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用读后感 内容页

安妮·弗兰克个人日记《安妮日记》读后感

2023-04-14读后感

安妮·弗兰克个人日记《安妮日记》读后感(精选25篇)

安妮·弗兰克个人日记《安妮日记》读后感 篇1

  你大概也有记日记的习惯,但你见过这样的时刻处在死亡的威胁下的‘密室’里的少女的日记吗?

  安妮是一个犹太小姑娘。再大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安妮写了两年多的日记,从13岁写到15岁。安妮父亲经商,母亲是家庭主妇,家里还有一个大她三岁的姐姐——玛格特。1933年希特勒在德国全面推行独裁统治,猖狂迫害犹太人。安妮一家在1933年前往荷兰避难,但是德国入侵荷兰。希特勒视犹太人为劣等民族,想要将犹太人赶净杀绝。八个人在秘密后屋里度过了两年难熬的时间。虽然有朋友们的帮忙,但他们每一天还是生活在恐惧中。秘密后屋里本来善良的人变得自私,外面原本忠厚的人也被逼的去偷去抢。然而有人告密,八人中除她父亲外均遭不幸,安妮和姐姐玛格特最终被转移到伯根_伯森集中营,在1945年3月初(被解放的几周前)因伤寒而死。

  安妮的遭遇我十分同情,她写日记的时候和我一样大小,她当时在秘密后屋的生活艰难。我和她比真是天壤之别!安妮在日记中如实记录了两年间隐秘、艰苦的生活状况,自我的寂寞、苦闷,对现实的恐惧、憎恶,对生的追求和期盼,对未来的向往和祝愿,对战争、人性的深入思考,但是战争回报给她的却是苦难和死亡。想想此刻的生活,回忆安妮的生活,你就明白此刻有多幸福,多快乐!安妮在秘密后屋里并没有绝望,她坚持读书,写日记,期望在一个和平的世界里当一位作家和记者,施展自我的才能,能为社会做出贡献。安妮在日记中写下了她对友谊,对种族,对军事等等的看法。在几十平方的小天地里,大家时刻担心被发现,被抓走。他们经常空袭警报的惊吓,飞机轰炸的威胁……安妮在日记中观察仔细,文章通畅,描述生动,着实让人感到可惊可叹!

  战争只能说是一种杯具,它会摧毁我们在生活中完美的东西,安妮对漫长的和平而痛苦的等待,换来的只是苦难和死亡。像安妮一样苦苦等待和平的不止一个,让我们大声说出:“和平万岁!团结万岁!”

安妮·弗兰克个人日记《安妮日记》读后感 篇2

  《安妮日记》是妈妈推荐给我读的一本书,据妈妈说她小时候读完这本书很受震撼。我在寒假期间也阅读了这本书,读了之后我也不禁受到了震撼,我还想把这本书介绍给更多的读者。

  《安妮日记》的作者是犹太女孩安妮。弗兰克,这本书记叙了在荷兰被德国纳粹占领的两年中,13岁的犹太少女安妮一家躲进狭小的密室中,他们犹如坐在一个即将喷发的火山口上,脚下述烫的岩浆,火山随时都有喷发的可能,愤怒、恐惧、绝望、悲伤、甚至濒临崩溃,就是在这样一个极端与特殊的环境下,安妮从没有绝望!坚持学习写日记,记录了周围环境、人与事对自我的考验、磨砺和成长的经历。她盼望世界和平,自我能成为一名记者和作家,为社会做出贡献。她用她的坚强快乐去鼓舞身边那些绝望到极点的大人们,使他们重燃信心和勇气。

  也许我们常常会因为一些小小的挫折而轻言放下,会因为一点小小的困难而怨天尤人,安妮的故事会给我们启迪和激励。她那种历经磨难而乐观向上的态度,身处绝境却不放下期望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让我们学会在逆境中磨练自我,在困难面前知难而进,为实现自我的理想而不断努力!

安妮·弗兰克个人日记《安妮日记》读后感 篇3

  1942年7月,13岁的安妮和家人为逃离纳粹恐怖统治,躲藏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一间仓库里,从此展开两年多的密室生活。1942年6月12日,13岁的安妮收到一个日记本作为生日礼物,从此开始写日记。

  刚见到这本书,明白这是二战期间安妮在密室中写的日记时,我很惊讶又有些怀疑,不相信在那种环境下,还会有人静下心来写日记。可当我查阅资料确认这本日记是真的时,我就感动了,为安妮的勇气、为她那一颗不惧的心。

  她最大的愿望是做一名记者和作家,作为一名成长中的少女,她在日记中吐露了与母亲不断发生冲突的困惑以及对性的好奇。“二战后我想出版一本书,叫做《密室日记》……”“我经常情绪沮丧,但是从来不绝望。我将我们躲藏在那里的生活看成一场搞笑的探险,充满危险与浪漫情事,并且将每个艰辛匮乏当成使我日记更丰富的材料。”1944年4月5日安妮在日记里写道:“我期望我死后,仍能继续活着。”这便是安妮那强大的内心。

  她生活在密室中,仍然有理想,并把他们在密室中艰辛的生活和她透过广播明白的外面纳粹残酷迫害和屠杀犹太人的这些事情,都作为了她日记的材料。那是一种怎样的乐观与淡定啊!

