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报告调查报告 内容页

教育调查报告(优质5篇)

2024-02-13调查报告

教育调查报告 篇1

  为了了解课程试验前学生音乐学习的情况,为《音乐课程标准》的实施提供一些背景材料,我于20xx年6月在我校抽样调查了八年级学生的音乐学习状况。了解了我校学生的现在音乐学习兴趣和学习状况,以及影响他们学习兴趣的成因。为进一步探讨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准备,以利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更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教育技术和手段,全面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能力。

  要解决困扰教学成效的难题,必须通过对中学生学习兴趣的现状作必要的调查和研究,在掌握具体情况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措施,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和发展,让学生掌握更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是我们此次调查的目的。

一、调查方法

  (一)抽样

  本次调查对象主要是八年级学生,抽取了八年级的4个班,其中重点班一个,共计回收有效调查答卷135份。

  (二)调查方法

  对所抽取的班级与班主任一起商定,直接到教室,班主任、任课教师都回避,采取问卷方式直接调查。每个班调查时间为10-15分钟。说明调查意图,让学生打消顾虑,然后发给问卷。在学生答问卷时,鼓励学生把自己音乐学习中的苦恼、音乐老师对他(她)的不恰当要求,以及自己对音乐教材的希望写出来,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所调查的4个班,学生配合都比较好,气氛普遍很活跃。

二、调查结果

  (一)学生音乐学习态度与情感方面

  1. 学生学习音乐的自我感觉

  2.在所有学校课程中,最喜欢的科目为音乐的学生占26.5%。

  3.课后喜欢问音乐问题的学生占29.2%。

  4.遇到音乐问题总是努力思考的学生占66.0%。

  从上述数字不难看出,真正对音乐学习感兴趣、有信心、且自己感觉音乐学习良好的学生在20%-30%之间, 60%多的学生能按老师的要求努力学习。

  有学生写道:“有时一首好听的歌,自己会唱了,就会高兴几天。”

  遗憾的是,有11.5%的学生处于无可奈何的学习状态,他们对自己的音乐学习缺乏信心,缺少兴趣。这些学生在问卷中写道:

  “我觉得音乐是一门令人愉快的学科,但每次音乐课上老师的音乐知识讲座让我烦。”

  “我尽管很喜欢音乐,但乐理学习最讨厌,我觉得只有想成为音乐家的人才能学好音乐。”

  “音乐我喜欢,为什么不喜欢音乐课呢?这就是我的苦恼。”

  还有一位淘气的男学生请他将其苦恼写下时,他思考了几分钟,最后只写下了“唉!一言难尽。”

  值得注意的是,有部分本来对音乐有好感的同学由于各种原因,正在退出音乐爱好者的行列。

  (二)对音乐学科和教学内容的看法

  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程度,与其对该学科特点、作用的认识,对教材喜好密切相关。

  1、学生对音乐作用的认识

  认为音乐能培养高尚情操的学生占84.4%;

  认为音乐对人的性格有影响的学生占71.3%;

  认为音乐对生活有广泛作用的学生占77.9%。

  这就表明约80%的学生对音乐学科有好感,这些学生从主观愿望来说是觉得应该学好音乐的,这就为音乐课程的开设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2.对现行教学内容的爱好

  实际上,学生大都喜欢音乐。而同时,学生大多不喜欢音乐课的教学内容。学生们写道:

  “乐理题太难,书也看了,还是不懂”;

  “我对音乐感兴趣,对乐理一窍不通,碰到视谱就头痛,上音乐课的感觉差透了,简直难以用言语表达。希望对音乐课进行改善,或者不学乐理”;

  “我从小学到初一都对音乐感兴趣,可看到音乐知识就头痛了”;

  “乐理总是不懂,希望不要这些让人不懂的东西”;

  “对于我们这些初中的学生来说,乐理没有用,多听多唱好听的音乐、歌曲,多好”;

  “我觉得音乐教材的内容太土,离我们太远,学起来没有一点味道。总而言之,我对音乐没兴趣”。

  对于课外音乐学习,从答卷中看,学生对通俗音乐十分感兴趣,但十分不了解。

  3.对音乐教科书,53.3%的学生感觉是枯燥无味,有97.5%的学生喜欢课外的一些音乐。不少学生写道:“音乐教材,离实际生活太远,不想去看”。

  (三)对音乐课堂与音乐教师的看法

  好的音乐教师常能培养出大批的音乐爱好者,而爱好音乐的学生也大都喜欢上音乐课。调查对象中,有67%的学生盼望上音乐课,而有19.7%的学生觉得音乐课枯燥无味,课堂气氛沉闷, “老打不起精神”。教师满堂讲的做法还十分严重,课内可以随时提问的比例为39.5%,而课后有机会与教师谈些有趣音乐话题的学生只有30.3%,部分学生对音乐课不甚满意,与音乐教师较为疏远

