象;第三个主题再现双老太婆带着远大理想和抱负踏上漫漫求学路的情景;第四个主题展示“双老太婆”在南京大学求学,接受革命思想教育和参加“五四运动”的经过;五个主题展示“双老太婆”与丈夫回到华蓥山组建游击队,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情景;第六个主题再现“双老太婆”与战友们在华蓥山展开游击战,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艰苦斗争场面;第七主题刻画“双老太婆”不畏艰险营救游击队员和革命志士的高大形象;第八主题描述“双老太婆”与战友貌同击毙叛徒甫志高战斗场面;在这里随便说一下甫志高, 甫志高是小说《红岩》中的可耻叛徒的代表,在当时的渣滓洞监狱里出现过的刘国定(原重庆地下党市长书记)冉益志(原重庆地下党市委副书记)等几个带头的叛徒,在生死关头经不住敌人的淫威酷刑,丧失意志,贪生怕死,卖主求荣,出卖组织,已成为历史的罪人,受到了判决。第九个主题描绘了“双老太婆”与战友们喜迎新中国诞生的情景。

  纪念墙耗资550万元,长140米,高5.10米,画面气势宏伟高大,主题鲜明,人物刻画生动细腻,该墙于今年1月28日“四川红色旅游启动仪式”上由省委书记张学忠,省长张中伟亲手揭幕。画面中的 “双老太婆”既是众多游击战士和红岩英烈的代表,也是中华儿女的典范,她将永远耸立在巍峨的华蓥山上,与华蓥山游击队留下的战斗遗址遗迹和即将建成的华蓥山游击队纪念管等红色景点一起,成为我们缅怀红岩英烈,激励革命斗志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华蓥英烈永垂不朽,红岩精神青史常存

华蓥山导游词 篇5

  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末,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指挥下,人民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反功,解放军在个战区战场捷报频传。为了牵制国民党的兵力,支持解放军正面战场,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党的地方地下组织——中共川东临时工作委员会,于1948年秋,在华蓥山地区组织党的地下武装,发动了著名的华蓥山武装联合大起义。

  在华蓥山武装起义其及随后开展的地下斗争和游击战中,面对各种艰难困苦和敌人的层层围剿及残酷镇压,起义队伍与国民党军警和地方武装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沉重的打击了国民党反动势力,鼓舞了人民斗志,迎来了四川的解放。

  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华蓥山的王璞、杨奚勤、陈尧楷、袁念之、邓惠中等当地的优秀干部,人民的好儿女,为了党的事业和人民的解放,无论是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在危机四伏的地下斗争中,还是在敌人的牢房和刑场上,始终坚定共产主义信念,表现出了敢于斗争、英勇不屈、不怕牺牲、前仆后继的革命精神。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光辉的华蓥山壮歌,铸就了伟大的红岩精神。

  <二>华蓥英烈永垂不朽 红岩精神青史长存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现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红色华蓥纪念墙”。为了弘扬红岩精神,艺术家们采用写实的浮雕艺术手法,以华蓥山武装起义为历史背景,“双枪老太婆”陈联诗为原形主题,再现华蓥山游击队和“双枪老太婆”等革命先烈们的战斗历程。陈联诗:1901年生,四川省岳池县人,1928年入党,曾七次被捕入狱脱险,他胆识过人,双枪弹无虚发,是名副其实的“双枪老太婆”。长期坚持战斗在华蓥山,1960年逝世。纪念墙共分九个主题,第一主题描绘华蓥山巍峨雄壮,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第二个主题刻画“双枪老太婆”能诗会画的大家闺秀形象;第三个主题再现双枪老太婆带着远大理想和抱负踏上漫漫求学路的情景;第四个主题展示“双枪老太婆”在南京大学求学,接受革命思想教育和参加“五四运动”的经过;五个主题展示“双枪老太婆”与丈夫回到华蓥山组建游击队,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情景;第六个主题再现“双枪老太婆”与战友们在华蓥山展开游击战,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艰苦斗争场面;第七主题刻画“双枪老太婆”不畏艰险营救游击队员和革命志士的高大形象;第八主题描述“双枪老太婆”与战友们共同击毙叛徒甫志高战斗场面;在这里随便说一下甫志高,甫志高是小说《红岩》中的可耻叛徒的代表,在当时的渣滓洞监狱里出现过的刘国定(原重庆地下党市长书记)冉益志(原重庆地下党市委副书记)等几个带头的叛徒,在生死关头经不住敌人的淫威酷刑,丧失意志,贪生怕死,卖主求荣,出卖组织,已成为历史的罪人,受到了判决。第九个主题描绘了“双枪老太婆”与战友们喜迎新中国诞生的情景。