  《安妮日记》中所描述的事情早已成了一段历史,但却仍然能给我们带来启迪。那就是:即使遇到了困难,我们也就应静下心来,不要因为困难而乱了脚步。

安妮·弗兰克个人日记《安妮日记》读后感 篇4

  安妮·弗兰克是个犹太少女,与父母,姐姐过着富裕安宁的生活。从1933年希特勒法西斯证券执政后,对犹太人进行残酷地迫害,使安妮一家人移居到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而在1942年6月12日,安妮过13岁生日,收到了一本日记本,从此与日记做朋友,名为“吉蒂”。这时候,德国法西斯已侵占了荷兰,对犹太人进行更为残酷的迫害。为了躲避,逃到了自我公司大楼的房屋里面,成为了他们隐蔽的“密室”,同样为犹太人的一些人也躲了进去……

  读完这本书后,我深有感触!他们在密室里整整生活了2年。2年这但是什么概念哪,他们居然那么有毅力地生存了下来,我感到十分地感动。详细地描述一下,为了躲避德国法西斯的攻击,他们不得不把密室盖得严严实实,窗户全部钉上了板子或者是厚厚的窗帘,挡住光亮。白天,为了不让下面的人发现,只能轻手轻脚的,如果是此刻的话,我们就应是很难办到的!

  可世界还是存有一些极少的好心人,他们的食品就是从靠公司几位员工。这些人无私为他们奉献,给予他们食物,书籍,学习!但是……

  但是,想想也是!密室的生活可不是好过的,在里面的生活不能看到阳光,不能触摸自然,是极其枯燥,烦闷的和无聊的!那里没有要好的朋友,没有良好的老师,没有无限的快乐,没有……而且再加上密室外的战争形势,不停地轰炸使他们烦躁!

  安妮总说“纸比人更有耐心”,是的!这种说法我也感受得到,对人讲一些繁多的事情还不如跟纸对话!每一天以日记为发泄,倾诉!她渴望自由,快乐。在这本日记中,能够看出来安妮对自我的看法,他人的看法,生活的看法。从13岁的黄毛丫头长到成熟的15岁姑娘,再次声明,很有毅力!

  中间也有许多的人鼓励安妮,比如说她的姐姐玛戈,还有彼得!彼得是最多的,每次不是安妮上去,就是彼得叫她上去。

  读完这本书,我十分地感动!推荐大家也去看吧——你们会感受到里面的喜、怒、哀,乐。我接下来要看大仲马的《茶花女》咯,祝大家阅读愉快!

安妮·弗兰克个人日记《安妮日记》读后感 篇5

  去年暑假,我读了世界名著《安妮日记》这本书,它的作者是犹太女孩安妮·弗兰克。安妮·弗兰克曾被世界人民称作——永远的天使。她也是我最崇拜的作家。

  《安妮日记》这本书是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十三岁的犹太女孩安妮·弗兰克随着家人躲藏到父亲公司的顶楼上,他们在密室里生活了二十五个月之久。这段时间,安妮用她的笔,记录下在狭窄的空间里自我的成长。在应对死亡的恐惧中,她开始思考战争、自然、宗教等等,逐渐成长为一个成熟的、对生命有很深感悟的人。

  大家为了纪念这位永远的天使——安妮·弗兰克,特意拍了《安妮日记》这本书,《安妮日记》这部电影,造了安妮·弗兰克的纪念馆。

  安妮·弗兰克在写完《安妮日记》这本书后,留下了一句话,她说:“我能感受到百万人所遭到的苦难,我常常沮丧,但从不绝望,我把这段生活看做是搞笑的冒险。它仅仅是趣味生活的美丽开端。”这句话已经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令我一生受用不尽。

  这本书令人的泪水流个不停,但却让我有了对生命的感悟。

  此刻,看了我介绍的《安妮日记》,大家必须也喜欢上了这本书了吧,也很想读它了吧!找个机会必须要读!