三、几点感想

  本次学生音乐学习状况调查及结论,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迪。

  (一)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的调整必须跟上时代发展

  1.音乐教育应全面考虑学生的情感培养、能力发展和知识掌握,能力培养的目标应加以调整,创新能力、情感体验应加以重视。

  2.教学内容不应精而深,而应面广一点,并能体现音乐对人身心陶冶的作用和价值。

  (二)教材与课外音乐知识的融合

  1.在教科书的基础上进行填充实现多样化,并不断有所发展更新,而不是同一模式的多本化,进行试验。

  2.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要生动活泼,让学生喜欢音乐教材。让学生体会音乐的文化价值、实用价值,领略音乐的趣味。

  (三)大力增强教师的民主意识,适应学生心理发展

  学生情感培养与课堂上师生的民主平等很有关系,应随时在实验中对学生进行音乐学习状况的调查,改善师生关系,真正把学生的发言权、思考权、聆听权、选择权等权力科学地、艺术地交给学生。

四、结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音乐教育已广泛进入社会各家庭中,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尽人意的情况,一些有条件学习音乐的同学家长为了等级证书而让他们枯燥的学习音乐,从而损害了他们对音乐的兴趣。有些同学则因家庭环境不具备而缺乏学习音乐的条件。更有许多同学由于紧张的学习而无暇顾及,使得不少同学对音乐缺乏兴趣。

  在中学音乐课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作为教师应注意下列问题。

  1.充分调动和利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加以积极正确的引导,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同时又要严格要求,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发挥音乐课代表和音乐积极分子的模范带头作用,起到以点带面的功效。

  2.从学生的选择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希望学校开展校园音乐节活动,从听觉上来感受音乐的魅力,而不是像听讲座一样只从平常的音乐知识的阅读来了解音乐,应该从这下手,让学生产生更大的兴趣。

教育调查报告 篇2

  我于20xx年10月12日,被分到宝鸡斗鸡中学进行为期六个星期的教育实习,在这期间我积极地努力地工作,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顺利的完成实习工作。同时,我还在实习期间做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工作,是针对数学这门课而言的。为了得到教师和学生的真实想法,我费了一番心思,最终的调查结果对我将来的从业有很大的帮助。

  为了全面、详细地获取材料,我不仅只限于我实习所带班级的调查,而且还跨班级、年级调查,甚至还到其他同学所在的实习学校调查。重要的调查的形式是发放调查问卷。同时,我也积极地找学生谈话,同老师交流,以便更好地了解情况。

  在此,我介绍一下自己的调查的结果,谈谈对中学数学教与学的一些看法,其中有些问题可能是前人已经叙述的或者是老师们常谈论到的,但我想这对于我们实习生来说,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体验和感受,而不仅仅是以前从理论上的认识。希望我的认识能对自己以后的工作有些效果。

  首先,从教师的角度来谈一下数学教的情况。

  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省重点高中,学校规模较大。该校在宝鸡市地区高考成绩排行第五,所以近年来生源不断增加,所以教的好坏显得尤为重要。宝鸡对教育的投资相当重视,学校的经济状况较好,设备先进,设施有电脑、幻灯机等的现代教育设备。近几年,该校学生的成绩较好,基础薄好,不过对于普通班级来说班里学生水平参差,两极分化严重。

  我调查发现,现在的数学课堂教学,大多数老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是正确的,它符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很多数学老师在备课时,设计了很多的问题,以便上课时提问学生,达到和学生交流的目的。调查中有的数学老师对我说现在的学生比较懒,对学习不是很重视,尤其对难度大的这门课,认为努力与否考试时得分提高不是很明显,所以信心不断减少,况且努力了也不一定能取得好成绩。因而,你让他们回家预习的时候,大多数学生基本上是不看。因此上课要多提问题,这样才能迫使他们课后去看。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多问个“为什么”,这一方面可以使老师和学生交流,另一方面也可以进一步挖掘教材的有关内容。我自己在实习的教学中也采用了此方法,成绩果然不错。

  老师们认为一个班里的学生数学成绩有很大的差别,可以把学生分为几等。一个老师要想让所有的学生都把数学学好,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要看学生的具体情况,及个人的基础程度。视个人的情况不同而对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对于成绩特别差的学生一些老师就采取加强他们的基础知识在难度上适当减小,不过老师的精力也是有限的,所以不一定能照顾上每一位同学,老师们也承认他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存有偏见,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有一个高考的指挥棒在无形中束缚着他们。老师不能平等地看待学生,这一点老师们能很坦诚地同我讲,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们对课堂教学工作要认真、仔细的多,因为数学的教学课堂很关键。因为许多同学在课后根本是知难而退,所以老师提倡他们课堂动起来,留下问题,让他们大脑都动起来,所以对于课后不练习的同学,课堂就是他们的全部。调查中,大部分的教师采用的课堂学生动起来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自己思考问题,巩固知识,而且达到练习的效果作用。在调查中我还发现有经验的老师进行教学时,课堂气氛相对和谐。老师说本校一些班级学生的记律较差,自觉性不足,如果气氛过于活跃,课堂就会乱哄哄,难以克制。而且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差,合作能力欠缺,实际效果为达到但花去了大量的时间,从而影响教学进度。

