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实用工作计划 内容页

最新九年级语文下册《无言之美》教案(实用30篇)

2024-08-02工作计划

九年级语文下册《无言之美》教案 篇1

  一、指导思想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并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德和谐发展。

  二、教材分析

  九年级语文下册是按照新课程标准所编写的一套全新的语文教材,给学生和教师提供了丰富的语文资源,向师生展示了语文世界的广阔天地和无限风光。全书共六个单元:

  1.诗的激情2.文学魅力3.关注自然和生命

  4戏曲欣赏5.古文诗词6.古文诗词

  三、学生分析

  学生有一定的自主学习愿望和合作探究的欲求,部分学生对语文知识较感兴趣,但离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着眼于将来的学习动力还有待进一步的激发。此外,学生的层次参差不齐,存在两极分化现象。优秀生有一定的基础,上课愿意积极参与,但大部分人比较懒散,没有很明确的学习目标,没有较好的学习态度,上课就当小和尚,对作业是抱着敷衍的态度。口头能力和写作能力一般。

  四、教学策略

  1.坚持上好教材上的阅读课,充分尊重学生,建立平等民主、和谐轻松、对话交流、互相协作的师生关系。

  2.坚持在复习阶段充分发掘语文教材资源和身边的教学资源,注重突出语文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社会生活能力。

  3.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利用好小组的作用,把培养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作为教学的最终归宿。

  4.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借助先进的教学手段实现教学信息的时空跨越和交互反馈,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5.充分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取向,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培养健全的人格和较高的素养。

  6、充分发挥讲学稿的导向作用和复习作用,使它既是学生学习的好工具,也是复习迎考的好帮手。

  五、主要教学工作

  (一)在上期已经提前完成了一二单元的教学的基础上,完成九年级上册其余四个单元的语文教学的任务。(略)

  (二)指导学生进行初中毕业水平考试的系统复习和模拟考试。(详)

  这是本期的重点,也是整个初中语文学习成果的最终体现,因而我制定了较为详细的计划。如下:

  1、认真研究《湘教考苑中考总复习》,明确考试的范围与目标,对出题动向和题目类型作出科学的分析和预测,以便在复习的过程中能做到有的放矢。按课程标准要求进行知识点的归纳、总结,掌握每课的重点、难点,辅之以少量的练习;并不断地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复习中,精选有代表性的训练题和模拟题进行训练,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有计划地进行两次模拟考试,针对学生考试当中出现的问题,查漏补缺,及时巩固。并且指导学生能灵活、创新地掌握知识,

  3、更多地关注那些基础不扎实、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提出不同的要求,优等生可适当“放”,中等生宜“引”,后进生需“扶”。

  4、大胆取舍复习内容,打破逐册复习的方法,确定好重点的册,然后再分体裁复习。分体裁复习时确定好重点的单元、重点的课文及语文知识,然后让学生进一步明确要求,避免学生盲目复习。同时就这些内容一般怎样考,会出现哪些问题及怎样应对,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技能和方法。

  5、分阶段进行

九年级语文下册《无言之美》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一、学习这首词所表达作者抗敌报国、建功立名、壮志未酬的思想感情。

  二、培养学生领悟宋词优美的语言及深邃的意境。

  教学设想:

  一、这是一首著名的宋词,作者系豪放派词人,词的意境广阔、深远,要求学生想像词中那战火纷飞的场面,从而进一步了解词的主旨。

  二、本词用字简炼,短短的62个字,给我们勾画了一场塞外战争图,故本词不宜作太多字面上的解释,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词意。

  教学方法:

  学生自主学习,注重想像能力的训练。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用多媒体展示古代战争场面,用讲述历史故事的方式导入新课。然后再展示“醉里挑灯看剑”图,请一学生描述画面内容。画里的这位老者他在沉思什么?他在追忆什么?今天我们师生就通过共同学习这首《破阵子》,来了解和认识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

  二、介绍小序、作者及时代背景。(请学生介绍,了解预习情况)

  这首《破阵子》是辛弃疾赠给他的好友陈亮的,二人均为南宋著名词人,又都坚决主张抗金,收复中原,这共同的志向使他们成为知心朋友。

  辛弃疾作这首词时,已辞官在江西上饶农村闲居,但心中时时不忘杀敌立功,统一祖国。

  三、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学生体会语气,并在书上划出断句位置。

  2、学生读。(小组读、个人读,要读出豪情壮志。有点评)

  四、分析(小组讨论,合作完成)

  (一)上阕:

  1、一、二句写了“我”的哪些活动?梦见了什么?(请同学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出来)

  明确:第一句连用三个连续的、富有特征的动作,塑造了一个壮士的形象。“醉”和“梦”表现出战斗的场景是回忆出来的。

  2、三、四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什么?

  明确:对偶。突出表现了雄壮的军营,表现了将军及战士们高昂的战斗情绪。

  3、“沙场秋点兵”中哪个字用得好?(分组讨论,根据词意,想像出此时的场面)

  明确:“秋”,写出了肃杀的气氛和作战时的季节。

  (二)下阕:

  1、哪些句子写战争的画面?哪些句子写了作者统一祖国的愿望?

  2、作者为什么会发出“可怜白发生”的慨叹?

  明确:作者一生抗金收复失地,连梦中也不忘抗金的战斗生活,但由于朝廷的无能,自己的理想难以实现,当看到两鬓新生的白发,感到自己已入暮年,空有一身凌云壮志,“报国欲死无战场”只能在沉醉后驰骋沙场,心中不由涌起壮志未酬的悲情。

  五、拓展思维练习。(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1、假如你是词中的将军,请你把驰骋沙场那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描绘出来。 (小组讨论后描述)

  2、假如你是他的好朋友陈亮,该怎样劝慰一下“可怜白发生”的辛弃疾? (小组讨论后表演)

  六、课后作业:

  把《破阵子》改写成一篇抒情散文。

  教后记:

九年级语文下册《无言之美》教案 篇3

  本学期九年级语文新课的教学任务即将完成,为迎接中考,为系统地复习好语文知识,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和灵活地运用,增强学生中考应试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特制定该复习计划。

  本期教学时间约18周,用五周时间完成新课,十一周时间复习。三月到四月底进行第一轮复习,五月分进行冲刺练习,六月余时就热点题押题和考前准备。

  一、分册复习(用时两周)

  中考考纲规定考课内字词和文常。梳理整个中学阶段1-6册语文课本的知识,使之系统化,使以前零散杂乱的知识有条有理,便于学生记忆、掌握。

  复习要点:1、课文的字、词

  2.掌握其它文学体裁的常识,如散文、小说、

  3、掌握重要的文学常识,侧重于一些名人大家,如鲁迅、唐宋八大家等。

  二、专题复习(三月下旬和四月共六周)

  (一)依据中学语文教材编排,文体分类,进行专题复习(大概用时五周)

  1.古诗文专题复习(两周)

  2、记叙文专题复习

  3、说明文专题复习

  4、议论文专题复习

  5、语言运用其他专项练习

  (二)作文训练(一周)

  让学生熟悉假期收集的大量写作素材

  学习优秀作文,摹拟其谋篇布局,刻意选材新颖,内容新奇,力争让每位学生写好记叙文,能把人或事件完整地交代清楚。

  找一些典型范文,引导学生分析,从审题立意、选材等入手进行详细评讲,让学生拿到题目不盲目下笔。举出一些作文内容,适用于哪些题目,让学生作文不离题,能找准方向,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作文训练除专题外,同时坚持每周一个作文训练)

  三、模拟冲刺(三周时间)

  此时离中考的时间已不多了,应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应多发试卷让学生大量练习,提高心理素质,沉着应考。教师必须把握题目的量和度,认真批阅,准确评讲,注重方法和技巧的训练。模拟考试增加考前的观场感,让学生能不躁不急地回答完所有题目要求。

  四、猜题、押题(六月余时)

  再次落实一些热点问题理解,辅之以试题,针对性更强,目标更明确,一切为了分数,考前对学生进行答题技巧的培训。

  附:教学指导思想

  本学期语文的教学重点是复习迎考,如何更优化、更有效地做好复习工作是本学期教学工作的难点。现备课组有如下思考:

  一、突出学习习惯的培养,学生做到今日事今日毕。

  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说,多半已有了自己的学习习惯,但极少部分没有养成。所以教师指导督促学生有每天的学习计划、目标,并对应过手的知识进行自测和师测,做到今日事今日毕,千万不能拖帐滚雪球。

  二、功夫用在每一节课上

  九年级下学期的时间本身就很紧张,指望学生课下在语文上花很多时间是不可能的。为此,要特别注意当堂的学习效果,突出重点难点.务必要求学生掌握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诸如第一轮复习当中,坚持当堂听写默写,发现问题及时补救。

  三、不忘学科的特殊性,注重语文的人文性

  1、虽然在九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填入”式的传授不可少,但还应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才能形成真正答题能力,应对85%主观题目的考试。

  2、在教学中,始终突出语文的人文性。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累思想,对生活对社会有更深的认识,才能写出高水平的作文。

  四、教会学生学会分析归纳的能力

  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让他们成为一个学习上“会思考”的人,能和老师一起从大量练习题中归纳出答题的规律和技巧,真正拥有答题的绝招。