  纪念墙耗资550万元,长140米,高5.10米,画面气势宏伟高大,主题鲜明,人物刻画生动细腻,该墙于今年1月28日“四川红色旅游启动仪式”上由省委书记张学忠,省长张中伟亲手揭幕。画面中的“双枪老太婆”既是众多游击战士和红岩英烈的代表,也是中华儿女的典范,她将永远耸立在巍峨的华蓥山上,与华蓥山游击队留下的战斗遗址遗迹和即将建成的华蓥山游击队纪念管等红色景点一起,成为我们缅怀红岩英烈,激励革命斗志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华蓥英烈永垂不朽,红岩精神青史常存!

华蓥山导游词 篇6

  冬季的海螺沟是孕育神秘、诱惑、温馨的季节。冬天,海螺沟的雪山、冰川、森林、温泉俨然一幕白雪皑皑的纯洁丽景。当您倘佯于壮丽圣洁的雪山脚下;当您漫步于晶莹剔透的冰川之间;当您穿行在郁郁葱葱的森林小路;当您陶醉在冰雪捧出的一池温泉;当您凝神仰望漫山的树挂、冰凌。

  地理位置

  海螺沟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东南部,贡嘎山东坡,是青藏高原东缘的极高山地。海螺沟位于贡嘎雪峰脚下,以低海拔现代冰川著称于世。晶莹的现代冰川从高峻的山谷铺泻而下。飞起三百万,将寂静的山谷装点成玉洁冰清的琼楼玉宇;巨大的冰洞、险峻的冰桥,使人如入神话中的水晶宫。特别是举世无双的大冰瀑布,高达1000多米,宽约1100米,比著名的黄果树瀑布大出十余倍,瑰丽非凡。晴天月夜,景象万千,令人一见之后,终生不忘。

  外形

  海螺沟风景区是亚洲东部海拔最低;离大城市最近的、最容易进入的低海拔现代海洋性冰川,生态完整的原始森林和高山沸、热、温、冷泉为一体构成的综合型旅游风景区。海螺沟冰川又称一号冰川,全长14.7公里,是贡嘎山71条冰川中最长的一条,面积16平方公里,最高海拔6750米,最低海拔仅2850米,沿纵向呈三级台阶:粒雪盆,冰川的孕育地;大冰瀑布,宽500—1100米,高1080米,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高大、最壮观的冰川瀑布;冰川舌,伸入原始森林达6公里,形成冰川与森林共存的奇绝景观。海螺沟冰川活动性最强,在冰川的运动中,形成晶莹如翡翠、水晶的冰川弧拱、冰洞、冰阶梯、冰门、冰湖、冰峰。

  气候

  海螺沟有"一沟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特征,冬暖夏凉,云雾多日照少,年降水量20__mm。海螺沟四季可游,不受气候和景观条件的限制,是理想的旅游、度假、疗养、登山、科考、探险的好去处。

  海螺沟地形复杂,气候类型特殊,山下长春无夏,植被茂盛,绿荫苍翠,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在15摄氏度左右。山顶终年积雪,年平均气温在-9°C左右。

  气候:海螺沟地区因垂直高差大、气候类型特殊,山下长春无夏,植被丰富,气候宜人,年平均温度在15摄氏度左右。山顶则终年积雪,年平均温度为-9°C。游客若要领略海螺沟特有的低海拔现代冰川(海拔2850米)的风采,宜早作御寒准备。

  冰川

  海螺沟冰川是贡嘎山东坡众多冰川中的一条,尾端伸入到原始森林区达6千米,海拔只有2850米,是地球上同纬度的冰川中海拔最低的。冰川的雪粒盆是整个冰川的源泉,盆内冰雪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翻越盆沿形成巨大雪崩,故雪粒盆虽美丽神秘,却只可远观不可靠近。盆的边缘是我国已知最大的冰瀑布,高1080米,宽500-1100米,晶莹剔透,雄奇无比。