  其次,从学生的角度来谈一下数学学的情况。

  在调查中,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存在较大的困难。课下聊天时,都纷纷向我诉苦:“老师,数学好难啊!”我一边以坚定的语气鼓励他们,高中知识相对初中知识可以说在难度上是一个质的飞跃,但只要你们咬牙坚持,不断地在平时学习的碰壁中摸索高中的学习规律,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就会慢慢地找到学数学的感觉了。给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一边在心里苦苦思索着如何去帮助他们尽快地把学习方式从初中转变到高中来,适应难度较大的高中数学学习。现在的学生是多么有个性,我想学好数学还是有不少好处的。毕竟在高考时多得一分,人生道路不同,更何况以后踏入社会后,多多少少会用到数学知识。

  学生对现代化的教学手法一开始还是比较喜欢的,很感兴趣,可是等时间一长也就无所谓了。有的学生告诉我,上课老师用多面体教学时间把握的不是很好,有时太快,记笔记记不下来,有时太慢,学生听起来又感觉到无聊。甚至有的学生说,老师的方法太旧,因此影响了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调查中,学生希望老师能关注他们。无论是成绩好的学生还是后进的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是一致的。调查中有一个学生问我如何看待老师只关注成绩好的学生,还问我今后要是当老师的话会不会也这样。我回答他们说:老师关注成绩好的学生是因为他们能听老师的话,而一般情况下后进生的自觉性差,经常不听话,自然惹得老师不开心。

  老师也是人,存在一定的偏差是正常的。但我在具体的实践当中发觉,只要能多关注后进生,他们会很感动、进步很大。看来老师要用一种平等的心态去对待学生,多鼓励后进生这一点对于老师和学生的沟通很重要,好的沟通有利于老师更好地教学,也有利于学生更加爱学习你所教的那门课。

教育调查报告 篇3

  一、调研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均GDP的增长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然而,随着人均GDP的增长,城乡收入差距也在急剧加大。20__年全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049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255元,两者的收入比为3.22:1。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的加速和不同地区之间、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拉大,教育公平问题进一步凸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党的xx届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公平、公正,而教育公平则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和核心,没有教育的公平公正,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社会和谐。教育作为推动社会变革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既可以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效率目标,又可以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公平目标。社会的教育在社会流动、社会分化中具有“筛选器”的功能,又具有稳定器、平衡器的功能,被视为实现社会平等“最伟大的工具”。按照现阶段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应该以和谐理念来引领教育发展,通过推进教育的公平、公正,来促进社会的公平、公正,通过构建和谐教育,来推动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只有农村得以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农村发展的基础是搞好农村的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是地方事业,担负着为地方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基础教育办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然而,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却不容乐观。

  二、调研对象

  此次我调查的对象就是针对农村的基础教育现状展开的。基础教育,就是人们在成长中为了获取更多学问而在先期要掌握的知识。基础教育,作为造就人才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在世界各国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的基础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普通中等教育。本报告的研究范围主要是有关我国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现状

  三、调研目的

  1、通过进行实地调查和网上搜集资料,活的农村基础教育现状的信息

  2、分析农村基础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并找出出现问题的原因

  3、通过分析具体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现状的案例,切实掌握农村基础教育问题出现的原因和解决的途径

  4、对本地区的农村基础教育问题进行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

  5、探索解决农村基础教育问题的途径,共同探究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法

  四、中国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分析

  自1986年国家义务教育法出台以来,特别是《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实施以来,我国的农村基础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但由于农村教育先天不足,再加上后天失调,所以农村教育状况并没有实现质的飞跃,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政府投入有限,农村基础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办学条件差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一定的财政支持。农业经济发展缓慢,农村财此次我调查的对象就是针对农村的基础教育现状展开的。基础教育,就是人们在成长中为了获取更多学问而在先期要掌握的知识。基础教育,作为造就人才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在世界各国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的基础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普通中等教育。本报告的研究范围主要是有关我国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现状。

  三、调研目的

  1、通过进行实地调查和网上搜集资料,活的农村基础教育现状的信息

  2、分析农村基础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并找出出现问题的原因

  3、通过分析具体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现状的案例,切实掌握农村基础教育问题出现的原因和解决的途径

  4、对本地区的农村基础教育问题进行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

  5、探索解决农村基础教育问题的途径,共同探究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法

  四、中国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分析

  自1986年国家义务教育法出台以来,特别是《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实施以来,我国的农村基础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但由于农村教育先天不足,再加上后天失调,所以农村教育状况并没有实现质的飞跃,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一)政府投入有限,农村基础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办学条件差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一定的财政支持。农业经济发展缓慢,农村财政紧张,各种经费特别是义务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导致农村学校的持续发展难以实现。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在校生占全国在校生的绝大多数。目前,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合计约1.93亿人,按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70%算,农村在校生约1.3亿人。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经费总投入中义务教育阶段所占比例过低,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占总投入的比例始终低于60%,而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占总投入的比重近年还不足30%。而且,在农村义务教育总投人中,政府财政拨款所占比例也不高。尽管近年中央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向农村义务教育倾斜有所增加,但也只达到64.9%。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县乡财政与农民负担”课题组20__年发表的调查报告显示,在农村义务教育的投人中,乡镇一级的负担竟高达78%左右,县财政负担约9%,省地负担约11%,中央财政只负担了2%。而在国外,中央政府是义务教育资金来源的主渠道,有的国家中央政府投入占整个基础教育投入的比重高达80%。