安妮·弗兰克个人日记《安妮日记》读后感 篇6

  读完《安妮日记》这本书,我还一直沉侵在故事情节中,眼眶因安妮的希望、勇气、温柔的 悲伤的种种表情感动得落泪。

  我想原来我一直没有崇拜的人,但读完《安妮日记》之后,崇拜的对象已在我心中悄然 诞生。

  在1942到1944年,仿佛黑暗一直笼罩着每天,战争让很多种族灭绝,也让天空乌云密布 。这里有许多的犹太人被盖世太保的铁抓袭击,他们就这么无辜的离开了人世。这是历史上 异常惨绝人烟的浩劫。其中也包括安妮,她是个犹太少女,她原来过着多么幸福美满的生活 啊!命运却如此捉弄人,她原本幸福的生活就这样破碎了。

  许多人都到她父亲公司的密室躲藏,在那里生活。密室十分枯燥,而当时安妮还是个13 岁的女孩。它是活泼好动天真的,却不能不一直在密室几年不出门,密室每个地方都有非常 严格的限制。胆敢你面对这些时,本应该是被逼疯,但她没有屈服,反而让她在遇到这种困 境时产生了一片生机勃勃的希望的田野!

  安妮渐渐长大,她在社会中完全独立了,15岁的他想改变现在,想到了男女平等,这些 社会问题。战争是恐怖的,它能破坏一切,却不能破环拥有一颗勇敢、坚强、自由的心!虽 然她最后没有逃过残害的命运,不过她的心永远活在世上,或在每个人的心中。当她闭上双 眼时,它距自己的16岁生日只差3个月。“多么年轻的生命,就这样消失啦!”我不禁悲叹道 。

  虽然安妮死了,但她生前说的“我希望我死后,仍能继续活着。”我坚信他的愿望能实现。

  我敬佩安妮,我相信这本书会一直压制住战胜与丑恶,宣扬和平与友善。她能感动全世界, 但愿世界不会再有战争!

安妮·弗兰克个人日记《安妮日记》读后感 篇7

  安妮·弗兰克,这个与我同龄的女孩,她着时给了我很大的震撼。这么小的年纪,就被残酷的战争逼着躲进了黑暗的小屋,整天提心吊胆的过着生活,每天她处处都受到拘束,却一直没放弃,可惜就在战争快结束时,她却离开了人世。

  比起安妮的生活,我们现在过得生活简直就是一个美好的天堂。安妮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中都能表现得如此乐观,还能一边学习一边快乐地生活着,而我们,一群在天堂里的孩子,却还不知足于现在的生活,整天向父母要这要那的,父母也都顺着我们的意思做;在家里,简直就是一个个“小皇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大人们忙得团团转,而我们自己却在那儿玩得不亦乐乎。

安妮·弗兰克个人日记《安妮日记》读后感 篇8

  天空似乎突然黯淡下来,周围的一切都扭曲了。安妮的日记沉重的让我无法呼吸,似乎可 以感觉到硝烟无情地压迫着心脏,每一滴血的流动都让我疼痛刺骨。

  可恶的纳粹,竟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是无可比拟的优秀种族!残酷地掠人国土、屠戮生命、 践踏灵魂,甚至连孩子都不放过,这就是优秀种族之所为!他们的罪行罄竹难书!

  纳粹的无道,残酷地剪断了安妮充满幻想的翅膀,花季年华的她再也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 带着无比的恐惧和遗憾化作烟尘。

  我不得不开始思考,战争到底有什么意义?人为什么无法和平相处?为什么直至现在战争的 硝烟仍然存在?我绞尽脑汁,却无法作出解释来说服自己。或许是人的欲望吧!倘若没有人 性中的野心勃勃,你争我夺,天空将会无比蔚蓝。

  这些深奥的问题使我窒息。人类历史上血与火的战争屡屡爆发,鲜血让历史变得沉重。到底 是谁的错?领袖?我无法判断。但我深知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叫和平的人,正在那里慵懒 地躺着,睁着朦胧的双眼窥视着,我相信他有一天定会觉醒,站出来,用犀利的目光盯着“ 战争,刺穿他,成为世界的主宰。我坚信,世界有朝一日定会铸剑为犁,消灭战争,让硝烟 彻底消失,世界再不会有安妮似的悲剧,和平将绽放迷人光彩。

安妮·弗兰克个人日记《安妮日记》读后感 篇9

  今天我读了安妮日记,书的作者——安妮,同样是这场经历的受害者。她以第二人称的形式 将纳粹分子的暴力行为统统记录在日记本上,使后人有机会了解真实的历史进程。同为犹太 人的安妮,十分怨恨纳粹的不讲道理的行为[将犹太人赶尽杀绝],她认为这是不人道的。