  在海拔2850米的地段上,长5700米的冰舌紧舔大地。冰面上分布着冰面湖、冰面河、冰裂缝、冰蘑菇、冰洞、冰桥......令人叫绝的冰川弧拱晶莹透明,蓝中透绿。而从冰川"城门洞"进出的游人,探访的是冰下河的出口,观赏到的却是水晶宫。

  动植物

  海螺沟地处中高山、高山、极高山地区,落差6000米以上,形成了自然界独特的七个植被带、七个土壤带,荟萃了我国大多数的植物种类。拥有大量珍稀保护动植物,如杜鹃,木兰,红杉,红豆杉,麦吊杉、大熊猫,牛羚,猕猴太阳鸟,红腹血雉等,春夏季节,花卉繁多,芬芳艳丽。

  海螺沟的由来

  历史上后藏香巴噶居派大成就者唐东杰布法王云游印度,汉土及康藏各地。知识渊博、先知聪慧,巧夺天工。在西藏、甘孜、青海藏区修佛塔128座,建桥128座。唐东杰布法王在西藏创建药王庙,编写创作多种歌舞剧演唱历史故事,是藏戏创始人。在医药方面造诣极深,发明能治内科百病藏药白丸和能治流行瘟疫藏药红丸之决窍。后卒于康区,享年125岁,是藏族中最长寿老人。他是杰出的和有影响的建筑家、佛学家、戏剧家、藏医学创史人和桥梁大师。一生功绩显赫,功名成就,造福于后人的神圣佛教人物。唐东杰布法王在海螺沟、燕子沟、大渡河谷留下跋涉足迹和他修建寺庙、玛尼堆、佛塔旧址。公元1705年仲夏一天,唐东杰布法王来到泸定桥建桥工地,见工匠们正为架铁索渡河一筹莫展,他指点工匠们用竹索穿短节竹筒,筒上用竹绳系上铁索迅雷慢溜吊渡。工匠们照他的办法将长40余丈、重20__多斤铁索悬空溜吊,唐东杰布法王见工匠们拉不动索键时便取出随身宝物海螺吹三声,神奇海螺声鬼使神差般让筒溜索走,安全地渡完13根铁索键。

华蓥山导游词 篇7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广安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__。

  岳池白塔,又名文明塔。于清朝嘉庆25年(公元1820年)开始修建,历时6年,至道光5年(公元1825年)竣工。白塔位于县城南郊灵溪河与岳池水汇合处。塔高30余米,共9层,形呈密檐式6棱椎体。

  塔底为须弥座,青石砌成,周长42米,高2.5米,六角刻有暴牙裂眦的夔首。边缘有石栏合围,形成环形走廊。第一层,石门面对凤山。

  门柱上对联云:“珠龛夜贮灵溪月,香界晴开亮坝春。”柱下各有一个半跪状金刚力士,一手叉腰一手托柱,怒目突睛,酷似真人。门楣上镌有二龙戏珠浮雕,龙身宛转腾越,云彩护体,极为生动。门内有一米见方的石室,室内三面壁上刻有《新建文明塔记》。

  左边有一道螺旋式石梯,绕行至顶。每环行一周为一层。层层辟有石门和神龛,龛内有神像。最上一层为一木雕金的魁星点斗神像。六角塔顶有脊,脊端吊有钢铃。

  顶端用光滑合金盔铸成,呈圆椎形。建造材料除第一层用青石砌成外,第二层以上为青砖。层檐皆砌有花边。塔身用石灰涂抹,洁白如玉。白塔造型精美,匠心独运,古朴凝重,又不失精巧细致。历经百多年风霜雨露未风化和毁损,也未见倾斜,可见建筑技术之高超。

  “白塔钟晓”是岳池当年一道著名风景,清风送晨钟,旷响十余里。

华蓥山导游词 篇8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广安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x。

  思源广场背靠渠江,面向思源大道广场中轴,正对思源大道中轴线,是向—同志百年诞辰的献礼工程之一,由入口广场、中心广场、水景广场、宝鼎广场和四季花海五部分组成,四周环绕生态停车场、图书馆、游人中心、观景楼阁和休闲娱乐设施,是集纪念、—、文化交流、娱乐、休闲、观景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入口广场。