  长期以来,农村义务教育主要以农民投入为主。尤其是农村税费改革以前,农村义务教育事实上主要由农民承担。税费改革后,农村基础教育的经费来源基本是以乡镇财政拨款为主,辅之以农村教育费附加以及收取学杂费、教育集资等。乡级财政在农村义务教育中承担了全部责任。农民的“合理”负担成为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要支柱。农村税费改革之后,在农民减负的同时,教育也大幅度减收,一些地方农村义务教育财政状况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由于经费不足,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设施十分落后,一些中小学的基本办学条件得不到保障。20__年,我国农村地区危房比例仍然较高,全国小学和初中共有4542.3万平方米的D级危房。此外,每年新增危房约1750万平方米,因自然灾害受损的校舍约200万平方米,小学和初中校舍危房率分别为5.6%和3.7%。虽然20__年,国家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新的保障机制,许多学校新修了教学楼、办公楼、学生宿舍,但在教学仪器、实验设备、图书资料、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等方面,农村中小学与城市相比都有很大差距,其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技术水平更低,从而最终导致农村学生流失。

  (二)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师教学水平低,教学质量堪忧

  教师队伍的建设,在整个教育环节中至关重要。师资力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育质量。调查发现,农村教师队伍的现状不尽如人意。

  1、师资力量匮乏,农村师资“缺血”

  由于农村教师待遇低,生活条件差,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严重,很多人不愿到农村任教。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宁愿在家待岗,也不愿当乡村教师。同时,家里有门路的、教学水平稍高的教师也想办法挤入城市。再加上这几年城市学校扩招,一些学校的师资力量不足,也开始从农村招聘教师。随着进城教师的择优录取,越来越多的优秀教师流向了城市。由于师资的流失,贫困农村的中小学校里一个教师跨年级、包班上课的现象司空见惯。在农村许多学校,教师严重缺乏,无法适应新课改后的需求。另外,造成农村教育师资力量不足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师的单向流动,即优秀教师只具有向上的流动性。如果村里的老师教得好,则入编进入镇里的学校,镇里的老师如果教得好,则进入县城里的学校。依此类推。这种带有刚性的评选机制导致农村基础教育系统只能得到较差的师资来源。农村师资原本“先天”不足,无奈又遭流失之痛,农村师资严重“缺血”。

  2、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教师专业化程度偏低

  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普遍偏低,学历达标与能力达标存在较大落差,教师素质参差不齐。以湖南省为例,农村小学专任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占的比例不到城镇的20%,初中也只相当于城镇的一半,如衡阳市农村学校教师第一学历合格率为22.7%。尽管通过大规模的学历补偿教育和在职培训,农村教师学历达标率得到极大提高,但教师素质仍然不能满足义务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农村一些学校的大部分教师是本镇(县)未考上大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一些初中毕业生也当起了教师,很多贫困县还有一部分教师小学毕业。另外,相当一部分农村教师教育观念陈旧,知识老化,教学方法落后,难以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他们无法赶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使得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形成不了梯队,专业化程度不高。教师的低素质直接影响、限制了学生素质的提高。由于教学质量不高,农村一些学校的生源逐渐流失。在一些地区,“村小学到中心小学,中心小学到县城小学,优生不断流向县城”已成了趋势。长此以往,学校将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并将随着这种恶性循环而趋于萎缩。

  (三)家庭贫困,出现了新的“读书无用论”

  在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由于教育投资少,本应由财政支付的教育经费负担转移到农民家庭,义务教育已无义务之实,老百姓需要自己负担学费。农民一年的收入本来就很少,大部分用来支出子女的学费,一些多子女的家庭出现了教育致贫现象。农民不堪教育费用的重负,导致其子女失学、辍学。另外,近年就业形势不太乐观,职业教育极不发达,导致学生在大学学的知识在农村派不上用场,使得农村出现了新的“读书无用论”。一些家长认为,与其让孩子读书,还不如让孩子早点出去打工挣钱以贴补家用。尤其是那些家庭比较困难而成绩又不好的孩子,受家庭财力的制约,对教育的需求也很微弱,甚至连小学都没有毕业。贫困人口失去学习机会,也就限制了他们获得个人发展的机会。

  五、营胜村基础教育案例分析

  此次调研我来到了辽宁省丹东市五龙背镇的一个普通的乡村-营胜村,调研结果如下:

  (一)教育现状

  一方面,师资力量缺乏教师不配套和跨年级上课现象严重,很多教师都是上了这门课再上那门,由于照顾不过来,只能让一些班级学生自习或做作业。我们还了解到由于农村教师的待遇低,办公条件差,农村基础教育岗位难留人,老师调动频繁。另一方面,教师队伍普遍存在学历低、职称低、素质低的“三低”现象。大部分教师为“民转公”教师,由于他们的年龄偏大,业务素质在短期内不可能有很大的提高。

  (二)面临的主要问题

  1、教师队伍数量不足、分配不均、素质偏低。由于受政策因素的制约,该村近3年未补充过教师,导致教师严重不足和失衡。而镇上的中心学校和交通条件较好的学校教师普遍超编教师队伍数量不足、分配不均、素质偏低。同时由于一批学历低、素质不全面的人员进入教师队伍,再加上“民转公”教师,使得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年龄结构也不合理。农村课程改革对目前的农村教师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它要求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角色行为必须实行全方位的转变。由于农村教师队伍年龄资历、学识水平、身心状况差异较大,因此转变过程困难很多。