  安妮是幸运的,她和她的家人以及爸爸同事的家人藏在了一个名叫‘’后屋‘’的地方,并 在此居住了很长一段时间,体验到了生命的价值;安妮又是不幸的,她生得一副美人坯,却 是无辜受害的犹太人,最终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凭什么,凭什么纳粹可以随便剥夺犹太人的生命?凭什么犹太人就要忍受灭族的悲惨命 运?可怜的安妮虽揭示了恐怖的历史,但她并没有改变历史!我为此感到痛心:一个正值豆 蔻年华的少女竟如此失掉了生命,真是太遗憾了。回首想想我们这一代的孩子们,没有经历 过生离死别,天天生活在如此优越的环境里,竟忘了几百年前一个与我们年纪相仿的少女在 为自己的明天发着愁;不知道明天能否继续活下去,不知道明天是否就被别人告了密,被抓 到纳粹集中营里去。这种对前途的渺茫的遐想,不知道现在有几个学生会考虑这些。

  安妮在日记里讲述了自己对人生,爱情的见解[抑或说成感悟],让我们重新解读这个世 界,理解这个世界的种种,读来让人获益匪浅。

  朋友,读读安妮日记吧,相信你也会因此变得更成熟,言语更富有哲理!

安妮·弗兰克个人日记《安妮日记》读后感 篇10

  由于种族的歧视,安妮他们的逃亡生活并不好过:明天都吃烂了,变质了的食物;没有什么合身的衣服;不能在屋内远动;不能看见阳光与光明;不能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学习;不能发出响声……在这些恶劣的居住环境下,他们还要时刻担心会来小偷;因为害怕被人发现而整天提心吊胆的;被突如其来的子弹和大炮吓到;有心事无人诉说,只能在被窝中偷偷抹眼泪……

  在如此艰苦的生活下,安妮还是十分乐观,怀揣着希望:她相信英国很快就会打败德国;她相信这种日子很快就要到头了;她相信她一定可以熬到重见光明的那一天……

安妮·弗兰克个人日记《安妮日记》读后感 篇11

  我读了一本书。我给你们说说。

  《安妮日记》主要讲述了犹太小女孩安妮因二战跟随家人避难到荷兰的阿姆斯特丹,生活 在密室里,每天只能吃一些烂土豆。在漫长的25个月里,她用她的笔记录了她在密室里每一 天的成长经历,并对战争、反犹太人主义、与父母的关系、宗教等问题进行了反思,悟出了 深刻的人生道理。

  如果你自己陷入不幸,又不知道该怎么办,你要你就更失落了。但是,不幸之外总还有美好 的事物,就是在不幸之内也有美的一面。

  这是我的读后感。

安妮·弗兰克个人日记《安妮日记》读后感 篇12

  战争阴云笼罩下的阿姆斯特丹,即使是晴朗的天气,也给人一种沉闷的压抑感。为了生存躲在衣橱后面的犹太姑娘安妮,以乐观的心态和无以伦比的勇气折服了千千万万的人。

  第一次比较详细的了解安妮是在电影《幸运里的错》中,身患绝症的女主参观了安妮之家后被安妮的勇气所鼓舞。之后去看了《安妮日记》。这个姑娘在生死边缘仍然写道:尽管人们都有这样那样的荒谬和缺陷,但我坚信人们内心的最深处都是真正善良而美好的。

  没错,战争永远是被人们所厌恶的,但仍有人执意挑起战争,贪婪和欲望也许是罪魁祸首。安妮在日记中留给我们的,是对人性本善的信念,对人性丑陋的宽容。留给我们半个世纪的深思。

  小姑娘用自己的方式打赢了战役,穿过金黄的麦田,衣襟飘过夏秋,步伐轻快的走远了。心灵永远是最强大的武器。

安妮·弗兰克个人日记《安妮日记》读后感 篇13

  这本日记本伴随了安妮两年,记录了他们躲藏时生活的点点滴滴。虽然这其中也包含了安妮对这种生活的不满和抱怨,以及对屋外战争的厌恶与无奈,而安妮仍以一种旁观者的姿态,以一种乐观的心态,对这些灾难一笑而过。

  安妮与我们同龄,可她却拥有惊人的乐观,她遭受着与我们截然不同的生活,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的我们,不知比安妮要幸福多少,却不懂得珍惜,总是埋怨生活中的不顺心,不如意。而安妮却还拥有笑容……

安妮·弗兰克个人日记《安妮日记》读后感 篇14

  今天,我把《安妮日记》这本旷世著作读完后,深有感触。

  她是出生在德国法兰克福的犹太女孩。13时她收到一个日记本作为生日礼物,从此 她用这个本子记录了和家人为逃避纳粹迫害躲在密室里度过的两年隐蔽生活。在距离16岁生 日只差3个月的时候,她死在贝尔森集中营里。1947年,她死里逃生的父亲将她遗留的日记出 版。这本被转译成几十种语言的日记让她的名字深深的烙在了人们的心中,她就是安妮·弗 兰克。