  广场内有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宝鼎——“实事求是”宝鼎,宝鼎总高度10米(代表纪念—同志诞辰100周年之意),重41.8吨,鼎高8米,直径7.04米。它三足鼎立(暗含—同志三落三起,永远不倒之意),双耳高耸(代表—理论两个根本出发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分别饰饕餮及夔龙纹。颈下饰12条夔龙(中华民族12亿炎黄子孙)和六条扉棱(意为"六六大顺")。鼎身腹下饰紧密相连,犹似“迷宫”般布局的勾连图纹,并以4排乳钉纹点缀(代表—同志一贯坚持的“四项基本原则”)。鼎内铸有铭文:“—百岁,立鼎铭志。一定要把广安建设好”。鼎禁直径7.8米,高2米,上饰56条夔龙(象征全国56个—),21个方圆之孔(象征21世纪),正面铸有金文鼎名“实事求是”,背面铸有“解放思想”字样。宝鼎置于高7米、40米见方的花岗石平台上,托座高3.04米,造型为94本书(象征—同志享年94岁),正面刻“发展才是硬道理”七个大字,座后刻有《—南巡谈话》全文。宝鼎是广安市委、市政府为纪念—同志丰功伟绩而特意铸造的。实事求是宝鼎是为纪念—同志百年诞辰而建,表达了广安人民对—同志的深切怀念和无比的爱戴。宝鼎代表着—理论和—同志的业绩将永垂青史。宝鼎矗立于广场北端,象征着广安人民对—同志改革开放丰功伟绩的历史回顾。思源广场的主题是“饮水思源”,它在设计中利用了地形的坡度,在宝鼎广场的宝鼎基座设置水体,构成“源头”,通过水景广场层层跌落,流向中心广场的四块水景,水景中的百组喷泉直喷天际,让人感到源源不断,源远流长,涌泉相抱。广安人以此来表示高举—理论伟大旗帜的决心,来表达对—同志的无限崇敬和缅怀之情。

  在思源广场中央是中心广场。中心的方形广场将内圆分为四个水景区,形成了环形广场。四条流光溢彩的步道把方形广场与环形广场连在一起,水陆相通,圆方相接,隐含天圆地方、生生不息之意。中心的水景广场有美妙绝伦的音乐喷泉和水幕电影,是“饮水思源”构思中水体的中间环节,由喷水高达60米的擎天柱、喷水高达15米、展宽达30米的水幕、拱形最高喷水达8米的彩虹飞渡、喷水高度达10米的高频水柱阵及蛟龙戏水、涌泉、水火雾、跑泉、冰柱等水景组成,是科技含量高,艺术品位高,国内一流的水艺术经典之作。其外围的花池和树木、水景区的百组喷泉可以看出所有的设计都紧扣“100”这个数字,是家乡人民对敬爱的—同志百年诞辰的纪念,表达了家乡人民对—同志的无限怀念。

  四季花海区占地面积9000平方米,由鲜花和常青植物组成。整个广场配有供游人休闲娱乐的风情竹楼和占地20__平方米的生态停车场区,还布置了300平方米的四星级旅游厕所。这不仅是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需要,也是提升城市品位和档次的`需要。近两年来,在广安掀起一场厕所革命,把它作为现代文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这种四星级旅游厕所,在广安还有很多,它的功能比较完善,造型比较美观,同时还考虑了照顾盲人、残疾人,充满了人情化设计。

华蓥山导游词 篇9

  (1)高登宝顶

  华蓥山脉最高峰1704米(海拔)的“高登宝顶”素来就是普贤王菩萨得道成佛的第一道场,而闻名川渝各地。从古至今华蓥“高登宝顶”的“六绝”、“十胜景”更是闻名于世。

  (2)华蓥山雨雾

  华蓥山高登宝顶地处川东渝西北,奇峰怪石,山的四周悬崖峭壁,深谷幽涧,地势险要,其间山峰峻秀,山上茂林修竹,山花烂漫,古天然野茶林,就有上千亩之多,树龄在千年以上的古茶树比比皆是,就是这一天然的屏障拦阻了渝地重庆大片地方的季风暧流北上,使风中的水蒸气在此聚结,从而形成了山中的一道绝色美景。“华蓥云雾甲天下”。在高登宝顶是常年云雾围绕,历来华蓥山就是一座神秘的山,能见高登宝顶实属有缘。