  2、学校管理方面有待改进。一是校长结构欠合理,老的老了,工作精力有限;年轻的又过于年轻,没有什么工作经历,更谈不上有较好的工作经验。二是部分校长对学校的管理工作较为片面,只注重学校教学管理,对教学管理以外的,如学校安全管理,学生的德育工作、疾病防治、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管理的力度不够。

  3、学校经费困难。实施“一费制”和“两免一补”后,人民群众的负担的确减轻了,但学校的办公经费受到一定影响,由于政府财力有限,上面的拨款也难以及时足额到位,使学校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转受到一定的影响,一些基础设施建设无法实施,如校舍建设、绿化学校的创建等。

  六、关于农村基础教育问题的对策思考

  针对农村基础教育出现的困难,今年我国提出了实施教育救助。教育救助是国家、社会团体和个人为保障适龄人口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从政策、物质和资金上对贫困地区和贫困学生所提供的援助。限于农村的基础,农村地区难以实现教育的自救,因此,积极发挥政府的调节功能,及时实施农村地区的教育救助就成为促进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教育经费方面

  1、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同时建立农村教育财政保障机制

  缓解基础教育投入问题的关键是解决财政乏力的问题。教育是一种公共产品,应当由政府承担责任。建议国家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并严格规定农村教育投入的恰当比例。我国许多省在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教育费附加和农村教育集资被取消,县乡财政收入减少,为了保证县乡对基础教育的投入,中央应确定一定比例的税收进行转移支付,专门用于农村基础教育。切实发挥国家公共财政资金在配置农村义务教育资源中的绝对主体作用,构建基础教育投入主要由中央财政、省级财政承担的财政转移支付体制,最终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和保障农民子女平等享受教育机会的长效机制。

  2、拓宽筹资渠道,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

  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还没有达到完全支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水平,所以从长远发展来看,农村教育经费完全靠国家长久支付的可能性并不大。要想使农村义务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除了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保证外,还应该通过其他渠道尽可能多地筹措经费。比如可以建立“义务教育基金会”接受来自社会各界的捐助;发行教育彩票,让全社会都来关注和支持义务教育。所得的资金由政府根据有关政策统一进行调配,切实定向用于农村教育。同时建议国家出台农村教育救助法,以保证农村教育的优先发展。

  (二)师资方面

  1、加强对农村教师的培训,不断提高农村教师的专业水平农村教师信息闭塞,接受培训的机会少之又少,其教育理念、教学方式都与城市的教师有很大差距。因此,各级政府要大力开发并充分利用国内外教育援助项目,加强对农村校长和教师的培训。同时在教师继续教育政策方面对农村教师要有所倾斜,比如为农村教师提供免费的培训,适当增强教师培训名额等。对农村教师进行培训,要增加一些新的理念方面的内容,同时还要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注重教师实际教育教学素质的提高和教师的实际教学效果,以切实提高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2、建立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

  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实现教师的双向流动。实施“教师交流机制”,把城里的老师交流到农村支教半年或一年,带动农村的教育;农村教师则到城市学校去实习,充实提高,以解决农村教师单向流动的问题,切实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从根本上解决教育公平问题,从而有效控制辍学率。刚毕业的大学生必须到农村支教一年,并把支教作为将来评职称的一项条件。同时给予支教大学生提前半年转正的优惠除了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保证外,还应该通过其他渠道尽可能多地筹措经费。比如可以建立“义务教育基金会”接受来自社会各界的捐助;发行教育彩票,让全社会都来关注和支持义务教育。所得的资金由政府根据有关政策统一进行调配,切实定向用于农村教育。同时建议国家出台农村教育救助法,以保证农村教育的优先发展。

  除了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保证外,还应该通过其他渠道尽可能多地筹措经费。比如可以建立“义务教育基金会”接受来自社会各界的捐助;发行教育彩票,让全社会都来关注和支持义务教育。所得的资金由政府根据有关政策统一进行调配,切实定向用于农村教育。同时建议国家出台农村教育救助法,以保证农村教育的优先发展。

  (三)师资方面

  1、加强对农村教师的培训,不断提高农村教师的专业水平农村教师信息闭塞,接受培训的机会少之又少,其教育理念、教学方式都与城市的教师有很大差距。因此,各级政府要大力开发并充分利用国内外教育援助项目,加强对农村校长和教师的培训。同时在教师继续教育政策方面对农村教师要有所倾斜,比如为农村教师提供免费的培训,适当增强教师培训名额等。对农村教师进行培训,要增加一些新的理念方面的内容,同时还要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注重教师实际教育教学素质的提高和教师的实际教学效果,以切实提高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2、建立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