九年级语文下册《无言之美》教案 篇4

  工具概述

  溜索是怒江大峡谷各少数民族的主要交通工具,是他们改造和战胜自然的象征,是他们不畏艰险、勇猛顽强性格的写照。近几年,溜索已经从单纯的交通工具,发展为表现各民族顽强意志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过溜有单人、双人、男女混双、人与物、人与畜等多种项目。成为怒江大峡谷一大惊险景观。绳索有牦牛毛绳、藤编绳及钢丝绳等多种。过渡者将竹、木制作的溜板或特制座位,吊在绳索上,借助于绳索的倾斜度,溜向彼岸。过去生活在金沙江、怒江、澜沧江一带的藏、傈僳、怒、独龙等民族,多使用溜索过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少数民族地区交通事业的发展,大部分溜索已为桥梁所取代,只有极少数边远地区仍在使用溜索。在国外,秘鲁安第斯山的印第安人也运用溜索作为渡河工具。

  溜索原理

  碗口粗竹缆系两岸石柱上,渡者以皮带或绳索系腰间,绳上挂以木制滑轮,俗称“溜壳子”,借倾斜之势滑越渡河。河上也可设两根溜索,一高一低,过河时由高处滑向低处。

  上课笔记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梳理故事情节,把握文章内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分析人物性格,概括人物形象;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作者对乐观向上人生态度的赞美以及对平庸、畏难的厌弃。

  教学重难点:

  分析人物形象,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法学法:

  朗读法、指导法、谈论法。

  课前准备:

  准备相关课件。

  精彩课堂

  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云南怒江大峡谷,被称为“东方大峡谷”,世界三大峡谷之一。峡谷的谷底是奔腾咆哮的怒江。怒江没有船,惊涛怒浪上小船无法横渡,两岸居民过江,主要靠“溜索”桥。那么,什么是“溜索”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跟随作者的描述去感受这种惊心动魄的过江方式。

  二、自学互研 生成新知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文学常识

  作者简介

  阿城,原名钟阿城,生于北京,原籍重庆江津,中国内地作家、编剧。处女作《棋王》。

  2.生难字词

  (1)字音

  锱铢(zī zhū)   滇西(diān)   盘桓(huán)

  顷刻(qǐng) 千钧之力(jūn) 绞(jiǎo)

  跺(duò) 呕(ǒu) 战战兢兢(zhànzhàn jīng jīng)

  (2)词义

  【锱铢】锱和铢是古代重量单位,六铢等于一锱,四锱等于一两。比喻极其微小的数量。

  【迟疑】拿不定主意;犹豫。

  【俯身】弯腰向前向下,有时同时弯膝;呈曲身状态的动作,尤指礼节或表示服从的姿势。

  【顷刻】极短的时间。

  【千钧之力】三十斤为一钧,千钧即三万斤。常用来形容器物之重或力量之大。

  【战战兢兢】形容因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也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

  【探视】看望;察看。

  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朗读指导。

  反复朗读、默读,读准字音,体会人物心理。

  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结构。

  开端:马帮抵达怒江边——等待溜索过江。

  发展:马帮的汉子们决定溜索——将牛们以及驮子熟练沉着地运到对岸。

  高潮:在首领的指导下胆战心惊地溜索。

  结局:全队顺利到达对岸——再次上路。

  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步骤三 精读课文 深入理解

  1.用一句话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

  【交流点拨】一个首领带领马帮一起溜索过怒江。

  2.首领是一个怎样的人,默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描写首领的语句,分析首领的性格特征。

  【交流点拨】①“首领稳稳坐在马上,笑一笑”。“稳稳”“笑一笑”与“我”和牛的恐惧形成对比,衬托出首领的从容不迫、胸有成竹。②“首领缓缓移下马,拐着腿走到索前,举手敲一敲那索”。溜索前首领下马用手“敲一敲那索”体现了他细心、认真、负责的性格特征。③“(我)战战兢兢跨上角框,首领吼一声:‘往下看不得,命在天上!’”带“我”溜索时提醒“我”不要看下面,体现了首领对他人的关爱。总结:首领是一个认真负责、关爱他人、身手非凡、从容不迫、具有领袖气质的人。

  3.本文用不少笔墨写牛,这对环境描写和人物刻画各有什么作用?

  【交流点拨】牛不肯挪动半步的恐惧和溜索时流泪发抖:①侧面表现怒江峡谷的高峻险恶;②与“我”战战兢兢互相映衬,又与领队及汉子们的勇敢无畏形成反衬。

  4.文中描写了峡谷的险峻气势,请分析其表现特色。

  【交流点拨】以壁顶为观察点,变换视角,从视觉、听觉、内心感受多方面描写,使人如临其境。

  步骤四 深层探究 局部突破

  跳读课文,分析语句的表达作用。

  万丈绝壁飞快垂下去,马帮原来就在这壁顶上。……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涓涓细流,隐

  隐喧声腾上来,着一派森气。俯望那江,蓦地心中一颤,惨叫一声。

  【交流点拨】视觉描写和听觉描写相结合,写出了怒江峡谷壁顶孤悬、高峻、险恶的特点,“一派森气”“蓦地心中一颤”等心理方面的细节描写充分体现了“我”初次直面峡谷时的震颤、惊恐之情,让读者如临其境。

  四、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步骤五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本文的环境描写既有多感官多角度描写,又有对比烘托,既突出了怒江峡谷环境的险恶,又表现出了马帮汉子们的从容不迫、沉着稳重。

  2.拓展延伸

  平常走的路很多,你有过文中溜索这样害怕的感觉吗?

  【交流点拨】有。我有一次过玻璃栈桥时吓得双腿发软,直接坐在了地上,旁边的好友见状,不停地鼓舞我不要怕,让我站起来。好友见劝说无效,试图上前拉起我,可是这时,惧怕的我硬是赖在地上不敢前进,无奈之下,好友直接把我扛了起来,背我走过了玻璃栈桥。这一幕也让在场的人忍俊不禁。

  3.布置作业

  完成《精英新课堂》本节内容。

  板书设计

  溜索

  五、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的教学进度比较合理,虽说没有详细解读,但是重点突出。我引导学生们在把握文章内容、人物形象的基础上,对环境描写的作用和表现手法做了一定的了解。但其他比较深层的意蕴,如鹰、马、牛三种动物形象的隐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没有展开深入研究。

九年级语文下册《无言之美》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 简单了解作者卞之琳

  2、 理解诗歌的朦胧性,赏析诗歌

  a、 体会诗歌中的意象

  b、 各种对诗歌的理解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二、教学难点

  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分析诗歌主旨,理解诗歌的主旨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诗歌,对我们来说已经是一个不陌生的词了,我们也学过许多诗歌,像《雨巷》,《再别康桥》等等,这些诗歌的感情很细腻,大家能够很好的理解掌握,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小诗,有些不一样,短短的4句话却引起了诸多的理解,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断章》,看看你是怎样的哈姆雷特

  2、 简单介绍作家卞之琳

  卞之琳(1910—20__),祖籍江苏溧水,生于江苏海门。诗人、学者。卞之琳被公认为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的代表诗人。曾担任了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等职务,是莎士比亚和英诗翻译名家。主要作品有:《汉园集》《雕虫纪历》《十年诗草》《人与诗:忆旧说新山山水水》《小说片断》《莎士比亚悲剧四种》《英国诗选》等。他的诗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诗精巧玲珑,联想丰富,跳跃性强,尤其注意理智化、戏剧化和哲理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诗的内容并进一步挖掘出常人意料不到的深刻内涵,诗意偏于晦涩深曲,冷僻奇兀,耐人寻味。

  3、意象分析

  四个意象 : 人、明月、窗子、梦 表达了世间万物相互关联、平衡相对、彼此依存的哲理。

  那个“站在桥上看风景”的“你”,面对着眼前的美景,显然是一副心醉神迷之态,这从他竟没有注意到“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的侧面烘托上就可看出。耐人寻味的是,那个显然也是为“看风景”而来的楼上人,登临高楼,眼里所看的竟不是风景,而是那个正“站在桥上看风景”的“你”。这楼上人为何不看风景专看“你”,是什么深深迷住了那双眼,是什么深深打动了那颗心?这耐思耐品的一“看”,真可谓是风流蕴藉,它使那原本恬然怡然的画面顿时春情荡漾、摇曳生姿,幻化出几多饶有情趣的戏剧性场面来:那忘情于景的“你”定是个俊逸潇洒、云游天下的少年郎,那钟情于人的楼上人定是个寂寞思春、知音难觅的多情女,一个耽于风光,憨态可掬,孰不知一举一动搅乱了几多情丝;一个含情脉脉、痴态可怜,可心中情眼中意羞言谁知?真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而在人生旅途上又有多少这样的萍水相逢、一见钟情、转瞬即逝而又经久难忘的一厢恋情啊!而诗人正是以这短短的两行诗给那电石火花般的难言之情、难绘之景留下了永恒的小照,引人回忆,激人遐想。

  诗的上节以写实的笔法曲曲传出了那隐抑未露的桥上人对风景的一片深情,以及楼上人对桥上人的无限厚意,构成了一幕“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戏剧性场景。但多情总被无情恼,那无情的风景,那忘情于景的桥上人能否会以同样的深情厚意,来回报那钟情于己的多情之人呢?面对着生活中这司空见惯的、往往是以无可奈何的遗憾惋惜和不尽的怅惘回忆而告终的一幕,诗人在下节诗里以别开生面的浪漫之笔给我们作了一个充溢奇幻色彩、荡漾温馨情调的美妙回答。

  时间移到了月光如洗的夜晚。桥上人和楼上人都带着各自的满足与缺憾回到了自己的休憩之所。可谁又能想到,在这一片静谧之中,白日里人们所作的感情上的投资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回报。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这不就是自然之景对桥上人白日里忘情于景的知遇之恩的热情回报吗?从“你”的那扇被“明月装饰了”的窗口上,我们可以想见到,此刻展现于桥上人眼际的会是一幅多么美丽迷人的月夜风光图啊!那桥、那水、那楼、那船、那柳……那窗外的一切一切都溶在这一片淡雅、轻柔、迷朦、缥缈的如织月色之中,与白日艳阳照耀下的一切相比,显得是那么神秘,那么奇妙,那么甜蜜,那么惬意。面对这月光下的美景,怎能让人相信自然之景是冷漠无情、不解人意的呢?怎能不唤起人们对大自然的强烈钟爱呢?你爱自然,自然也会同样地爱你--这就是诗的理趣所在吧!