  这里的雨雾是乍起乍落,一天变化无常,常是相隔十米不同天,据古人讲,高登宝顶的云雾为普贤王菩萨的智慧甘露,沾上的人是有大智慧和吉祥如意的。就是这奇特的美景,才有了双枪老太婆在华蓥山战斗四年之久而且是百战百胜的原因。数十次的围剿都因云雾和地势的险要而以失败而告终。这独特的美景气候也使华蓥山成为川渝两地盛夏休闲避暑的著名旅游圣地。

  (3)积雪冰花

  据《华蓥山志》记载:“雪积颠顶,远望犹如琼瑶洒地,晶玉铺山,故名华银山。”后改为“华蓥山”。每年华蓥山的积雪冰花长四个月之久。当每年的11月中旬过后,华蓥山的雪霜就开始了。每场雪霜过后,那似冰非冰,是霜非霜,迎风怒放,千姿百态。像似整个森林公园都披上了柔软的轻纱,大地铺成了洁白的毡毯,松枝、杉树、草丛结满了毛茸茸的冰挂。

  每处石林像一株株巨大的白珊瑚,积雪冰花则使石林、大地、林木都结满了晶莹剔透的冰层,让万物骤然间凝聚成了冰的世界。当你置身于华蓥山冰花银海时,你会被这一切倍感的静谧和和谐壮美——被这“天人合一”的意境所感动。

  (4)地质公园

  华蓥山地区,在中生带(7千万年前)为四川湖盆的一部分,与古大西洋相连,华蓥山是由于地质作用下经地壳运动,抬升为陆,又受新构造运动中来自东南方的强大压力,褶皱隆起为山,并发生大断裂才形成今天的华蓥山脉。在现代时期,华蓥山脉仍在缓慢上升。

  华蓥山也是研究川东地区著名的“溶嵴槽谷型”岩溶地貌的经典地。华蓥山地区的地质遗迹均是国内重要的地质景观。华蓥山构造岩溶地质公园更具有典型性、稀有性、自然性、系统性、完整性、优美性和面积适宜性等特点。现华蓥山也被国家批准为“国家级地质公园”。

  千姿百态的石林是怎么形成的呢?据考证,本地区石林在距今2.8亿年前的二迭系,我国南方发生了地球历史上最为广泛的一次海侵,华蓥山石林地质景区为海洋,沉积了厚达400—600米的石灰岩,地质学家将它命名为“茅口组灰岩(P1m)”,今天见到的华蓥山石林的岩石就是这种石灰岩,其中保存着珊瑚、腕足类和蜒科类化石,而且壳质变得愈加硬实,腕足类还长有壳刺,这样它能适应生存竞争的考验,同时也经得起恶浪荡激。

  二迭纪中期,发生了一次重大地质事件,四川西部发生岩浆喷溢,华蓥山受到影响,也小规模喷溢出一千多摄氏度的熔岩流来,熔岩厚达50余米。地质学家将它命名为玄武岩(P2β),现已成为华蓥山的重要矿产资源。而石林是在巨大地质构造及雨水、地下水等溶烛、冲刷和风化下,经过几千万年才形成岩溶地质地貌。简单来说,石林就是经风化溶蚀的石灰石残留岩体而形成。

  而这种地貌就属于是非常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而喀斯特,是欧洲巴尔干半岛的一个地名,那里是石灰岩分布区,因石灰岩的溶蚀和侵蚀形成各种奇特的地形。后来,科学家们便借用“喀斯特”一词来称呼因岩石的化学溶解而引起的一系列地质作用和地貌现象。

华蓥山导游词 篇10

  好,这边请,位于华蓥市阳河镇丁家平的中兴纸厂,是抗日战争时期地下党员王治、谢长琮、苏云在中共中央南方局及周恩来的指示下创办的,其目的就是为了打破国民党对《新华日报》的纸源封锁,照片上所反映的就是当年纸厂所用过的一些东西和部分遗址。