  安妮的日记从1942年6月12日写道1944年8月1日,记载了她遇难前两年藏身密室的生 活与情感。她一直对生活充满希望,只是悲伤 。痛苦。别离让她过早的体会到人生的苦与悲。 但她的文字让我们看到了她的坚强和自信。

  当我读到“只要我还活着,能看到这阳光,这无云的天空,我就不可能不幸福!” 这句话时,我被深深震撼了,安妮是多么的坚强与自信,她对生活有多么大的憧憬,对外面 有多么大的向往。

  当我读完这本书,安妮这个名字在我脑海久久不能抹去她是多么的坚强啊!

  安妮死后,他的日记被翻译成55种文字,销售约2400万册,成为仅次于圣经的一本 最畅销的读物。

  在这本书中,我学到了坚强。勇敢与自信,希望你们也能读读这本《安妮日记》。

安妮·弗兰克个人日记《安妮日记》读后感 篇15

  日记写于1942年,安妮那时才十三岁。由于受到纳粹的迫害,她们一家被迫生活在 一个地下密室,开始了暗无天日的两年藏匿生涯。1944年,密室门被德国警察叩响,八名藏 匿者全部被捕。唯一的幸存者 ——安妮的父亲,在战争结束后,致力于传扬女儿安妮的日记 。

  安妮一家被捕,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因为她们都是犹太人,历史学家安妮·罗美 的丈夫看了日记后在文章里写道::“日记结结巴巴地道出了一个小孩子的心声,体现了法 西斯主义的可怕,连纽伦堡审判都不及它。”

  我觉得,无论犹太人犯了多大的错误,都应该得到宽恕、得到原谅。安妮在藏匿生 活饱尝了艰苦的生活、寂寞的时光、恐惧的心情,但她的心中依然点亮着希望之火,她确信 自己能成为一个作家、能坚持到战争硝烟散去的时刻,虽然这些只是幻想,但她心中依然充 满了希望。

  读完这本书,我很佩服安妮,因为她在在纳粹的迫害下,依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情、 对生存的希望、生活的期盼!

安妮·弗兰克个人日记《安妮日记》读后感 篇16

  书是多姿多彩的,从书里得到的不只是道理,有时还会破解难题,当然也会给许多我们丰富 多彩的知识,还有那书中的奥秘。

  从《安妮日记》中我看到安妮在密室里痛苦的生活。在密室里,他们惊险的举动,生 怕被警察知道。我知道密室里是极其枯燥和烦闷的。从日记上看,那里的密室没有阳光、没 有快乐,恐惧而折磨着他们。他们以坚持不懈的

  精神到他们生命最后一刻,这一点我非常赞赏他们。所有的自由再那里一切都淡化了。

  我明白了战争带来了痛苦和死亡,他们希望的是和平、幸福地生活。这种历史、战争 、种族的迫害。安妮却是以日记的方式写出了法西斯邪恶的战争,谴责了毫无人性的种族的 歧视。她对情感的渴望,是战争带给人民的灾难。她善于思考任何问题,敢于深刻分析自己 ,正视自己的缺点,提升自己的品格。还有日记一直陪伴着她,把她的心里话写出来。让我 知道安妮的精神很可贵。

  战争这个词很可怕。因为战争可以死去数百万无辜的老百姓,这就是最可怕的灾难。在 我们这个年代,上海很和平,但是别的国家有可能在战争。而可恶的子弹还在伤害无辜的人 。

安妮·弗兰克个人日记《安妮日记》读后感 篇17

  “只要我还活着,能从满布灰尘的旧窗帘布缝里看到这阳光,这无云的天空,我就不可能不幸福!”这样乐观、坚强而又令人辛酸的话语出自安妮弗兰克的笔。《安妮日记》它不是一部虚构的小说,它是一个女孩最真实的手笔写下的一部日记,一部感动世界的日记。

  当我翻开这本书时,萌生了一种从前阅读时从未有过的感受,这一个十五岁的少女写的一本日记,一本普通的日记,是有怎样的力量,感动了世界呢?我带着好奇与期盼进入了这个故事。

  安妮弗兰克是一个犹太少女,她在13岁生日时,得到了一份别致的礼物:一个花格布料封面的日记本。她称她为“吉蒂”,与吉蒂分享心事,当做自己最知心的密友。为了躲过纳粹的破害,一家人躲进了一间“密室”,密室里还有同样患难的其他4个人。

  密室的生活十分枯燥,尤其对安妮这样一个好动多话的13岁女孩。单调的饭菜、性格怪癖的居伴、几年不能出门、用水和去卫生间都有非常严格的限制,而且常常担惊受怕。这一切差一点把安妮逼疯了。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她所经历的一切并没有使她的心田荒芜,那里已经成为一片生机勃勃的希望的田野!