  自然之景以其特有的方式回报了桥上人的多情,而桥上人又该以怎样的方式来回报楼上人的一片美意呢?诗以“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这一想象天外的神来之笔对此作了饶有情致的回答,从而使楼上人那在现实生活中本是毫无希望的单恋之情得到了惬意的宣泄。

  这个被“装饰”了的梦对于它的主人来说无疑是一次心灵奥秘的深切剖白,它再明白不过地显示了那被各种外部因素所压抑的单恋之情是多么地强烈灼人。而那桥上人之所以能由眼中人变为梦中人,不正因为他是意中人的缘故吗?诗里虽然没有一句爱情的直露表白,但这个玫瑰色的梦又把那没有表白的爱情表现得多么热烈、显豁,而由这个梦再来反思白日里的那一“看”,不是更觉得那质朴无华的一“看”缠裹了多少风情,又是多么激人遐思无尽吗?

  如果仅以“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的构图来表现单恋之情的奇妙迷人,那就显得太平庸一般,流于俗套了。诗的精妙新奇之处就在于,这个梦的主人不仅仅是梦的主角,而且还从这场爱情角逐的主动者位置上退居下来,而那个桥上人也已不再是毫无知觉的爱的承爱者,他是以主人的姿态在梦里扮演了一个爱的施予者的角色,他在尽其所能地“装饰”着这梦,而且,他也是在按着楼上人的心愿来“装饰”着这个梦的。我们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去详尽地描绘出这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奇妙梦境,但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这被“装饰”了的梦一定是无比甜蜜、无比美满、无比浪漫、无比美丽的。总之,楼上人那一片落花之意,终于得到了桥上人那流水之情的热烈的、远远超过希望值的丰盛回报。在这里,“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这句千百年来伴随人生长河,永远给人以惋惜、懊丧的格言也失去了它真理的意义。

  但梦毕竟是梦,它代替不了现实;装饰也只是装饰,它总会露出虚幻的面目。当第二天红日高照,酣梦醒来,那楼上人“梳洗罢,独倚望江楼”时,又该是怎样的一种心情了呢?但相信,那已经尽情地领略了“落花若有意,流水亦含情”的甜蜜梦境的楼上人,定会从常人所有的那淡淡愁绪之中解脱出来,定会以更美好的憧憬,更深沉的爱心,投入到新的生活中去的。

  当我们品评着这首小诗的不同凡响的题旨,流连于这首小诗的含蓄隽永的意境之中时,我们为什么还要作茧自缚,像诠释一道深奥的哲学命题那样去对它作枯燥乏味的理性分析呢?

  4、 问题探究

  有人说《断章》是一首抒情诗,也有人说《断章》是一首哲理诗,你怎么看?

  a、从爱情的角度看

  b、从体验感受意象审美意境的角度

  c、从哲理的角度看

  5、背诵并写一篇鉴赏性的文章。

  板书

  断章

  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1、 了解认识卞之琳

  2、 意象 人 明月 窗子 梦

  3、 抒情诗or哲理诗 a、爱情

  b、哲理

九年级语文下册《无言之美》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分析人物形象。

  2、理解这篇小说所具有的民族作风和民族气派。

  3、品味小说的语言。

  教学重点:

  1、分析小说人物形象。

  2、品味语言。

  教学难点:

  理解这篇小说所具有的民族作风和民族气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简介常识

  1、直接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2、简介作者。

  3、简介《蒲柳人家》:

  故事背景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花鞋杜四家的童养媳望日莲与周檎相爱,可阴险邪恶的杜四夫妇另有打算。半路又杀出巡警麻雷子,勾结杜四,要把望日莲卖给董太师做小,并要以“抗日”的罪名把周檎抓走。于是,矛盾激化,以何大学问、一丈青大娘、柳罐斗、吉老秤等为首的父老乡亲一齐出面,挫败麻、杜阴谋,檎、莲顺利完婚。全篇小说共分12节,但这个主线故事只占不到2节的篇幅,其余10节随意分杈,记述了运河边十来个乡间人物的逸闻趣事。由此可以看出,作品的重心在于放笔为古运河边的民俗风情和父老乡亲画像,为他们的多情重义、锄奸助良、扶危济困的美德立碑。

  二、学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查工具书注音释义。

  三、研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

  小说节选部分描写的主要人物是谁?他们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学生自读课文并作旁批,讨论交流。)

  师生归纳:奶奶一丈青大娘:个高脚大,身强体健,性格豪爽,爱憎分明,泼辣大胆,刚正不阿,爱打抱不平,是女中的豪杰。

  爷爷何大学问:他长得像关公,脾气性格也像关老爷一样,侠肝义胆,仗义轻财,慷慨豁达,爱打抱不平,甘为朋友两肋插刀。他也有自己的弱点,好说点大话,喜欢戴高帽,虽没有多少钱,却爱讲排场,摆阔气,每次从口外赶马回来,都要请知音相好们来聚会,吹一吹他沿途过五关、斩六将的经历,因此得了个“何大学问”的外号。

  四、问题研究:

  为什么说这篇小说具有民族作风和民族气派?

  (在老师的提示下,学生讨论理解。)

  首先,从人物形象上来说,这篇小说的人物具有中华民族独有的性格特点和传统美德。他们身上那种侠肝义胆、仗义轻财、疾恶如仇、扶危济困的品格,正是我们民族世代相传的精神财富,是《三国演义》《水浒》等古典小说一贯宣扬和传承的价值追求。这可以从“一丈青大娘”的外号和爷爷何大学问“一副关公相貌”中反映出来,更从他们为人做事的方式上表现出来。对这种人物、这种品德的追求,正显示了作品的民族本色。

  其次,在艺术上,小说不仅情节富有传奇色彩,而且塑造人物性格时也多借鉴中国古典小说和民间说唱艺术的表现手法。在我国古典文学的发展史上,英雄传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类别,《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以及《三侠五义》《说岳全传》等都是其中的代表作。而《蒲柳人家》中无论一丈青大娘的大闹运河滩,何大学问的威镇古北口,还是后来的巧计锄奸、智斗花鞋杜四,无不出奇制胜,神乎其神,使人自然而然地想起“智取生辰纲”“大闹野猪林”等故事,想起我们民族多少“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义举。可以说,刘绍棠以一种平凡中的传奇的形式,赋予了这一民族传统以新的生命力,内在地暗合了民族的审美习惯,为民族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作出了独特的贡献。另外,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也是民族的。在结构上,《水浒》先讲述单个人物的故事,然后聚义梁山,共图大业。而本文的结构也正得其神韵,前几节分别介绍一位人物,最后由望日莲的故事将他们串在一起。再如多用语言和动作表现人物性格,用外号概括人物性格特点等,也正是我国古典小说和说唱艺术常见的表现手法。

  五、再读课文,体会本文的语言特点。

  (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有特色的语句并分析,小组讨论交流。)

  明确:这篇小说的语言非常有特色。在叙述故事、描写人物时,一方面,作者采用活灵活现的民间口语与俗语,并加以提炼,形成一种活泼伶俐、凝练而富有动感、充满乡土气息的语言。写天气之热,“热得像天上下火”;写一丈青大娘溺爱孙子,“要天上的星星,奶奶也赶快搬梯子去摘”,“何满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形象生动而又准确传神。另一方面,作者又继承了说唱艺术的特点,讲究压韵和对偶,用词造句文白相间,读来抑扬顿挫,很有节奏感。如“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个耳刮子抡圆了扇过去,那个年轻的纤夫就像风吹乍蓬,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满脸开花,口鼻出血,一头栽倒在滚烫的白沙滩上,紧一口慢一口倒气,高一声低一声呻吟”,“何大学问人高马大,膀阔腰圆,面如重枣,浓眉朗目,一副关公相貌”。这样的句子在文中比比皆是,增加了小说的文采和趣味性。

  六、拓展迁移

  这篇小说借鉴了中国传统小说和评书艺术的表现手法,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课外阅读《水浒传》《西游记》以及评书《三侠五义》《说岳全传》等,体会本文与它们之间的联系。

  七、布置作业:

  根据课上所学,再从文中找出相关语段,进一步体会这篇小说的语言特色。

九年级语文下册《无言之美》教案 篇7

  一、导入新课。

  鲁迅是现代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一生共写了33篇白话小说。有一次,他的好朋友孙伏园问他:“在先生的小说中,你最喜欢的是哪一篇?”同学们,你知道鲁迅先生回答是哪篇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孔乙己》——板书:孔乙己(鲁迅)

  展示目标。

  二、整体感知。

  读了课文,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孔乙己?

  1.孔乙己最大的爱好是什么?

  2.孔乙己最大的弱点是什么?

  3.孔乙己最大的语言特色是什么?

  4.孔乙己最珍爱的一样东西是什么?

  5.孔乙己最大的优点是什么?