  新中国没有忘记也不能忘记当年牺牲的英烈们。这一座座雕塑,一块块纪念碑,记录了烈士们的英勇事迹,也记录了那一段历史,这是20__年建于华蓥市阳河镇的华蓥山游击队革命烈士纪念碑。

  这些题词是当时川东地下党的党员在战斗的岁月里,有感而发写下的,也有一些是脱险的革命者解放之后为了怀念过去的战友所提写的。

  文艺界为了纪念这些为国捐躯的革命志士,他们创作了如〈烈火中永生〉等红色经典剧目,使先烈们的形象生动的留在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脑海里。

  今天,当我们重新捧读这个半个多世纪前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壮烈史诗,就是要继承先烈遗志弘扬红岩精神,与时惧进,开拓创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历史将永远铭记着华蓥山游击队的英雄们,伟大的红岩精神将永放光芒。

华蓥山导游词 篇11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现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红色华蓥纪念墙”。为了弘扬红岩精神,艺术家们采用写实的浮雕艺术手法,以华蓥山武装起义为历史背景,“双枪老太婆”陈联诗为原形主题,再现华蓥山游击队和“双枪老太婆”等革命先烈们的战斗历程。陈联诗:1901年生,四川省岳池县人,1928年入党,曾七次被捕入狱脱险,他胆识过人,双枪弹无虚发,是名副其实的“双枪老太婆”。长期坚持战斗在华蓥山,1960年逝世。纪念墙共分九个主题,第一主题描绘华蓥山巍峨雄壮,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第二个主题刻画“双枪老太婆”能诗会画的大家闺秀形象;第三个主题再现双枪老太婆带着远大理想和抱负踏上漫漫求学路的情景;第四个主题展示“双枪老太婆”在南京大学求学,接受革命思想教育和参加“五四运动”的经过;五个主题展示“双枪老太婆”与丈夫回到华蓥山组建游击队,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情景;第六个主题再现“双枪老太婆”与战友们在华蓥山展开游击战,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艰苦斗争场面;第七主题刻画“双枪老太婆”不畏艰险营救游击队员和革命志士的高大形象;第八主题描述“双枪老太婆”与战友们共同击毙叛徒甫志高战斗场面;在这里随便说一下甫志高,甫志高是小说《红岩》中的可耻叛徒的代表,在当时的渣滓洞监狱里出现过的刘国定(原重庆地下党市长书记)冉益志(原重庆地下党市委副书记)等几个带头的叛徒,在生死关头经不住敌人的淫威酷刑,丧失意志,贪生怕死,卖主求荣,出卖组织,已成为历史的罪人,受到了判决。第九个主题描绘了“双枪老太婆”与战友们喜迎新中国诞生的情景。

华蓥山导游词 篇12

  当您进入华蓥山地质博物馆,首先就必须要穿过一条长7`2米的遂洞,这个遂洞将会带给位走进神气的地质时代,在遂洞中我们还设置了6个圆形的凸摸,分别展示了华蓥山国家地质公园内的经典景色。上面设置有3束灯光,形似天窗。

  而本馆共设置了前言、交通区位、区域概况、公园简介、典型的岩溶地貌、构造地质遗迹、地质剖面、水体景观、动植物和矿产资源、古生物、建设历程、结束语等12个展区;触摸查询系统、动画播放、断裂褶皱互动。

  一、通展区

  本展区主要介绍了华蓥山国家地质公园所处的地理位置和交通网状关系,华蓥山国家地质公园是周边地质公园中离高速路最近的一个,距离高速公路只有17公里。

  二、域概况展区

  本展区主要对公园内径、纬情况、地质、地层水文、气象、社会经济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

  地层概况:公园地层区划属于扬子台地、出露地层单位,主要有寒武----奥陶系娄山关组、二叠下统梁山关组、三叠系飞仙关组等。区域岩性主要为碳酸盐间夹碎屑岩。岩层总体呈北北东---南南西走向。特殊的岩石是区内地质遗迹景观形成的基础。而华蓥山复式背斜及华蓥大断裂对区域地质演化历史中有决定性作用,是园区地质遗迹形成的主要地质构造背景,其科学研究价值极高。

