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报告调研报告 内容页

2023年财务调研报告(精选3篇)

2023-12-18调研报告

2023年财务调研报告 篇1

  人民银行财务支出管理的任务是在满足正常业务支出、保证业务发展需要的同时,节约使用各项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目前,基层县(市)级央行纷纷实行财务费用集中报账制的财务管理模式。报账制是指本着“实行总额控制、费用支出合理、事后审查严格、拨款按期核销”的原则,给县(市)支行一定的财务自主权,确定县(市)支行的财务支出内容包括:基本支出、项目支出和其他支出。由中心支行通过拨付业务周转金和核批财务指标对县(市)支行进行费用支出总控制。行政部门向会计部门报账,县(市)支行在中心支行核定的费用指标内据实列支,其开支合理性报经中心支行的会计部门审核后,按核算内容纳入费用账户核算办理账务处理手续。县(市)支行实行财务集中报账制度后,其财务支出统一在中心支行的会计报表中反映。县(市)支行停用费用类科目及其明细账户。

一、财务集中报账制所带来的积极效应

  (一)实现了财务管理手段的新突破,强化了财务核算向财务管理的转化力度;加强了财务工作的宏观调控和管理力度;增加了业务发展宏观上的预见能力,同时进一步促进了业务规范;有效地提高了会计核算质量。

  (二)提高了会计基础工作质量,由于财务核算中心集中对会计凭证进行审核、把关、处理、装订和保管,从而统一了标准,规范了财务基础工作,保证了财务工作的严谨、严密、严肃性,堵塞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差错和漏洞。

  (三)加大了资金管理力度,报账制始终坚持以收定支的资金管理办法,按报账制的要求,各行应设置一个基本账户――用于备付金的收入和费用等项目的支出及资金的划拨结算等;基本户除中心拨入备用金和银行定期转入该户利息外只支不收;加大了资金管理力度,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

  (四)有效地控制了费用开支。在费用控制上可以采取全年按时间进度控制报账单位的费用开支,实行费用开支预警制度,财务核算中心在接受报账时发现有超支或接近可用费用最高限额的,应及时通知该单位予以注意,有效地控制了费用支出。

  尽管实行集中报账制产生的效应是积极的,但在业务操作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二、存在问题

  (一)限定费用明细账户指标额度不够科学、合理,造成资源的重复和浪费。由于中支基本上是以各报账支行上年度的费用实际支出额和一定的浮动额度核定支行的费用指标,但有些费用开支是不可预知的,以至于一些临时、突发性或必需的开支没有得到费用指标的保证;同时,上年度已开支的费用不一定的本年度有所发生,若按已核定的明细费用指标继续列支,势必造成资源的重复和浪费。

  (二)在职和离退休人员的医疗费集中在同一账户、核定一个指标限额不够科学、合理。少数支行由于离退休人员多,且年老多病,需支付的医疗费在有限的医疗费指标限额中也无法列支,在职人员的医疗费就更得不到保障。

  (三)受具体指标限制,账务处理欠规范,存在财务风险。少数支行为了平衡费用总指标,年终时存在用东墙补西墙情况,或者在费用账户之间进行冲转,导致财务处理欠规范、完整,增加了财务风险。

  (四)集中报账制把支行需报账单据送达上级行的财务部门审核,途中存在票据丢失的风险,容易造成支行的`资金损失。

三、建议

  (一)科学、合理地核定参加集中报账制县(市)支行的费用指标,优化费用资源的配置。除规定总指标、工资及相关账户指标、基本支出、项目支出(不含集中采购项目)和其他支出总指标外不限定其明细指标。使支行的费用开支更规范、合理和科学,优化资源配置,充分提高费用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对于县(市)支行一些临时、突发性或必需的开支,如重大疾病人员的医药费等,给予特殊的调整空间。

  (三)对医疗费账户加以调整,明确区分在职与离退休人员的医疗费,使基层央行的在职人员真正享受到国家医疗的优惠政策。

2023年财务调研报告 篇2

  村级财务管理作为村级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既是推行村民自治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推动村级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规范的村级民主理财制度是搞好村级财务管理的关键所在。

  一、我县村级财务管理的现状

  1998年以来,我县按照《四川省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办法》的规定,坚持“先行试点,分类指导”的原则,不断加强和规范村级财务管理,逐步实现了村级财务管理由“以村为主——集中办公——村账镇管”的过渡,财务人员由村会计(出纳)——村报账员的过渡,并于XX年7月全面推行了村级代理会计核算制度。当前,我县村级财务都统归于镇财政所管理,实现了村账镇管,且大部分村的财务管理实现了电算化,村级财务管理取得初步成效。一是村级财务管理逐步实现了规范化、制度化。二是健全了有效的监督机制。三是增强了村级财务管理的透明度。四是村组干部经济违纪违法件数明显减少,群众对干部的信任度增强,干群关系得到缓和。据纪委、信访部门统计,XX年以来,全县村社干部违纪违法的件数、涉及的经济额度、群众上访的次数均呈下降趋势。