  6.哪句话最能看出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通过刚才的检查,老师看出同学们预习得很充分,对孔乙己的了解也很全面。但是,这些只是对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的粗略的、大致的理解,要想更加细致、更加准确地理解这篇文章的主题,还需要我们深入地解读文本。

  三、深入分析。

  1.首先请同学们思考:我,酒店的小伙计能够记得孔乙己的原因是什么?

  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

  用一个字概括呢?笑。

  对于孔乙己,除了我在笑之外,还有谁在笑?

  酒客、掌柜的、孩子

  2.酒客们第一次笑是在哪一部分当中?分角色朗读一下。(幻灯片展示)

  (1)第一位嘲笑孔乙己的酒客,你觉得你自己读得怎么样?为什么?

  你觉得读这句话的时候,声调要高还是要低?

  高——叫!

  这样喊的目的是什么?这可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呀!

  目的是让所有人都听到。

  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都来看啊,孔乙己又偷东西遭人打了!

  (2)第二位嘲笑孔乙己的酒客,你觉得读这句话的时候,声调要高还是要低?

  高——高声嚷道

  目的呢?

  唯恐天下人不知

  (3)第三位嘲笑孔乙己的酒客,你觉得重音应该放在哪里?

  亲眼、吊

  重音放在这上面,目的是为了突出什么?

  证据确凿,让孔乙己无可辩驳。

  他们达到这个目的了吗?

  达到了,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

  这些酒客是希望孔乙己争辩呢?还是不希望孔乙己争辩?

  老师发现:这三句取笑的话其实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第一句是说“孔乙己,你又偷东西了”,第二句是说“你一定又偷人家东西了”,第三句则是说“我亲眼看见你偷东西了”,为什么这些酒客不直接说“我亲眼看见你偷东西了”呢?

  先让他争辩,然后拿出确凿的证据击败他,从而让他尴尬,让他难堪,让他无地自容。鲁迅先生在他的作品《狗·猫·鼠》中有一句话:

  放走,又捉住;捉住,又放走,直待自己玩厌了,这才吃下去。颇与人们的幸灾乐祸,慢慢地折磨弱者的坏脾气相同。

  ——《狗·猫·鼠》

  3.刚才是众酒客取笑孔乙己偷东西这一弱点,后文当中他们还取笑过孔乙己的哪个方面?齐读这一段。

  没有进学——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

  孔乙己喝过半碗酒,涨红的脸色渐渐复了原,旁人便又问道,“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在这时候,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当别人问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的时候,孔乙己的内心是怎样的?哪个词语表现了这一点?

  得意——不屑置辩

  他们希望孔乙己得意吗?为什么?

  希望——希望越大,失望越大;飞得越高,摔得越重,他们先把孔乙己高高地抬起来,然后再重重地摔下去。

  酒客们的这两次嘲笑,你觉得哪一次才是孔乙己致命的弱点?为什么?

  第二次,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

  4.前面取笑他偷东西,,他还能睁大眼睛,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跟人家争辩,现在却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也就是说,孔乙己最大的悲哀就是,作为一个读书人,在科举的道路上失败了,那么,在本文当中,有没有提到过一个成功的读书人呢?请一位同学读一下。(幻灯片展示)

  从这段话中,我们看出丁举人这个成功的读书人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狠毒——他家的东西,偷得的么? 再打折了腿。 先写服辩,后来是打

  你觉得他是故意打断孔乙己的腿,还是无意的?

  故意的——再、写服辩

  去掉“再”比较一下:打了大半夜,打折了腿。

  说明丁举人在打孔乙己之前已经做好了思想准备,要把他的腿打断。

  “我”关心孔乙己吗?掌柜的关心孔乙己吗?

  我不关心——“才”也觉得

  不,他只关心他的十九个钱。

  在掌柜的眼里,孔乙己还不如十九个钱重要啊!

  5.非但如此,掌柜的甚至在孔乙己断腿之后,依然嘲笑他。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一部分。(幻灯片)

  掌柜的在孔乙己断腿之后,见面后的第一句话是“孔乙己,你还欠十九个钱呢!”这句话你觉得合适吗?为什么?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呀!表明掌柜的怎样的性格特点?

  不合适,冷酷无情(或冷漠亦可)

  掌柜的这一次嘲笑,跟前两次的嘲笑一样吗?

  预设一:不一样。则问:为什么?不是“同平常一样”吗?

  因为此时的孔乙己已经被打断了腿。

  预设二:一样。则问:证据呢?——同平常一样

  则继续问:孔乙己跟以前一样吗?

  不一样,被打断了腿,从此再也无法穿他的长衫了。丁举人不但打断了他的腿,还打断了他赖以生存下去的精神支柱——读书人的形象。

  而掌柜的这最后一声嘲笑,就像压在骆驼上的最后一根稻草,使孔乙己最终没有了活路。这一声笑,是多么的没有人性啊!

  请同学们抬起头来,看一下孔乙己的生活状态,

  孔乙己的一生中,被何家打,被丁举人打,遭酒客们笑,遭小伙计笑,遭掌柜的笑,甚至那些可爱的孩子们也在笑,孔乙己的一生,是多么的可怜又可悲呀!

  同学们,此时此刻,如果你就在咸享酒店里,你还笑得出来吗?

  笑不出来了。

  可是掌柜的还在笑,酒客们还在笑,那么,掌柜的,还有这些酒客们,他们都是一些坏人吗?不是,从本质上说,他们都是一些善良的百姓,都是被像孔乙己一样被奴役被欺压的下层劳动人民,对于自己的同胞,他们非但不伸手帮一把,反而嘲笑他、讽刺他、挖苦他,他们是多么的愚昧、荒.唐、无知、麻木啊!鲁迅先生说:“暴君的臣民,只愿暴政落在他人的头上,他却看着高兴,拿残酷做娱乐,拿他人的‘苦’做赏玩,做慰安。”这种看客的心理是多么的可怕呀!

  机动环节:同学们,如果孔乙己此刻就在我们的面前,你会对他说句什么话呢?

  时隔多年,我们的周围还有没有这种“看客”存在呢?请同学们看录像。

  总结:同学们,希望在我们的生活中,如果碰到有人跌倒、有人受伤、有人难过、有人悲伤的时候,不要做一个冷漠的“看客”,而是伸出自己温暖的手帮他们一把。

九年级语文下册《无言之美》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把握本文的写作思路,把握文本内容。

  2.品味山水画的意境,认识“意境”的本质,培养传统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不少中国古典诗词,也屡次提到了“意境”一词,同学们能结合我们所学过的诗词解释一下什么是意境吗?

  提示:如《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构成了一种融合人情的雄浑意境。

  可以说,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了解其“意境”观

  李可染(1907—1989),江苏徐州人。中国近代杰出的画家、诗人,画家齐白石的弟子。李可染自幼即喜绘画,13岁时学画山水。43岁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49岁为变革山水画,行程数万里旅行写生,晚年用笔趋于老辣,擅长画山水、人物,尤其擅长画牛。

  李可染先生曾在他的书中讲到,“意境是什么?意境是艺术的灵魂,是客观事物精粹部分的集中,加上人的思想感情的陶铸,经过高度艺术加工达到情景交融、借景抒情,从而表达出的艺术的境界、诗的境界,就叫意境。”

  目标导学二:文章初探,把握文本行文思路

  1.在文中找出作者原话,说说什么是“意境”。

  明确: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

  2.要怎样才能获得意境?请你结合全文做简要概括。

  明确:首先,要仔细观察对象,深刻认识对象,从而产生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然后将这种思想感情与画作结合在一起,将对象的精神实质表现出来,从而形成意境。

  3.是否只要把握了“意境”便能创作出好的山水画作品来,请结合最后两段做简要说明。

  明确:作者认为除了意境之外,还需要有意匠。意匠即表现方法、表现手段的设计,简单地说,就是加工手段。有了意境,没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

  4.结合上述分析,请简述本文行文思路,并为本文划分结构。

  明确:全文可划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作者先点出“意境”一概念,并做出解答;第二部分,作者谈及获得意境的方法,即通过深刻观察对象以把握住对象的精神实质,激发出绘画者本身的思想感情并融于画作之中才能创作出有意境的作品。此外,还指出绘画时要站得高于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最后还谈到想要表达出意境,还需要有与其相辅相成的山水画要素,即意匠。

  目标导学三:深入探究,理解文本艺术内涵

  1.展示山水画图片与山水摄影图片。请同学们结合第一部分内容说说,在摄影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山水画是否会被取代?