  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实现教师的双向流动。实施“教师交流机制”,把城里的老师交流到农村支教半年或一年,带动农村的教育;农村教师则到城市学校去实习,充实提高,以解决农村教师单向流动的问题,切实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从根本上解决教育公平问题,从而有效控制辍学率。刚毕业的大学生必须到农村支教一年,并把支教作为将来评职称的一项条件。同时给予支教大学生提前半年转正的优惠条件。另外,政府也可以在政策方面对农村有所倾斜,比如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巡回授课,鼓励紧缺学科教师的流动等。

  3、制定可行的措施吸引师范院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

  由于农村学校条件差,工资待遇低,大部分大学毕业生不愿到农村去。他们一是害怕无机会再进城市的学校,二是担心自己到农村会被同化。因为农村教师教育观念落后,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再加上农村学校硬件设施严重不足,新教师难以进行教学改革。为吸引师范院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政府就要给予到农村任教的师范毕业生一定的优惠政策。

  4、充分利用农村的现有资源与条件开发本土的教育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在硬件上相差甚远,在短期内不能改变现状的情况下,农村学校的教师也不能总是一味的抱怨,要充分利用农村一切可用的现有教育资源,扬长避短,发挥自身的优势,弥补不足,开发适合本土的教育教学模式,提高农村的教育教学水平。

  (四)贫困家庭方面

  教育是改变一个人命运的重要途径。贫困家庭在社会资源尤其是教育资源的享有方面,处于不利的地位,如果没有辅助性的机制保证他们得到教育的公平,那么贫困本身则有可能成为“世袭”的不幸命运。这种个人命运的恶性循环。最终使整个社会受到危害。因此政府要采取措施,把对贫困学生的教育救助作为农村教育救助的重中之重。

  1、建立稳定的教育救助机制

  各级政府要成立贫困家庭学生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贫困学生救助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中小学救助受援捐赠中心”,同时还要增配全额拨款事业编制,设立中小学贫困学生救助专项资金,并将助学工作列人政府年度工作目标管理,明确各部门职责,整合各方面力量,统筹协调和指导本地区的经常性助学活动,推进救助贫困学生工作。

  2、加大教育救助力度

  对贫困学生的救助要以政府资金为主,继续执行“两免一补”政策并要落到实处。同时要以经常性捐赠活动为载体,组织和发动各界人士捐款助学,对口帮扶。目前,无论是政府的救助、社会的捐助,还是学校的奖励与减免,总体来看教育救助覆盖面不大,平均到人的额度较低,救助力度偏小。因此,各级财政要每年安排贫困学生专项救助金,加大救助力度。

  3、努力扩大教育救助范围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不断提高,我国逐步实行免费的义务教育已成为可能。20__年11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京举行记者招待会,教育部首次发布《全民教育国家报告》。该报告列出了我国实施免费义务教育的时间表:到20__年,使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都能享受到“两免一补”(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费),保证不让一个孩子因为家庭困难而失学。到20__年,全国农村地区将全部实行免费的九年义务教育,到20__年,全国将普遍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然而,政府、社会对高中教育的贫困救助问题,相对来说关注不够,虽然有一些相关政策,但执行中存在若干问题。从全国范围看,多数地区至今缺少刚性的制度和措施。因此,在进行教育救助时,要把救助的范围扩大到高中。

  总之,逐步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多管齐下的教育救助体系,制定合理的教育救助政策,是农村教育救助及时性、长效性的重要保证。

  七、启示与结语

  我对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光了解情况并不够,既然是调研报告,就要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下面我将结合我校在09级学生中开设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程的具体内容,来简单阐述和总结下关于这次对农村基础教育现状的调研活动,以便更好的达到“关注民生,和谐发展”的主题实践活动的目的。

  从调研的对象——营胜村以及参考整个中国的农村基础教育来看,我认为,中国农村的基础教育之所以令人堪忧的原因有:一是国家对教育的投资力度不够。农村本身的经济水平十分有限,而教育是促进经济发展的的一个重要环节,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对教育的投资力度不够,教育对经济的促进就体现不出,长此以往,便形成了恶性循环。这是中国农村基础教育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二是师资力量的严重缺乏和不精。广大农村地区师资稀少并且专业度相比之下严重不足,这对农村教育是严重不利的。三是农村家庭本身的贫困问题致使农村基础教育始终得不到提高,“没钱上学”是广大农村孩子受教育的一个严重的障碍。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的问题是中国的重要问题,而农村的教育问题更是解决农村问题的重中之重,他们就亟待靠经济去帮助教育、靠教育去反哺经济、推动经济增长,以此来实现民生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才能让营胜村变得富有,和谐,美好,才能让中国更加强大,富强,和谐,稳定!