  安妮写道:“我仰视天空,冥冥中觉得世界还能好转,这场残酷也会告终和平与安详会重新回来。也许有一天,我能实现我这些理想!”读到此我仿佛看到一个不屈的灵魂在黑暗的密室中呐喊,带着心中不可泯灭的希望

  安妮几十万字的日记,就是在这间荷兰阿姆斯特丹263号的密室中写成的,对吉蒂这个密友,她毫无隐瞒的坦露,对饥饿的嘲弄,恐惧的倾诉,对于自己的乐观与一闪而过的悲伤和失望,对爱的渴望,对青春期母女的冲突……对,《安妮日记》最感人的地方,就是以一个少女的眼光,观察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尤其是青少年带来的创伤。

  最终,安妮在密室里的八个人,全部因人告密而被关进集中营,安妮和姐姐玛戈因传染上斑疹伤寒而悲惨的死去,她没能看到期待的一刻。

  安妮虽然长久的闭上了双眼,而我们也再也看不到下一篇安妮日记了,但她的乐观、勇气、感恩于爱,长活在亿万世人的心中!

  《安妮日记》,它寄托了一个少女的美好愿望,记录她对自己的思考,感动和启迪着我和更多人。愿安妮能将这温暖永远留在人世。

安妮·弗兰克个人日记《安妮日记》读后感 篇18

  假期里,跟妈妈一起去书店买回了老师推荐的《安妮日记》,看完后,我心情十分沉重。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有八个人为了躲避德国人的逮捕和屠杀,在朋友的帮助下躲进了一家 公司大楼的一处密室,做了“隐匿者”。其中就有安妮一家。安妮是一个13岁的犹太少女, 本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过着富裕、舒适的生活。可是,由于战争的爆发,她不得不生活在 与外界隔离的小屋里,过着无聊、寂寞、充满恐惧的日子。这时安妮得到一个日记本,从此 开始记日记。正是这个日记本陪伴安妮度过了最困难的时光。

  从安妮的日记中,我感受到安妮是一个爱学习、爱思考的女孩。在那样恶劣的生活环境里, 她还坚持学习英语、代数、历史等知识。从安妮的日记中,我感受到安妮是一个非常坚强、 非常有个性的女孩,她能在痛苦的时候调整自己的心态,从容面对现实,不屈服于失败。从 安妮的日记中,我还感受到安妮对生活的热爱,她用精神上的充实来弥补肉体上饥饿,从不 抱怨。从她的日记中,我看到了一个拥有超强想象力、创作力的安妮,正像“译本前言”中 说的“假如不是黑暗势力扼杀了这个弱小生命,今天,世界上可能会多了一位出色的作家。 ”

  当我合上《安妮日记》这本书,我为安妮的悲惨命运而惋惜,我痛恨战争,痛恨侵略者。

  亲爱的安妮,你已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安妮·弗兰克个人日记《安妮日记》读后感 篇19

  最柔软脆弱的是人性,最厚重刚烈的也是人性。——题记

  无需忘记的身影,从没停止的向前,也是有微笑去点缀生命的快乐,再将它们贮藏成最幸福 的菊花……

  无需是二战中的神话——安妮。弗兰克

  人们也许忘不了,希特勒向犹太人兴起血光四溅的屠刀。疯狂的杀虐人间的生灵。

  也许,只有在那个隐密的小房子里,安妮才能得到足够的心里安慰。望着,听着,看着,到 处的一切切早已经面幕全失。而侧耳倾听的只有那轰响的机翼引擎。

  她也渴望着青春,渴望着青春的潋滟,放出夺目的光彩。她用日记记录下自己与他人的不同 ,播种对和平的希望。

  她的个性即风格,像每片叶子,展示着生存的锋芒与美艳。

  她甚至批判当时社会的不公,正如人性的堕落,常常从无视公理开始,社会的尊严,常常因 权力滥用萎缩。

  《安妮日记》是体现当时犹太少女安妮的成长经历,日记中透露出一种早熟的才能,有一种 勾魂摄魄的感染力。从日记中我们了解这个女孩过早结束而又不寻常的人生,对所处的那个 孕育却吞噬了她的时代以及那个给她欢笑和痛苦的世界。

安妮·弗兰克个人日记《安妮日记》读后感 篇20

  相信不少人看过《安妮日记》吧!里面的主人公是不是时刻牵挂着你的心?我也一样。

  里面讲述了一个个不平等的故事,安妮她们一家都是犹太人,他们本在幸福的生活着 ,可是,那群禽兽不如的德国兵居然下了一条指令,不让犹太人生活在这个城市里,还要把 居住在这里的犹太人赶尽杀绝。唉……

  读完后,我不禁长叹一口气。

  大家都是人,又何必赶尽杀绝呢,要是永远都是“人间太平”,就不会有贫穷人 民饿死街头之事了,不是吗?