  明确:山水画不是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其更重要的是表现人对自然的思想感情。可见,山水画具有其精神实质,这也就意味着它永不会为山水摄影所取代。

  2.作者要说的是山水画的意境,为什么要在第一部分大篇幅分析诗歌的意境。

  明确:按照作者的观点,“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两句,完全描写自然的景色,然而就在这两句里,使人深深体会到诗人与朋友的深厚友情。描写自然的景色与绘出景色无异,且作者提到“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可见诗歌中的意境与山水画的意境是相通的,并无二致。因此,作者在这里以已经学习过的诗歌意境为例,也就能更好地诠释山水画的意境。

  3.“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作者是如何论述此观点的?你认为这个观点正确吗,请结合你的个人经历做简要说明。

  明确:作者以齐白石画虾为例来论证了他的观点。这个观点正确,如我们知道松树的耐寒可以象征它的坚忍,而当我们在雪地里认真观察,会发现只有松树傲然长青,松针贯穿积雪依然向上,此刻,我们会真正感受到这种坚忍的品质是那样真实。

  4.请你理解“无论写诗、作画,都要求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观察、认识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一句的深刻含义。

  明确:写诗,写的是生活;绘画,绘的是风景;它们都基于现实,以现实为原材料。然而,它们融合了写作者与绘画者自身的情感以及体悟,因此,他们又必然高于现实。这就是说,不论是高明的诗还是绘画,最终都会成为客观的景物与主观情感相融合的意境。

  【教学提示】

  四个探究题设置均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最后一题,由于大多学生对艺术的鉴赏能力与基本鉴赏理论不足,得出答案并不容易;教学过程中教师宜从各方面引导分析,切勿将答案直接予以学生而达不到教学目的。

  目标导学四:赏析山水画,品味意境

  展示李可染老师画作《万山红遍》,教师引导做简要赏析。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是毛泽东词作《沁园春·长沙》中的名句,描述了深秋时分,湘江之滨的岳麓山漫山古树皆红的壮丽奇景。“万山红遍”这一题材其实很少有画家敢尝试。一方面,“万山”之意境颇为辽阔深远,极大地考验着画家的空间驾驭能力,若非胸有千山万壑,则根本无法表现“万山”;另一方面,“红遍”给中国传统山水画出了个大难题:历来山水多以水墨描绘,仅作为点缀的红色在使用上可谓慎之又慎。然而李可染先生却迎难而上,开始大胆尝试创作“万山红遍”。其时,李可染先生恰好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1954年李可染踏上写生之旅,从江南到桂林、从中国到欧洲,可谓千山万水走过。1960年先生重回画室时,已然是胸中有丘壑。这时,他动笔做出此画,而“红遍”的问题也在此间解决了。他采取了大面积使用朱砂的方法来表现秋色,红为主调,以墨作底,既强调了“遍”字,同时,也使秋色更红火、更热烈、更带有丰收后喜悦的气氛。

  【教学提示】

  设置此赏析,并非使学生达到品味山水画意境的高度,而是借此画深入理解文本内容。

  三、板书设计

  意境概念定义:景与情的结合

  获得方法深刻认识对象,产生思想感情

  写景时写情,源于现实超越现实

  苦心经营意匠

九年级语文下册《无言之美》教案 篇9

  诗歌赏析:

  一、

  作者芦荻(1912—1994),原名陈培迪,广东南海人,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桑野》《驰驱集》等。这首诗作于1941年12月,这正是中华民族遭受苦难最深重的时候。但在全国人民的心中,正积聚着愤怒的力量,将会有一场大风暴席卷中华大地,给中华民族带来新生。

  诗歌题目中的“风雨”不仅仅是指自然界中的风雨,对于 “我”这样一个“年轻”没有人生阅历与生活经验的“舵手”来说,它们也指“人生”的坎坷与遭遇。

  一场暴风雨把大地变得天昏地暗,这里的遭受“风”“雨”侵袭的“大地”指的是当时风雨如晦的中国局势,“风”“雨”指当时中国社会所承受的苦难,诗人平日熟悉的景象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诗人也因此产生了年轻舵手的“忧怀”,写下了《风雨吟》这首短诗。

  这首诗用翻天覆地之势的暴风骤雨象征了“人生”的坎坷与磨难以及当时的中国社会所承受的苦难,表现了年轻人面对现实的勇气和责任感,对中国社会前途、民族命运的忧虑。

  诗人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展现了当时严峻的生存形势及国人的抗战热情,表达了诗人征服天下的勇气和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展现了诗人愿以天下为己任,征服每一个险涛恶浪的广阔胸怀。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六行,画面感却很强,请结合诗中一些有特征的词,如“卷”“奔”“海”“舟”“舵手”等等,想象出画面并做描绘。

  明确:“风”“雨”从大地“卷来”“奔来”,气势十足,风雨中的大地看起来像是波涛起伏的海面,大地上的“房舍”,就像海面上飘摇不定的舟船;“我”面对“大地的海”,忧思满怀,就像一个缺乏出海经验的年轻舵手,不知道如何把握自己的方向。

  “风从大地卷来,雨从大地奔来”两句诗中,“卷”这个动词极为生动,描绘出了它动荡的、不安定的,而且被裹挟着的颇有气势冲过来的动态,体现了自然之力。 而且,由于动词“卷”的生动使用,“大地”实际上已经被描绘成了大海,所以“大地”也是个生动的且更有主体地位的意象,它与“风”“雨”一起构成了一种气势恢宏、惊心动魄甚至有些让人畏惧的意境。此外,“奔”形容速度快,用在句中突出风雨气势之磅礴、猛烈。

  诗歌中的“风”“雨”不仅是指自然界中的风雨,对于“我”这样一个“年轻”没有人生阅历与生活经验的“舵手”来说,也象征着“人生”的坎坷与磨难。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当时中国社会局势动荡不安,“风雨”更深层次的涵义是当时的中国社会所承受的苦难。

  “郊原如海,房舍如舟”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把“郊原”比喻成“海”,把“房舍”比喻成“舟”,不仅写出了无边无际、没有尽头、汹涌澎湃的茫茫大地中“房舍”的渺小,更写出了“房舍”在风雨中的飘摇不定,象征着中国局势的动荡不安,表现了一幅气势磅礴,意境雄浑的壮阔图景。一望无际的平原如汹涌澎湃的大海,正酝酿着更激烈的风暴,一个个分散的基层单位――房舍,被汹涌波浪所激,如一叶叶扁舟,摇晃不定,前景难测,凶险无比。大与小的强烈反差,给人造成极为深刻的印象。

  面对这样的“大地”,“我”又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面对苦难的祖国,“我”我虽缺乏经验和阅历,但“我”敢于像舵手一样乘风破浪作有为的青年,表现了我对祖国强烈责任感、使命感。

  因没有经验,“我”不知道如何把握自己的方向。表现了“我”对中国社会前途、民族命运的感到忧虑。

  二、

  那是一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作为一个广东诗人,芦荻久居南国,对中国南方的大风大雨应该十分熟悉。《风雨吟》一诗的立意,在当年应该很新颖。它将自然的风雨、社会的风雨以及心中的风雨融合在一起。诗也写得简洁、有力,前四行节奏不错。然而,这种直抒胸怀的战士般的诗,现在看,已经类似古董。欧洲艺术100年前进入现代主义后,中国“朦胧诗”以后,诗人们已经很少这样写了。

  但是它可能仍然能激励某些人,比如黄子建先生(当然还有将此诗选入教材者等)曾满怀热情地评道:“全诗只有6行36个字,然而,其风,呼啸奔腾、摧枯拉朽;其雨,滂沱而下,变陆地为大海于一霎,有一种强大的冲击力,令人不寒而栗。”不寒而栗的感觉,我没有产生。但中间两行“郊原如海/房舍如舟”的视野与气势都不小。

  从动、静关系上看,第一段两行是动,是两个“卷”;第二段是静,是两个“如”。两个比喻的画面感很强。前四行是客体,后两行转向主体。

  正是这个主体“我”在结尾的出现,十分突兀,它不仅破坏了诗人在前面苦心营造的风雨如磐的大氛围,也破坏了全诗的语感与节奏。因此后两行,尤其是倒数第二行,是败笔。如果后面两行改成“年轻的舵手的忧怀/匍匐在大地的海上”,会更好些?

  另附别种说法:

  读这首诗,要读出一幅画面,从对画面的呈现中体味情。当然最先一步还是要关注诗中一些有特征的词,如“卷”“海”“舟”“舵手”“忧怀”等等,然后让学生想象出画面并作描绘,这幅画面首先是极有气势的自然景观,其中“卷”字充分体现了自然的力,而“海”与“舟”之间的对比(空间、力量等方面),又给人带来极大的视觉及精神冲击。这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也许会是惊恐,也许会是毫无惧意,也许会是赞叹自然神力……此一步后,就要结合“舵手”一词了,舵手之于舟的意义,自不待言,于是“我有年轻舵手的忧怀”一句,便充分体现了“我”面对风雨的勇气和责任感。这份勇气与责任感会与学生先前的感受形成一种比照,则学生对“风雨”的情感体验自会添上一层刚性。同时,“忧怀”两字也须让学生体会。它揭示出,“我”所面对的不仅仅是自然的风雨,更是社会的、人生的风雨。

  当然会有论者认为“我有年轻舵手的忧怀/在大地的海上”破坏了风雨如磐的氛围,在艺术上是败笔。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而这里想强调的是,如果没有这两句,则本诗至多是一首出色表现了自然景观的诗,可作“题画诗”来看,别无意义;而有了这两句特别是前一句,则使本诗霎时有了强烈情感,并将这种情感有力地传递给我们年轻的“舵手”们。

  三、

  《风雨吟》一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六句,却以丰富的意象,构成了一种诗的境界,并借此表达出了诗人的情怀。

  开头两句 “风中大地卷来,雨中大地卷来”,诗人描绘了在铺天盖地的疾风骤雨中,世界的陌生化给人的冲击与感受。这里,“风”“雨”都是颇有象征意味的意象,但它们首先一定是指自然界中的“风”与“雨”,因为诗句中描绘的恰是自然界的狂风骤雨给诗人的真切体验:在狂风和笼罩天地的滂沱大雨中,“大地”也好像变成了一片波涛起伏的海面。“卷”这个动词极为生动,描绘出了它动荡的、不安定的,而且被裹挟着的颇有气势的冲过来的动态。 而且,由于动词“卷”的生动使用,“大地”实际上已经被描绘成了大海,所以“大地”也是个生动的且更有主体地位的意象,它与“风”“雨”一起构成了一种气势恢宏、惊心动魄的声势。

  四.结合写作背景,分析语言,提炼象征意义,理解作者情感。

  (1)开头两句“风从大地卷来,雨从大地奔来”中的“卷”“奔”二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卷”“奔”这两个动词极为生动,描绘出了“大地”的动荡、不安定和被裹挟着的颇有气势的冲过来的动态。

  (2)诗歌之中的“风”“雨”仅指自然界的风雨吗?还有什么象征意义?“大地”又有什么深层内涵?