教育调查报告 篇4

  xx级物理学 20xx

  教育实习是我们师范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范生走向岗位的必经阶段,也是师范生接触和学习教育教学实践知识和经验的宝贵机会。根据院系老师的要求,我们08物理学专业两个班的学生联系到南华县第一中学作为我们的见习实习单位,在那里开始了我们为期六周的教育实习,在南华一中高一高二物理教学组各位老师的知道和帮助下,我们顺利的完成了实习和实习调查工作,对我个人而言,我收获很多,现将本次教育实习调查工作情况做如下报告:

一、调查概况

  我于20xx年10月份,对我实习的中学的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和教学改革后物理学习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对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物理学习兴趣、动机、态度、环境。

  2、当前中学生的物理学习中的困难学习的心理特点。

  3、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成因及对策。

(二)调查方法

  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四个方面。

三、调查结果与讨论

学习兴趣

  从总体上看,当前高中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比较高的。有18. 44 % 的学生对学习物理“很感兴趣”,42. 08 % 的学生“感兴趣”,36. 88 % 的学生选择“一般”,仅有2. 60 % 的学生“不感兴趣”。调查还显示, 大自然、物理实践活动和高新科技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主要因素。虽然高中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比较高,但多数学生对高中物理新课程还不甚了解。只有2. 39 % 的学生“有深入了解”,28. 42 % 的学生选择“一般了解”,分别有44. 25 % 和19. 96 % 的学

  生选择“不了解, 但听说过”和“没听说过”,4. 99 % 的学生甚至选择“不感兴趣”。新课程与学生的学习休戚相关, 学生却对其置若罔闻。由此可见,新课程的推行应当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要使新课程完全深入人心,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教育管理部门进一步地推进。

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因,它是在社会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 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形成一定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推动力量。对学生学习动机的调查结果表明(多选) ,49. 02 % 的高中生学习物理的主要动机是“迫于升学压力”,45. 34 % 的学生是出于“对物理知识感兴趣”,44. 47 % 的学生是为了“提高自身素质”,17. 14 % 的学生想“学好本领, 报效祖国”,8. 03 % 的学生和9. 33 % 的学生选择“其他”和“说不清”。可见, 高中生学习物理的主要动机是升学压力、兴趣以及提高自身素质的需要。同时不难看出, 虽然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已经颁布实施,但高考仍旧是大多数高中生学习物理的“指挥棒”。由于目前我国高考偏重结论性知识的考查,因此,高中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重结论轻过程”的倾向仍然极为严重。

学习态度

  学习态度是指学生对学习较为持久、稳定的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与行为倾向。从调查结果来看,绝大多数学生对学习物理的重要性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然而,对于“你经常参加一些与物理相关的课外活动吗”,仅有3. 90 %和11. 71 %的学生选择“参加兴趣小组, 在课外活动中表现积极”或“偶尔参加一些活动”, 尚有62. 04 % 和14. 97 %的学生选择“虽然想参加, 但学校很少组织这类活动”或“课业负担过重, 没时间参加”, 甚至有7. 38 % 的学生选择“不感兴趣”。由此可见, 高中阶段的物理课外实践活动往往处于“鸡肋”般的尴尬境地。一方面,绝大多数学生有参与的欲望;另一方面,却是学生苦于“课业负担重”或“学校很少组织这类活动”,而无暇或无法顾及。探究式实践活动的开展已成为目前我国高中物理教育的最大盲点。

学习环境

  家长被认为是“新课程的参与者、协商者、评价者、宣传者,是社会课程资源的组织者”。然而,现实情况却是家长对孩子的物理学习仍然不够重视。只有14. 32 % 的学生认为父母对自己的物理学习“非常关心”,42. 95 % 的学生选择“比较关心,但更关心语、数、外等科目”,20. 17 % 的学生选择“不太关心, 只关心语、数、外科目”, 甚至有22. 56 % 的学生选择的是家长对自己的物理学习“从来不过问”。相对于家庭环境而言,学生对学校的物理教学总体上比较满意, 对于“你认为现在的物理教学在哪些方面需要改进”。调查结果表明(可多选) ,分别有90. 58 % 和74. 87 % 的学生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40. 31 % 的学生选择“教师素质”,34. 03 % 的学生选择“课时安排”, 以及24. 08 % 的学生选择“其他”。其中的“教学方法”项实际上与教师素质密切相关。因此, 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是新课改的当务之急。在社会资源的利用方面,65. 29 % 的学生除了物理教科书以外还通过“报刊、杂志或课外读物”获取物理知识,46. 64 % 的学生选择“电视、广播”, 2 8 . 4 2 %的学生选择“与他人交谈”,24. 73 % 的学生选择“上网”,4. 34 % 的学生选择“其他”,仅有13. 88 % 的学生除了通过物理教科书获取物理知识外“再也没有了”。当遇到物理难题时,44. 03 % 的学生首先会“独立思考”,18. 00 % 和22. 78 % 的学生会选择“向老师或长辈请教”或“找同学讨论”,6. 07 %和1. 95 % 的学生选择“利用图书室或电脑网络查资料”或“其他”,仅有7. 16 % 的学生“不去管他”。可见,高中生已经能够主动利用一定的社会资源获取物理知识,并且在利用率上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学习习惯

  虽然绝大多数高中生已经认识到学习物理的重要性, 并在学习中表现出浓厚兴趣, 但从调查中还是可以看出, 在物理学习的各个环节中,许多学生仍旧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结果表明, 仅有29. 72 % 的学生在课上“思维活跃, 边听边思考”,44. 69 % 的学生依旧沿袭课改以前的听讲习惯,能够“认真听讲,但只是被动接受老师讲授的知识”; 大多数高中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偶尔才和同学讨论, 分别有12. 36 %和4. 34 % 的学生甚至“从不讨论”或认为“没必要”;分别有79. 18 %和86. 77 %的学生没有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及时复习的学习习惯, 甚至有23. 97 %和19. 78 %的学生不知该如何进行预习和复习; 虽然81. 34 % 的高中生在课上记录笔记,但往往未得要领; 对于应该如何完成物理课后作业, 多数学生并未形成明确认识;37. 31 %的学生选择“独立完成, 从不与别