  三、园见简介展区

  共设置了5快凹形等位展板,其中一块展板就是对华蓥山国家地质公园的概况进行了介绍。

  华蓥山国家地质公园地处四川盆地东缘,华蓥山脉中段,面积116平方公里。共包括了石林景区、天池湖景区、小山坝景区、岩溶洞穴景区。

  1、景区位于公园东部华蓥市和邻水县交界的高登山,面积21平方公里,以富集的生态资源和石林景观为主。

  2、池湖景区位于公园北部天池镇境内,面积约20平方公里,诗园内重要的导性地质景观之一。

  3、山坝景区位于公园中西部双河街道办事处境内,面积约24平方公里。

  4、溶洞穴景区主要露出二叠系石灰岩地层,岩石节理、断裂发育。在构造、气候等影响下,石灰岩溶蚀作用强烈裂隙,不断增大并演化成底下洞穴。

  四、型岩溶地貌展区

  本展区主要展示了公园的地脉景观和典型的溶洞景观。讲述了喀什特地貌所特有的石芽、石林、溶沟、漏斗、孤峰等地质现象和地质遗迹。

  这里请大家留意以下地面墙角的造型:这里埋藏底下的石芽、有完全裸露的石芽、溶蚀平地、峰林等象形图案,这些形象地揭示了华蓥山石林的形成过程。

  接下来各位领导看到的是:四川华蓥山国家地质公园的资源景观表(看图)

  而这7块不规则的异型展板,起伏的流性线状,象征着华蓥山的三山两槽、褶皱、挤压和断裂,大家看到的这些造型物就代表了溶洞的暗河、涓涓细流和沉积碎屑等。下面我们就来到了动画展示区,这里主要是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层次游客的需要。

  五、构造地质遗迹展区;

  本展区主要介绍华蓥山大断裂,其他构造地质遗迹和相关地质知识等四个方面;

  相关地质知识 华蓥山大断裂 其他构造地质遗迹 遥感影象图

  我们从展板形状可以看出,造山运动所形成的构造地质遗迹。

  六、地质剖面展区;

  本展区仅就石林景区、天池湖景区的剖面、地层结构进行了介绍。

  石林景区地质剖面是由;奥陶系地层剖面、志流系地层剖面和二叠系地质剖面组成。

  天池湖景区地质剖面是由;三叠系地层剖面、侏罗系地层剖面、华蓥山二叠系钙结壳组成。

  接下来就是半月柱展柜。

  七、地质水体景观展区;

  本展区主要展示了公园内的天池湖、玛流黑潭瀑布等水体景观。其中最大的主体景观就是华蓥山天池湖。

  八、动、植、矿物资源展区;

  华蓥山国家地质公园高差大,是多种自然要素交汇地,植被覆盖率较高,植物垂直、分带明显、种类繁多,且土壤种类较多,植被分布较广,动植物资源丰富。

  1、 植物种类;重要植物有175科,656种。

  2、 动物种类;野生动物有无脊椎动物9门,脊椎动物24目,63科,鸟类106种。

  3、主要矿产资源;我市境内矿产资源较为丰富,现在已发现14个矿种,探明资源储量众多,有;煤、水泥灰岩、石膏等。截止20__年底已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有;煤、石灰石、玄武岩等。全市共有矿产企业83个,年开采总量为469万吨,矿业年产值约占全市工业总值的70%,是我市重要的支柱产业。

  林体景观;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幅图就代表了我们华蓥山现在的森林状况,下面的7根树桩,述说着58年大炼钢铁的那段历史,同时也启发我们要保护森林,杜绝乱砍滥伐。

华蓥山导游词 篇13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好、欢迎参观游击队纪念馆,我是讲解员

  二十世纪是一个伟大的世纪,在这个世纪,旧的死亡,新的生长,在这个世纪,人类为了拯救自己,反抗强权,反抗暴力,处处都表现了最勇敢最果毅的精神,在华蓥山那艰苦卓绝的斗争岁月里,我们优秀的共产党员和游击战士,革命群众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争。在中华民族的斗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华蓥山,一座英雄的山,它与井冈山、大别山一道,将永载革命史册。

  首先我们看到的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这是同志题词;永远铭记着,在过去长期艰苦的岁月里。人民英雄们用了自己的鲜血,才换得了今天的胜利。题词;发扬红岩精神,沿着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道路奋勇前进。大家请往这边看,呈现在大家面前的这幅浮雕,反映的是华蓥山游击队员们奋勇杀敌的激烈斗争场面,表现了他们英勇不屈、前赴后继的大无畏精神。