  明确:它们不仅仅是指自然界中的风雨,对于“我”这样一个“年轻”没有人生阅历与生活经验的“舵手”来说,它们也象征着人生的坎坷与遭遇。这首诗作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这里遭受“风雨”侵袭的“大地”指的是当时风雨如晦的中国局势。这样来说,“风雨”又有了一层更深层次的含义:当时的中国社会所承受的苦难。

  (3)面对这样的“大地”,“我”又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明确:“我”作为一个有志向的敢于像舵手一样乘风破浪的有为青年,面对苦难中的祖国,产生了强烈责任感、使命感与对中国社会前途、对民族命运的深深的担忧。

九年级语文下册《无言之美》教案 篇10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提炼概括、梳理知识的能力。

  2.理解本文的读书观,激发学生读书热情,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读书习惯。

  3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

  重点:(1)课文中出现的名言警句的体会学习。

  (2)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的运用。

  难点:本文论述的语言十分简练,在学习时体会其作用。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时数: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十年寒窗,伴着馥郁的书香,我们一天天长大了。请你坦诚地告诉大家:你喜欢书吗?你读过那些书?读书的过程你有那些感悟?

  你能说出几条关于读书方面的名言警句或名人读书的趣事吗?

  (1)名言警句:

  腹有诗书气自华

  好(hǎo)读书时不好(hào)读书,好(hào)读书时不好(hǎo)读书。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书到用时方恨少。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名人论读书:

  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李清照的读书方法:兴味到时拿起书就读。

  朱熹谈读书时要注意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孔子的“学思结合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英】莎士比亚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一面启示着我的智慧和心灵, 一面帮着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了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会沉没在这片烂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苏】高尔基

  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 无限广阔的海洋。

  ——【瑞士】凯勒

  书就是社会,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社会,它能够陶冶人的感情和气质,使之高尚。

  ——皮果夫

  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那样,可能会把你戕害。 ——【英】菲尔丁

  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

  ——【德】马克思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德】歌德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宋】苏轼

  (3)名人读书的趣事:

  孔子韦编三绝的故事

  列宁读书趣闻

  马克思读书趣闻

  古人头悬梁锥刺股,囊莹映雪、凿壁偷光的刻苦读书。

  二、简介作者

  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生贵族家庭。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学习法律,1618年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1621年因受贿为国会弹劾去职,嗣后居家著述。1626年冬由于在野外试验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随笔》是其文学方面主要著作,开创英国随笔这特有体裁。

  三、指导学生通读全文,把握内容:

  1.读一读,记一记:

  怡情 傅彩 藻饰 矫情 诘难 寻章摘句 咀嚼 狡黠 伦理

  味同嚼蜡 滞碍 睾 阐证 吹毛求疵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明确:这篇随笔写法不同一般,它论述的范围相当广泛,语言十分简练,几乎一句话就是一个观点。

  3.理解文章内容: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

  提示:要理清作者的思路,运用学过的知识归纳、总结。

  明确:文章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去理解:

  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过且过知”)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

  (1)先从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学生集体回答)

  重点阐述了读书的好处。

  (2)后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

  并论述读书和经验的关系:

  (学生通过看书迅速作答)

  (3)最后指出,只有明察事理的人才能够读书、用书,而用书的智慧是在观察生活中得来的。

  (4)提问体会句子含义及作用。

  文章开头的第一句话,运用的是排比说理。

  (5)提问体会论证方法:

  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体会:

  培根在其作品中往往采用这种手法,显出其文笔老练,说理透彻。又如:“德行犹如宝石,朴素最美。”“声名犹如大河,空虚无物者浮,实学有才者沉。”……

  这种比喻的运用,使其文章更显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第二层:(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始能无知而显其有知)

  阐述读书的方法。

  (1)本层第一句,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明确:这一句指出读书要仔细推敲细思,反对故意挑刺,迷信书本和公限于文字推求。

  延伸:孟子“尽信书不如无书”。

  (2)对不同的书,作者又主张怎样?

  明确:学生找出语句,明确作者主张采用的不同的读书方法。

  (3)找出文中作者提倡把读书和讨论、作文、做笔记结合起来的那些句子。

  明确:

  第三层:(读史使人明智—结尾)

  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

  分两个小层理解:

  (1)作者在这一层举了一系列的例子,目的是论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体会其说理方法。

  明确:排比说理、归纳说理。(正面指出)

  (2)作者进一步指出,人的精神上的缺陷,可以用读书来弥补,就像身体百病,可以用运动驱除一样。 (反面指出)

  论证方法:对比论证、举例论证。

  四、学习论证方式

  象这种论证方式,叫做立论。所谓立论,就是正面提出观点,逐层论证。〈〈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和〈〈要有格物致知精神〉〉都是这类文章。与之相对应的一种论证方式,叫做驳论,即先树立批驳的靶子,在批驳别人观点的过程中阐述自己的主张。我们即将学习的〈〈不求甚解〉〉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都是驳论文,区分的关键就看在文章的开头是否有一个作为靶子的错误观点。

  五、品味文章语言

  黑格尔说过:“他(培根)的著作虽然充满着最美妙、最聪明的言论,但是要理解其中的智慧,通常只需付出很少的理性努力,因此他的话常常被人拿着当作格言。”英国文学家雪莱也说:“他的文字有一种优美而庄严的韵律,给感情以动人的美感,他的论述中有超人的智慧和哲学,给理智以深刻的启迪”。

  下面,就请同学们将你最喜欢的句子大声地读给大家听。

  六、体验反思

  对作者的读书观,你是怎么来评价的呢?你对读书有什么看法呢?请大家各抒己见。

  六、布置练习:

  1.把《谈读书》中的有关“读书”方面名言警句摘抄下来,扩大写作素材库,积累写作经验。

  2.你最喜欢文中哪一句读书名言?请以它作论点,给它配上几个论据,写成一篇300多字的议论文。

  3.字词练习

九年级语文下册《无言之美》教案 篇11

  一、教材分析

  《山水画的意境》节选自当代著名画家李可染先生的《漫谈山水画》一文。文章探讨了山水画的历史、山水画创作中的意境和意匠问题,课文节选的是作者集中探讨意境的部分。本文处于统编教材9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所选课文是一篇较为标准的文艺论文,从语文素养的培育上看,这篇文章有四个方面的学习价值:其一,把握“意境”的内涵。学以致用。其二,学习、借鉴作者的论述思路。其三,构建文艺论文的阅读策略。其四,拓展阅读,质疑反思,形成自己的见解。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既要引导学生圈点勾画出关键词句,引导帮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结合的方式,用图表形式梳理出文章的论述思路,还要引导学生分析体会作者论述观点所用的材料与观点之间的契合性,以及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并从中借鉴学习作者分析实例的方式。另外还要引导学生适当拓展阅读,提升对意境的认识,形成自己具有批判性的看法。

  二、学情分析

  初中生首次接触文艺论文,文章内容涉及一定的专业知识,学生阅读时有较大难度,尤其对于基础较差及艺术审美能力不足的学生会觉得晦涩难懂,甚至难以产生兴趣进行深入阅读。因此教学应该把理解性阅读放在首位,教师要将之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三、教学目标

  1、识记并积累生字、生词,了解作者的相关知识。

  2、把握文章的核心概念,了解概念间的关系,理解作者的观点。

  3、梳理文章的论述思路,分析作者所举实例,体会实例与作者观点的关系。

  4、借鉴文中的理论方法,学习鉴赏文学作品和山水画作。

  5、拓展阅读,质疑反思,形成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四、教学重点

  1、把握文章的核心概念,了解概念间的关系,理解作者的观点。

  2、梳理文章的论述思路,分析作者所举实例,体会实例与作者观点的关系。

  3、借鉴文中的理论方法,学习鉴赏文学作品和山水画作。

  4、拓展阅读,质疑反思,形成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五、教学难点

  1、借鉴文中的理论方法,学习鉴赏文学作品和山水画作。

  2、拓展阅读,质疑反思,形成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六、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一些山水画名作,认真观摩欣赏,同学间交流,分享对山水画审美追求、技法特点等的初步认识。

  2、教师印发资料:袁行霈《论意境》、颜景龙的《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和李可染《谈学山水画》。

  七、教学时数

  2课时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多媒体投影的《江山如此多娇》)

  师:这幅画是关山月、傅抱石他们共同合作专门为装饰人民大会堂而绘制的大型山水画。

  问:看画面你能想到哪首古诗词?

  生回答。

  全班齐诵毛泽东的《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师:结合词,再看画面,你有什么感受?