  人商量”;34. 27 % 的学生选择“与同学相互商量, 共同完成”;28. 41 % 的学生甚至对物理课后作业存在偏见,将其视为负担。

学习方法

  从调查结果来看,当前大多数高中生的物理学习仍不得法。7. 81 % 的学生认为自己“很不得法”,60. 09 % 的学生认为自己“不太得法”, 只有30. 15 % 和1. 95 % 的学生选择了“比较得法”和“很得法”。针对选择“很不得法”和“不太得法”的学生,追加设计了“你最希望通过何种方式得到学习方法的指导”。调查结果为:37. 7 % 的学生选择“由老师教授”,23. 64 % 的学生选择“与同学相互交流”,26. 84 % 的学生选择“通过做课后练习自己领悟”, 7 . 9 9 %的学生选择“其他”,3. 83 % 的学生选择“无所谓”。

建议及对策

  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 笔者特提出: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要转变教育观念,增加相应的教学投入,为学生学习创造良好的软、硬件环境;物理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完善教学方法; 建立学习型家庭, 广泛利用社会资源, 大力发展社会教育,拓展学生的物理学习空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指导高中生优化物理学习,形成健康的学习心理状态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倡导多元化的物理评价体系, 评价的内容要兼顾知识, 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

教育调查报告 篇5

  据化材学院的安排,临汾七中实习领导小组自xx年对我校xx级教育实习工作做了调查了解。现将有关情景汇报如下:

一、基本概况

  实习领导组到实习学校临汾七中的xx级教育实习情景进行调研,经过听实习生讲课与实习学校领导、指导教师进行座谈及征求实习生意见等形式,了解了有关教育实习的基本情景。

  1在七中实习的xx级学生共有16人。

  2在此期间听了化材学院在高一实习几位同学的讲课,写出教学实习调查表16份。实习成绩大都是优,良。基本上如实反映了实习生的实际教学水平。

  3临汾七中的校领导对这次实习工作十分重视,由专人负责接待安排,保证了这次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指导教师对实习生的意见和提议

  1七中指导教师普遍认为xx级实习生实习素质多数好于往届。主要表此刻:虚心学习,工作认真,遵守纪律,对自我要求严格,能按照指导教师要求做好各项工作。

  2多数学生热情进取参予教学工作,认真写教案,认真备课,认真批改作业,上课时态度也很认真,知识面较广,个别实习生教学质量高,效果好,受到中学生的欢迎。实习生还积极参加所属教研室的教学活动,从中吸取老教师的教学经验、。

  3师大实习生普遍生活朴素,谦虚谨慎,讲课仪表端庄,能深入班级与中学生打成一片,既提高了实习生社会工作本事,又减轻了任课教师的`负担。至于辅导自习、批改作业、监考等教学辅助工作,更是个个争先去做。学校领导普遍感到满意。

  4有的指导教师反映:实习时间太短,应增加实习时间,时间太短许多知识掌握不了,效果也就差了。他们提议实习最好分两段:第一阶段见习,让实习生多听多看第二阶段实习,让学生多参与教学。这样效果自然会更好指导教师认为,应多培养“一专多能”型的教师,才能适应中学生之需要。

  5少数实习生普通话可是关,地方方言太重,有的板书不规范,字迹太了草,说明“三字一话”的训练还要认真抓紧抓好。

三、实习生自我的情景

  实习生谈了前段时间的收获、体会,也提出了一些改善教育实习工作的意见、提议。

  1所在学校对实习生都很关心,指派专任教师指导他们的教学实习工作和班主任实习工作,并且要求很严格。试讲、教案等指导教师都严格把关,不达标不经过,体现了高度的职责心,同学们深受感动,从中也学到了老教师们的治学之道。

  2经过指导教师的辛勤培养,精心指导,多数同学克服了最初的胆怯心理,进取承担辅导或讲课任务,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感到很有收获,初步尝到了甜头,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适应未来的教学环境打下了初步基础。

  3实习生反映:在大学所学知识,包括教学方式方法等与中学实际脱节现象较普遍,教学资料不能衔接,教学方法不尽相同,所以一开始感到很吃力,对此刻中学生的学习状况包括心理状态、学习方法等均不了解,增加了实习工作的难度。提议我校今后应加强对中学实际情景的研究包括教材资料的取舍,教学方法的选用,中学生思想状态,心理状况的调查等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这样才会取得好的效果。

  4有的学生反映,教学实践活动太少,因为学校对他们不放心,不敢将讲主课的任务交给他们,只在最终一周讲两三次课,没有更多机会展现自我的才能。

  5少数实习生反映:大学所学计算机、化学等实践性知识太少,动手本事差,适应不了中学“多而杂”,“全能型”人才的需要,期望在这方面能多学些知识,以适应客观需求。

上一篇:企业调查报告范文(汇总10篇) 下一篇:2024年小学生的调查报告(模版6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