  二、我县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村级报账员业务素质较低。报账员普遍存在财经法纪观念不强,文化程度参差不齐,缺乏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对国家现行的财经法规制度理解得不够透,上岗前没有受过专门的正规培训,上岗后的后续教育也很少,致使技能偏低。

  (二)村干部财经法规意识不强。在村级财务管理中未严格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如村办公益事业、修路等,未按相关法规、政策办理或不透明,本应公开招投标的事,却大都由村干部说了算,有些事项未在村务公开栏公布。

  (三)制度执行不到位。财务制度要求收支两条线,但由于部分村没有在银行统一开户,所有收支全部通过现金结算。如有的村干部将代收村里的承包款、租金等收入不及时足额上缴入账,存在坐支现金,财务管理不规范。

  (四)财务手续不完善。村里各项支出因为直接和农民打交道,正规发票很少,一般情况都是打一张代办条就入账,随意性很大,而且有的票据是只有审批人,没有经手人和证明人,手续不全也入账。此外,结账不及时也是影响村级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问题。

  (五)监督措施不到位。一是村干部民主监督执行不到位,如村上的重大支出未经过村两委班子讨论,只是村支书、主任说了算;二是代理记账人员责任意识不强,碍于人情,怕得罪人,对票据的合理性、合法性不好过问太深,没有切实起到监督作用。镇政府认为村账已被镇财政所代理,就不需要再下大力气管理了,因此在管理上形成“真空”;三是民主理财没有发挥实质性作用;四是村级财务内部审计质量不高,村级财务内部审计一般由镇财政所具体执行,但由于这种审计缺乏独立性,专业能力不高,审计质量和效果都不尽如人意。

  三、对策建议

  (一)全面实行会计委派制度。由县财政局按程序选拔会计,统一委派。委派会计实行县财政局和镇政府共同管理。镇政府未经县财政局同意,不得随意变更委派会计。

  (二)增强村主要干部和报账员财经法规意识。进一步加大对村主要干部和报账员财经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培训力度。对村级报账员严格实行凭证上岗,定期组织学习业务知识,搞好业务培训。

  (三)统一开户监管,规范现金操作流程。镇财政所在银行为村级财务统一开户,各村的所有收入包括往来款项都必须及时足额上缴银行专户。现金使用实行备用金领用制度,零星支出从备用金中列支。各类支出必须使用财务法规认可的票据,有经手人、证明人、审批人签后方可报账。单位与单位之间的结算一律通过银行转账划拨,不得通过现金结算。

  (四)严格审批手续,明确费用支出制度。村级所有支出必须由村支书或村主任“一支笔”审批,民主理财小组审核,专职报账员报账。对大宗支出必须由村委会集体研究或村民议事会讨论后,报镇长批准。

  (五)明确财务公示制度,增强财务透明度。要完善财务公开制度,明确镇财政所为村级财务公开的主体。镇财政所要定期将各村财务收支明细情况逐笔在村务公开栏中公开,接受群众的评议、监督,不得由村里公开财务内容。

  (六)加强民主理财,杜绝违纪违规。各村要从人大代表、老干部代表、民情信息员中产生民主理财小组,定期对村账进行审核,并将审核结果上报镇纪委存档。镇纪委要有重点的对有关村的财务账目进行审核、解剖,确保每年对各村财务全面审核。

  (七)强化乡镇财务工作的指导,充分发挥镇财政所内审作用。各镇政府应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设置内审机构、配备专职审计人员,开展内审工作,对所属行政村坚持经常性指导检查。加强对群众关心的年终收入兑现、招待费开支情况、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等焦点、热点问题的检查和监督,促使各村规范财务管理,及时、准确公开各项收支,为群众解疑释惑,密切干群关系,避免发生群众集体上访等问题。

2023年财务调研报告 篇3

一、企业简介

  x公司于x年3月建成,8月正式投入生产,并于当年见效益。公司积极参与完成县城的各项计划任务经济指标,同时,公司的成立为县城解决一部分劳动力创造了条件.全体员工将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引导下,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态度投入到新的工作当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二、企业财务员工基本情况

  单位财务会计机构内部工作岗位设置是依据内部控制制度关于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原则。内部岗位分工是按照“经办、审核、复核审批”四分离原则确立的,在岗位设置与业务分工中坚持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原则。该公司财务科人数为6人,平均年龄30岁,高中2人、中专1人、大专2人、大学1人。

三、企业现金管理制度

  1.现金的收取范围

  (1)个人购买公司的物品或接受劳务;

  (2)个人还款、赔偿款、罚款及备用金退回款;

  (3)无法办理转账的销售收入;

  (4)不足转账起点的小额收入;

  (5)其他必须收取现金的事宜。

  2.现金的适用范围

  (1)职工工资、奖金、津贴;

  (2)各种劳保、福利费以及对职工个人的其他支出;

  (3)支付企业外部个人的劳务报酬;

  (4)出差人员必须随身携带的.差旅费;

  (5)1000元以下的零星支出;