  最后,我想对安妮说:“你是一个坚强、勇敢的孩子,不是一个懦夫,我们以你 而自豪!”

安妮·弗兰克个人日记《安妮日记》读后感 篇21

  在这个假期里,我阅读了《安妮日记》,这本书是一个犹太女孩在德国纳粹大肆屠杀犹太人期间躲在阁楼上写的一本日记。

  她原本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爸爸、妈妈、姐姐们都很爱她。但是大屠杀的到来毁灭了这一切:无数人没有了亲人,没有了家,无数人倒在了子弹下,还有无数人被送往了集中营……但那些人并不知道,等待他们的就是死亡!

  安妮一家选择了躲藏,他们与几个邻居一起躲到了他爸爸的公司楼,生活了25个月之久,在这段时间里,有警察来访的恐惧,有生日到来的欢乐,有小偷拜访的绝望,还有安妮恋爱的兴奋……他们面对突如其来的生活变故乐观,勇敢面对内心的恐惧。她天真、可爱、活泼、率直,在受到委屈和责备后,仍未笑着面对生活。他们在那里渴望生存,不顾一切的去寻找活下来的希望。

  安妮也在这里学习到了很多的道理,成长了许多。但,不幸的是,他们最后无奈还是被送往了集中营,最后只有安妮的爸爸一人生还。

  看了这本书,我很感动,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儿竟然能够在这么非常的情况下写出这么细腻的日记:她渐渐学会思考,沉着和冷静。

  大屠杀是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夜,安妮用她的笔表达了对的德国纳粹的控诉,也告诉了我们她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让我们珍惜今天的和平,祈祷明天的安宁。

安妮·弗兰克个人日记《安妮日记》读后感 篇22

  在生活中,大家每天都写日记吗?前一段时间,我读了一本书,叫《安妮日记》,这本书深 深地吸引了我。

  《安妮日记》这本书是以犹太小女孩安妮的视角记述二战期间密室里的人的生活实录。它主 要讲的是:安妮原来居住在德国的法兰克福,纳粹兴起后随家人避难到荷兰的阿姆斯特丹。 他收到一个日记本作为生日礼物,从此开始写日记。在漫长的25个月内,她用她的笔记录了 她在密室里的每一天的成长经历,并对战争、反犹太人主义、与父母的关系、自然、宗教等 问题进行了反思。

  安妮的日记从1942年6月12日写到1944年8月1日。8月4日这天,纳粹警察冲进密室,逮捕 了安妮他们,把他们投入了集中营。在战争结束的前夕、在黑暗即将过去的时候,安妮和她 的妈妈、姐姐都惨死在集中营里,彼得一家和杜瑟尔医生也惨遭不幸,只有安妮的父亲一人 生还。

  读了这本书,我感受到了:安妮在与世隔绝的密室里度过了花季少年最重要的两年时间 ,没有享受到花季的幸福、快乐和友情,只有日记本陪伴着她。她向它诉说心中的苦闷,讲 述身边发生的事情,描写各种感受和情感。他以少女特有的清纯的语言,记录了成长中的困 惑与好奇以及青春的萌动与期待。同时,她以勇敢的笔墨,控诉了法西斯邪恶的战争,谴责 了毫无人性的种族歧视,描述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的灾难。从中,我也感悟到了安妮热 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阅读和学习的人生态度,永远满怀着理想,身处逆境不气馁、不屈 服。我们还要学习她善于思考、敢于深刻剖析自己、正视自己的缺点,不断提升自己的品格 。

安妮·弗兰克个人日记《安妮日记》读后感 篇23

  放寒假的时候,我读了《安妮日记》这本书,真是一本好书!

  通过安妮写日记,我觉得安妮应该是一个善良、活泼、坚强而且漂亮的犹太少女。她把日 记当做自己的一位朋友并常常写信给日记(日记的名子叫基蒂)。

  安妮很不幸,国为是犹太人而被希特勒捕杀,没有办法,安妮一家中口只好离开温暖的家 ,搬到爸爸公司的一间秘密小屋,同时小屋里又搬来了4个人,他们8个人每天都不能发出声 音,以免被别人发现。小屋里的8个人的性格不同,之间总会发生有趣的小事。

  读完《安妮日记》我感到无比敬佩安妮,安妮16岁,却可以写出这样的言语,可以看出 安妮的潜质和知慧啊!可到最后,密室的8个人被别人出卖,全部被送往集中营。多么可惜啊 !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没有希特勒,如果安妮一家没有被出卖,那安妮一定是个天才!也许 她长大了还会成为著名的作家,或者思想家。

  安妮的文笔很好,从她的每一个字里,我看到了密室里8个人的性格,了解了他们,最重 要的是我看到了安妮的内心深处。

  我们应该记住安妮,记住她的天真,和坚强!