  接下来请大家随我一同走进华蓥山,走进那段血雨腥风,风雨如磐的斗争岁月里。

华蓥山导游词 篇14

  我们现在所在的这个地方,是一个曾经名叫朝圣寺的尼姑奄。1948年秋冬,华蓥山第七支队司令张蜀俊带领第七支队的起义队伍,经过一个多月艰苦征战,突破敌人重兵围剿,与第二,第八支队的部分队员和袁念之改编后的“绿林武装”在此会合。队伍整训期间,撕掉伪装的土匪头目谢三荣与少数不愿参加革命的惯匪,企图趁起义队伍受挫之际,谋害游击队负责人袁念之,夺取游击队枪支弹药并拉走队伍。在危急关头,张蜀俊等与谢三荣斗智斗勇,打破了谢三荣的如意算盘,保持了队伍的稳定,并顺利完成了整编组建起武工队。(介绍关押袁念之及袁念之脱险的情况)。此后,这支队伍在张、袁等游击队领导的带领下,一直在华蓥山坚持武装斗争,打了许多漂亮仗。1948年2月1日,根据邻水地下党的线报,他们在距邻水县城十多里的分水岭高伏,成功地截获了一辆国民党军车,夺取了一批军需物资,解决了游击队员衣物被服无法供给的困难。其存放在邻水卢海山家的部分物资,解放后才交与邻水县公安局。

  “双枪老太婆打靶场”

  “双枪老太婆”是小说《红岩》塑造的艺术形象。其《红岩》作者杨益言在《红岩的故事》里说:“双枪老太婆”这个形象的原型人物的典型代表是刘隆华、陈联诗、邓惠中。她们三人都是共产党员,都是智勇双全、精明能干的华蓥山原家村武装斗争的领导人和指挥者。在华蓥山区游击队征战期间,“双枪老太婆”与战友们战广安、击岳(池)武(胜),袭邻水,与男游击队员一起并肩战斗,留下了计多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和传奇故事。她们曾在此地经常习练枪法,提高杀敌本领。

  游击队辽望台(小天坑观景台)

  我们现在站在的这个地方,地势高,视野广,现在是景区的观景台。在这里,你可以一揽华蓥山西部广大地区的秀美景色。50多年前,国民党组织大批军警和地方武装,对游击队进行疯狂围剿,斗争形势十分严峻。华蓥山游击队曾在此设置岗哨,观察广安方向的敌情,以保护游击队指挥部,“双枪老太婆”住地和游击队藏枪洞,存粮洞的安全。

  游击队防御掩体

  大家现在所处的地方叫天坑,与旁边这个溶洞后面的天坑一样,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50多年前,华蓥山游击队利用天坑和溶洞独具的隐蔽性,曾在此存放枪支弹药和粮食物资。为了保护溶洞中存放的枪支弹药和粮食物资的安全,游击队员在洞口修筑了作战掩体,以防御来袭之敌。

华蓥山导游词 篇15

  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末,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指挥下,人民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反功,解放军在个战区战场捷报频传。为了牵制国民党的兵力,支持解放军正面战场,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党的地方地下组织——中共川东临时工作委员会,于1948年秋,在华蓥山地区组织党的地下武装,发动了著名的华蓥山武装联合大起义。

  在华蓥山武装起义其及随后开展的地下斗争和游击战中,面对各种艰难困苦和敌人的层层围剿及残酷镇压,起义队伍与国民党军警和地方武装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沉重的打击了国民党反动势力,鼓舞了人民斗志,迎来了四川的解放。

  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华蓥山的王璞、杨奚勤、陈尧楷、袁念之、邓惠中等当地的优秀干部,人民的好儿女,为了党的事业和人民的解放,无论是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在危机四伏的地下斗争中,还是在敌人的牢房和刑场上,始终坚定共产主义信念,表现出了敢于斗争、英勇不屈、不怕牺牲、前仆后继的革命精神。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光辉的华蓥山壮歌,铸就了伟大的红岩精神。

上一篇:丽江导游词最新 下一篇:东方明珠外滩导游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