  生回答。

  师:同学们对画面的这种感受属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范畴,即“意境”。关于“意境”,

  当代山水画大家李可染先生曾做过专业论述,同学们想不想跟随他去了解一下呢?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山水画的意境》。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任务一:初读课文,抓核心要素

  【出示任务】

  默读文章,在阅读中圈点勾画,注意圈画出以下要素:

  1、核心概念;

  2、主要观点;

  3、所用实例;

  4、所做结论。

  【反馈指导】

  本文是一篇文艺论文,同学们第一次接触这种类型的文章,但其实文艺论文作为议论性文章的一种,阅读的方法和一般议论文一样,只要抓取了以上几个要素,一篇文艺论文的基本内容就基本理解了。

  任务二:再读课文,把握结构

  【出示任务】

  1、再读课文,勾画出每段关键句。

  学生读课文,完成任务。

  2、分小组合作探究,梳理出文章的论述思路,每组以提纲示意图的形式呈现。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并展示。

  【反馈指导】

  每段关键句和提纲示例:

  教师小结:

  从提纲图示中可清晰看出,文章层次分明,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写作思路进行论述。这既是议论文的常用思路,也符合人类认识问题的一般思路。在议论文写作时,也可以借鉴这种思路来组织文章。

  任务三:细读文本,研究实例

  【出示任务】

  1、本文探讨山水画的意境,为阐明观点多处引入实例,请分别找出来,并说说它们和作者观点的关系。

  2、根据第3段的观点,请你再举一个古诗的例子,模仿课文的写法,写一段文字作为补充的论据。

  学生回答、写作。

  教师点评。

  【反馈指导】

  实例分析是论述观点的重要辅助,分析中要紧扣观点关键词,希望作者分析实例的方式能给同学们的议论文写作予以启发。

  (三)课后作业

  阅读课前下发的三篇文章:袁行霈《论意境》、颜景龙的《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和李可染《谈学山水画》。,用提纲的方式梳理论述层次。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同学们完成了对《山水画的意境》论证思路的梳理和实例的分析,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李可染先生的这篇文艺论文,更深入地理解意境的内涵,并学以致用。

  (二)思考探究

  【出示任务】

  请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小组合作探究回答以下问题。

  一、作者为什么认为“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意匠与意境是什么关系?

  二、各种艺术门类之间总有一些共通之处,彼此往往能够互相借鉴,下面这些山水画创作的心得体会,对你的写作有哪些启示?

  1、对客观对象不熟悉或不太熟悉,就一定画不出好画。

  2、一棵树、一座山,观其精神实质,经过画家思想情感的夸张渲染,意境会更鲜明;,木然地画画,是画不出好画的。

  3、一个山水画家,对所描绘的景物,一定要有强烈、真挚、朴素的感情,说假话不行。

  4、有的画家,没有深刻感受,没有表现自己亲身感受的强烈欲望,总是重复别人的,就谈不到意境的独创性。

  (三)积累运用

  任务一:赏析山水画,品味意境:

  【出示任务】

  运用本文中有关的“意境”的论述,从课前准备的山水名画作品中挑选一副做赏析(如李可染画作《万山红遍》;黄君璧的画作《飞瀑雷鸣》等)。请小组合作探究完成。

  学生完成任务并分组汇报。

  任务二:赏析古诗词,品味意境:

  【出示任务】

  运用课文中有关“意境”的论述,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词进行赏析。完成一段文字。

  学生写作。

  教师点评。

  (四)拓展延伸

  【出示任务】

  勾连同单元课文,横向对比悟“意境”:

  在《山水画的意境》一文中作者说“说假话不行”,在《无言之美》一文中作者说:“美术作品不能说谎”,其含义是否一致,其中体现了哪些共同的艺术追求?又比如《山水画的意境》和《驱遣我们的想象》都有关于意境的论述,其认知是否一致,是否可以互为阐释?

  (五)课后作业

  思考并总结:学完课文,你认为文艺论文的阅读策略是什么?应该怎么读?有哪些阅读方法?请将感悟整理成一篇文字。

  (六)板书设计

九年级语文下册《无言之美》教案 篇12

  教学目标

  1.阅读文章,把握作者行文思路。

  2.学习举例论证的方法。

  3.认识艺术中的无言之美,培养良好的审美素养。

  教学重难点

  1.学习举例论证的方法。

  2.认识艺术中的无言之美,培养良好的审美素养。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大荒漠中一缕炊烟升起,因为没有风,所以它显得特别直;远方横着一条大河,落日好像自河面上升起,看起来格外的圆。

  比较A与B两个句子,你觉得哪个句子更美,更能打动你?

  学生明确:A句,虽然B句描写得十分详细,还包括了A句中的景物,但是,它却没法像A句一样呈现出悲凉雄浑的意境。

  教师再问:明明B句描写得更加详细,为何反而还达不到A句的效果呢?难道是因为说得太多反而不够好?也许,今天的课文内容,能解答这个疑问。

  【教学提示】

  教师亦可以选择其他意境深远的诗句作为教学导入,引导学生关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在言外之句,引导学生关注文学作品中的“无言”现象,以便于深入把握课文。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

  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实。安徽桐城人。朱光潜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也是第一个在中国广泛介绍西方美学的人。他以自己深湛的研究沟通了西方美学和中国传统美学,沟通了旧的唯心主义美学和马克思主义美学,沟通了“五四”以来中国现代美学和当代美学。他是中国美学史上一座横跨古今、沟通中外的“桥梁”,是我国现当代最负盛名并赢得崇高国际声誉的美学大师。

  目标导学二:把握行文思路,理解课文内容

  1.作者是如何引出“无言”这一话题的?作者认为“无言”的意蕴,应该从哪方面着手研究?

  明确:作者首先从孔子与子贡的对话引出“无言”的话题;作者认为要探究“无言”的意蕴,应该从美术的观点去研究。

  2.请阅读表现言意关系的语段,用一句话概括言和意之间的关系。

  言所以达意,然而意决不是完全可以言达的。因为言是固定的,有迹象的;意是瞬息万变,是缥缈无踪的。言是散碎的,意是混整的;言是有限的,意是无限的。以言达意,好像用断续的虚线画实物,只能得其近似。

  明确:用一句话概括言与意的关系,即“言不尽意”。

  3.作者对文学的定义是怎样的?

  明确:所谓文学,就是以言达意的一种美术。

  4.作者在文中提到了一个尽善尽美的条件,作为以言达意的文学,能否满足这个条件?不能达到这个条件,文学是否还能达到美呢?

  明确:“文字语言固然不能完全传达情绪意旨”,因此难以满足“尽善尽美”的条件。但文学依然有“美”的境界,因为作者认为对于表达全部意旨,不仅是文学,“一切美术作品也都是这样,尽量表现,非唯不能,而且不必”,意思是意志不能也无必要全部清楚地用言语表现出来,就算言语不能表现所有意志也能达到美。

  5.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证明“无言”也能产生美的?作者在此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明确:作者一共从四种艺术入手,运用了举例论证,论证了“无言”也能产生美。(1)以“言尽一切”的相片与“言及部分”的图画相比,图画之美证明了无言之美;(2)以文学作品的含蓄之美凸显无言之美;(3)从音乐中的“无声胜有声”论证无言之美;(4)从雕刻艺术的含蓄不流露来论述无言之美。

  【教学提示】

  本文读来有一定深度,基础较差的学生难以理清论证思路,教师宜将上述问题先行展示,让学生在阅读预习的过程中寻找答案,从而把握文本写作思路。

  6.你能简要说说文本的论证思路吗?说说作者是如何论述“无言”之美的。

  明确:作者首先从孔子与学生的对话中引出无言的话题,并点明要从艺术的角度关注无言之美。接着论证言意关系,并以言达意的文学为例,说明文学乃至一切艺术都是尽量以言表意,而不能全然用言表意,也无须全然用言表意,即说明有无言之美。为了论述自己的观点,作者分别从绘画的选择之美、文学的意蕴之美、音乐的无声之美、雕刻的含蓄不露之美来论证。

  目标导学三:深入理解,体会“无言之美”

  1.请你结合作者的任意一则论据,说说你对“无言之美”的感受。

  明确:正如作者探讨文学作品时的数个例子,诗歌本是极其简短的几句话,但是其包含的意境却是极其宽广的。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言语只有短短的十个字,但是读来却似看见大漠的宽阔宏伟之景,悲凉之意,予人以悲凉雄壮的美感。然而,作者要描写出这宽阔宏伟之景,悲凉之意,恐怕书万言都难以说尽,这不是意味着作者将它们寓于无言之中了吗?这就是古典文学中深蕴的无言之美。

  2.拓展延伸:品味下面一段话,说说你品味到“无言之美”的例子。

  拿美术来表现思想和情感,与其尽量流露,不如稍有含蓄;与其吐肚子把一切都说出来,不如留一大部分让欣赏者自己去领会。因为在欣赏者的头脑里所产生的印象和美感,有含蓄比较尽量流露的还要更加深刻。

  明确:以课文《孤独之旅》为例,文章以鸭子下蛋结尾,这就给读者留下了足够大的想象空间,鸭下蛋了杜小康可能就要回去了;杜小康也许要抒发自己长大的感慨了。作者不出一言,促使着我们在脑中构造图景,这就是一种“无言之美”。

  三、板书设计

  无言的意蕴要从艺术的观点去研究绘画的选择之美文学的意蕴之美音乐的无声之美话剧的静态之美雕刻的含蓄不露之美无言之美

九年级语文下册《无言之美》教案 篇1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苍茫、胆怯、翡翠、精灵、蜿蜒”等词语。

  2、体会课文的深刻含意,把握“海燕”的象征内涵。

  能力目标:

  1、反复诵读,领会文章的诗情、诗理和诗味,品味本文激情洋溢、音韵铿锵的特点。

  2、体会象征、比喻、拟人、反复等手法对表达思想情感的作用;理解对比、衬托的运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

  培养学生勇敢、顽强、乐观、自信的品质,结合实际,运用发散思维,使学生把握“海燕”的精神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

  1、反复朗读,领会作品的诗情、画意和理趣。

  2、品析含意丰富的语句,理解比喻、拟人、反复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

  理解象征在文中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方法】

  1、诵读法;2、提问法;3、练习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课前准备】

  自学生字;认真预习,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搜集高尔基的有关资料;复习《雷电颂》中有关象征手法的知识。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人们常说:温室里长不出擎天大树,暴雨里才显出雄鹰的羽翼。是啊,生活中有和煦的爱的阳光,但更多的是狂风暴雨,惊涛骇浪的考验,而生活的暴风雨,只能将我们摔打得更结实、更睿智、更坚强。“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海燕在狂风暴雨中翱翔,那便是一种挑战的姿态。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海燕》一文,去领略海燕的风采。

  二、检查预习。

  1、走近作者,了解背景。

  ①让学生根据自己查阅的资料,与同学作交流。

  ②教师补充,总结。

  2、检查字词的学习情况。

  三、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FLASH朗读。

  要求:学生不要看书,看屏幕,仔细聆听,发挥想象,静心感受。

  思考:用一句话概括你听到了什么内容?