  (6)向股东支付红利。

  3.现金收付的规定

  (1)出纳员在收取现金时,应仔细审核收款单据的的各项内容,收款时坚持唱收唱付,当面点清;应认真鉴别钞票的真伪,防止假币和错收。若发生误收假币或短款,由出纳承担一切损失。

  (2)现金收讫无误后,要在收款凭证上加盖现金收讫章和出纳员个人章,并及时编制会计凭证。

  (3)办理现金付款时,会计人员应认真审查原始凭证的真实性与正确性,审查是否符合公司规定的签批手续,审核无误后填制现金付款凭证。

  (4)出纳人员必须根据审核无误、审批手续齐全的付款凭证支付现金,并要求经办人员在付款凭证上签上自己的名字。

  (5)支付现金后,出纳人员要在付款凭证上加盖现金付讫章和出纳人员个人章,并及时处理有关账务。

  (6)不准以白条抵充库存现金。现金收支要做到日清月结,不得跨期、跨月处理账务。

  (7)任何部门和个人都不得以任何理由公款私借。

  (8)出纳人员因特殊原因不能及时履行职责时,必须由财务部领导专人代办有关业务,不得私自委托。

  (9)非现金出纳代收现金时,要及时登记“现金收付款项交接簿”办理手续,“现金收付款项交接簿”要同现金日记账一起保管归档。

  (10)严禁会计人员将公款携至自己家中存放保管。

  (11)因业务需要,在企业外部收取大量现金的,应及时向公司财务部和公司负责人汇报,并妥善处置,任何人不得随意带回。否则,发生损失由责任人赔偿。

  4.现金的保管

  (1)现金保管的责任人为出纳人员。

  (2)保险柜钥匙由出纳人员保管,不得交由他人代管,并随时转动密码器。

  (3)现金以外的物品,如有价证券、增值税专用发票等,如需存放在保险柜内,应办理保管交接手续。

四、企业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折旧方法及减值准备的相关规定

  1.折旧年限:(1)房屋、建筑物,为二十年。(2)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十年。(3) 电子设备和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以及与生产、经营业务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五年。

  2.折旧方法:直线法

  3.减值准备:只按规定计提坏账准备一项

五、企业相关税种有哪些

  国税:增值税 地税:企业及个人所得税、印花税、城建税、价调金、教育费附加

六、企业差旅费报销流程

  (1)申请预支现金(填写支款凭单、部门经理审核签字、总经理签字批准);

  (2)报销(按出差补助规定填写费用报销单、部门经理审核签字、总经理签字批准、出纳审核数据、收支差额现金、报销人抽取支款凭单)

七、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

  销售产品

八、企业账簿的设置情况、企业是否实行会计电算化,使用的财务软件

  所有帐簿全是电子版,只有现金、银行有纸质帐簿、其他无纸质帐簿

  企业是否实行会计电算化:是

  使用的哪种财务软件:用友

九、企业全面预算制度及执行情况

  1.全面预算由业务预算、资本预算、筹资预算、财务预算以及对应分解的预算构成。

  (1)业务预算是反映预算期内企业可能形成现金收付的生产经营活动(或营业活动)的预算,一般包括销售或营业预算、生产预算、制造费用预算、产品成本预算、营业成本预算、采购预算、期间费用预算等。

  (2)资本预算是企业在预算期内进行资本性投资活动的预算,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投资预算、权益性资本投资预算和债券投资预算。

  (3)筹资预算是企业在预算期内需要新借入的长短期借款、经批准发行的债券以及对原有借款、债券还本付息的预算。

  (4)财务预算主要以现金预算、预计资产负债表和预计损益表等形式反映。

  2.执行情况

  (1)各责任部门是全面预算的执行机构。

  (2)责任部门的第一负责人,即各部门的部长或经理是责任部门预算执行的直接负责人。

  (3)分管领导对其负责的责任部门的预算执行负有主要责任。

  (4)下属子公司、分公司的总经理对整个公司的预算执行负最终责任。

十、企业对外担保审批程序及具体规定

  审批程序

  (1)在担保业务发生之前,担保业务经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审批。

  (2)非经正当的上级审批,不得签订担保合同。

  (3)担保责任、担保标准、担保条件等必须经过相应审批。

  (4)为被担保企业履行债务支付款项等必须经过审批。

  (5)对外担保的审批由职权人在职权范围内实施。

  具体规定

  (1)对外担保是否按照有关规定履行审批程序。

  (2)担保风险是否超出可承受范围,被担保方的诚信记录、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是否良好。

  (3)被担保方是否提供反担保,反担保是否具有可实施性。

  (4)独立董事和保荐人是否发表意见。

  (5)是否指派专人持续关注被担保方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

十一、企业有哪些内部控制制度及执行情况

  1.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不相容职务包括:授权批准与业务经办、业务经办与会计记录、会计记录与财产保管、业务经办也稽核检查、授权批准与监督检查等)

  2.授权批准控制。

  3.会计系统控制。

  4.预算控制。

  5.财产保全控制。

  6.风险控制。

  7.内部报告控制。

  8.电子信息技术控制。

上一篇:农民工调研报告(精选5篇) 下一篇:最新教学调研报告(优秀8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