安妮·弗兰克个人日记《安妮日记》读后感 篇24

  有一本书,它虽然年代久远,但宝刀未老;它曾久经沧桑,却面孔如新。它就是‐‐《安妮日记》。

  在那个深受着纳粹黑暗势力张牙舞爪的年代,犹太族人民正遭受着灭顶之灾,没有光明,没有未来与希望。

  在纳粹的魔鬼统治下,所有犹太人都受着歧视排斥。随着一道道残酷的命令下达,犹太族的孩子被强行要求转入犹太学校,安妮也不例外。自此开始,安妮不能平等的同外界交流。纳粹分子这样的行为是多么的自私,令人咬牙切齿。在学校,安妮和她的犹太族同学理应是无时无刻遭受着精神的屈辱。从日记&ldqu;我们的自由已经少的可怜,不过总算还能忍受&rdqu;看出,这时候他们没有了言行自由,有的是思想束缚的牢笼;他们抬头望不见深邃而湛蓝的天空,看得见的只是黑暗而肮脏的角落。这群可怜的人们,甚至连在街头都不能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在我看来,这无疑是纳粹分子站在所谓的高角度去质疑一个民族的骨气和尊严。这群恶煞穷尽所有手段,想方设法的捆绑犹太人的所有,但我看来,他们用铁笼子囚禁住的仅仅只是几幅躯壳,他们捆绑不住犹太人自由不屈的精神灵魂。

  紧跟着纳粹宪兵的抓捕犹太人行动开始,安妮一家与他们的其他朋友被迫躲在了一座食品大楼。这儿只有小小的几间密室,狭小黑暗。从此他们便长期的定居在这个秘密的小阁楼中。我觉得生活中,他们的食品供给可能是最困难的一项。在无人问津的小阁楼里,他们根本没有任何外界援助,只有夜晚偷偷的跑去,还只能是去&ldqu;黑市&rdqu;购买食物。由这一个词语的选用,就可以看出在纳粹统治下,社会各民族的不平等,还能隐隐透出社会矛盾的不安存在。仔细看过,从这些日记文字中,单是食品一项,就制订了看似繁琐的许多规则,&ldqu;早餐每天早上九点,星期日和假日约…….&rdqu;。我想,正是这些平时看似无用的食物和吃饭规则,才能维持在困难时期小阁楼里的长久生存。这恰恰更好的体现了安妮与他们的镇定智慧。从这些一个个小小的生活片段中,安妮向我们展现了他们躲避纳粹的真实的生活细节。

  也许安妮的生活只是简单地叙述艰苦的生活,也许安妮的生活是那时候犹太人生存的一个缩影……但我觉得无论安妮日记是什么,它永远体现着在特定困难时期,人们所体现出来的镇定智慧。在我看来,这种智慧的产生可能是被压迫的,是被束缚的。但这种智慧的价值一定是万分宝贵,值得我们去好好深思与琢磨。

安妮·弗兰克个人日记《安妮日记》读后感 篇25

  战火纷飞的岁月里,她,被视为异类,仅仅是因为她是一个犹太人,便令她死于非命,像是 一朵含苞待放的花儿,在对春天的憧憬中凋谢了。

  安妮是一个十三岁的女孩,对生活充满了幻想和希望,她的命运像是一幅带着压抑色彩的 油画,让人感到悲哀。她每天给那个神秘的吉蒂写信,透过一扇不常开的小窗子来观察这个 世界并记述着她对一切的想法,还幻想着成为一个作家或记者,可惜的是还未等她走出这个 牢笼,便被瘟疫夺去了生命。她的悲剧也是给每个人的一个警钟,是一个凝结着太多太多鲜 血的教训。

  安妮很天真,她一直盼望着战争的结束,又像是一个真实的记录员,不断地从小窗户中了 解外面并一一记录下来,她想用她的日记来告诉人们种族歧视的不该,在她的日记中也流露 着愤怒与恐惧却依旧写道:“世界虽然这样,但我还是相信人在内心里其实是善良的”。也许她 永远也想不出自己会被出卖而进入一个永恒的噩梦吧,只留下这本日记,记载着她的痕迹。

  在这个和平的年代,也许战争早已远离,但请每个人铭记这段历史,记住这个惨痛的教训 。

上一篇:《桃花心木》读后感800字作文 下一篇:关于《学习也可以很快乐》读后感400字作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