  2、学生快速阅读课文,进一步感知课文内容。

  思考:用“这是一只 的海燕。”的句式,说说自己感受到的海燕形象。

  提示:矫健勇猛 心情欢快 斗志昂扬 无所畏惧 高傲

  四、品味探究,赏析艺术形象。

  1、默读课文,思考并讨论。

  本文是一首充满战斗激情的散文诗,作品表现出诗的音乐美和绘画美。文章以暴风雨的渐次逼近为线索,请同学们想一想,按海面景象的发展变化,先后描绘了哪几幅画面?在不同的画面中海燕都有什么样的表现?

  学生讨论交流后明确:

  全文给我们展示了三幅画面,海燕在这三幅典型环境中活动,其形象逐步完整、鲜明:第一幅,风卷云集,海燕高翔,渴望暴风雨的到来;第二幅,暴风雨迫近,海燕搏风击浪,迎接暴风雨的到来;第三幅,暴风雨将临,海燕以胜利的预言家的姿态呼唤暴风雨。

  2、在这三个场景中,你更欣赏哪一种情景中的海燕形象?

  提示:体会越是在险恶的环境中越能突出海燕勇敢无畏、乐观、坚定的品格。

  3、选读课文中描写海燕的文段,进一步概括“海燕”特点,并说说从哪些词句看出来的?

  【板书】

  高傲

  海鸭 海燕

  企鹅

  4、除了海燕外,课文还描写了哪些海鸟呢?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描写这些动物的句子,用双曲线划出表现其精神的关键词语。

  【板书】

  海鸥

  海鸭 恐惧

  企鹅

  5、本文的主要形象是海燕,文章为什么还要写海鸭、海鸥、企鹅等海鸟?

  提示:对比,把海燕与他们面对暴风雨时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海燕的英勇乐观的形象

  【板书】

  高傲 海鸥

  勇敢 海燕→暴风雨← 海鸭 恐惧

  敏感 企鹅

  | 对比 |

  6、暴风雨来临前,海上是一番怎样的景象?这一描写对刻画海燕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提示:狂风吼叫、雷电交加、乌云翻滚

  描写各种自然景物是为了给海燕的活动创造典型环境,并以此为背景,烘托海燕的性格。海面上自然景象的变化愈来愈险恶,而海燕的战斗情绪,却愈来愈高涨,这就突现出海燕这一形象。

  五、小结。

  全诗通过对海燕在暴风雨来临时勇敢、乐观、大声疾呼的形象描写,再现了一个勇敢坚乐观自信、富于献身的大智大勇的无产阶级者的形象。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师述:上节课,我们在作者描绘的三幅画面中感知了海燕的形象。那么作为诗的语言,又是怎样来表达作者的感情的呢?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一问题吧。

  二、研讨课文,理解象征意义。

  1、理解本文深刻的寓义,即象征手法的运用。

  (1)学生回忆在《雷电颂》中所讲的象征手法。教师强调:本文作者也运用了象征手法。

  (2)讨论:文章采用象征的手法,请找出全文中相应的描写,并指出各自的象征意义。

  讨论明确:

  “海燕”象征英勇善战、大智大勇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者;“暴风雨”象征1905年俄国革命前夕一触即发的革命形势,一场酝酿中的推翻沙皇独裁统治的无产阶级革命;“大海”象征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海鸥、海鸭、企鹅“这一组意象群象征害怕革命会破坏他们的安乐窝的形形色色的假革命和不革命者。“乌云、闪电、雷声、狂风”这一组意象群象征黑暗势力,写它们的猖狂是为了点明海燕所处的险恶的环境。

  2、理解诗歌不能局限于一种手法。

  问:高尔基的海燕自问世以来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今天,我们抛开时代背景,你能赋予“海燕”什么新的象征意义呢?

  三、研读与赏析。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朗读,学生之间互相评价。

  2、研读第三个场面,探究多种辞手法的综合运用。

  3、“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一句有什么深刻含义?为什么用它作全诗的结束语?

  提示:

  l 革命先驱者向人民群众发出的召唤,

  l 对无产阶级革命的渴望和期待;

  l 预示无产阶级革命风暴的即将到来

  l 表现无产阶级革命战士高瞻远瞩、坚定不移的革命精神。

  富于鼓动性和战斗力,鼓励和号召人民群众积极行动起来,投身革命,推翻沙皇的专制统治。

  四、拓展练习。

  假如你是搏击长空的海燕,你想对海鸥、海鸭、企鹅说些什么呢?

  例:假如我是海燕,我将对海鸥说收起你对暴风雨的恐惧吧,因为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要想拥有光明的生活就要敢于承受风雨。

  假如我是 ,我将对 说 ,因为 。

  请以上面的形式,把你想说的表达出来。

  1、学生说。

  2、教师点评。

  五、小结。

  我们在美的享受中解读了作品,感觉到作者抑恶扬善,爱憎分明的情感态度,感悟到海燕穿越时空的壮美。作品运用多种手法,使全诗集诗情画意、理趣于一体,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瑰丽的明珠,其产生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是巨大的,同学们,让我们在生活的暴风雨中也做那勇敢飞翔、搏击长空的海燕吧!

  六、作业。

  1、课外荐读:

  郑振铎 《海燕》

  席慕蓉 《燕子》

  2、课外练笔:

  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既有温煦的爱的阳光照耀,也有各种各样的“暴风雨”考验。面临生活的暴风雨,你该怎样做昵?试就这个话题,写一篇300字的小短文。

  【板书】

  (革命先驱) (假革命或不革命者)

  高傲 海鸥

  勇敢 海燕→暴风雨←海鸭 恐惧

  敏感 企鹅

  | 对 比 |

  象 征

九年级语文下册《无言之美》教案 篇14

  实用教案

  【创意说明】

  这是一篇洋溢着浓郁乡土气息的小说,语言大多是民间口语、俗语,活泼伶俐。因此,本创意的设计是:多层面的诵读小说,感受、触摸和积累语言。

  【教学步骤】

  一、变体式阅读小说(即把本文节选的两章节当作写人叙事的记叙文来读)

  1、指导学生拟如下小标题: 何满子与奶奶何满子与爷爷

  2、学生通读全文,完成字词疏解。

  3、积累词语:

  咬牙切齿人高马大膀阔腰圆两肋插刀三顾茅庐腰缠万贯

  咬文嚼字望影而逃天伦之乐如坐针毡望眼欲穿影影绰绰

  一气呵成妙手回春断壁残垣芒刺在背荣膺腻歪坍塌

  戏谑捯气

  二、选读描写人物的文段,感受特色语言

  1、漫画式的人物外貌描写:

  写何满子:如“剃个光葫芦头,天灵盖上留个木梳背儿;光屁股,两道眉毛只剩下淡淡的痕影……”

  写奶奶:如“大高个儿,一双大脚,青铜肤色,长满老茧的大手……”

  写爷爷:如“人高马大,膀阔腰圆,面如重枣,浓眉朗目,一副关公相貌。”

  写老秀才:“手拿一杆斑竹铜锅的长杆烟袋,整天板着一张阴沉沉的脸。”

  2、评书式的人物介绍:

  写奶奶:“嗓门也亮堂,骂起人来,……就像雨打芭蕉,长短句,四六体,鼓点似的……”。“她还会扎针、拔罐子、接生、接骨、看红伤……。”

  写爷爷:“好戴高帽儿,讲排场,摆阔气,编起故事来,有枝有叶,有文有武,生动曲折,惊险红火。”……

  3、妙用纯乡土味的比喻凸显人物:

  写奶奶的泼辣:“一丈青大娘骂人,像雨打芭蕉,长短句,四六体,鼓点似的……”

  写纤夫被打的狼狈:“像风吹乍蓬,转了三转……”“像正月十五煮元宵,纷纷落水。”

  写何满子的玩劣:“长到四五岁,就像野鸟不入笼……

  写老秀才的严肃:“只觉得头上压着一朵乌云,叫人喘不过气。”

  写爷爷的胡茬:“就像根根松针……”

  4、趣用压韵和对偶的民间口语、俗语,读来抑扬顿挫,有节奏感:

  排比对偶并用:“何满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

  句中短语对偶:“转了三转,拧了三圈,满脸开花,口鼻出血,紧一口慢一口倒气,高一声低一声呻吟。”“又烧香又上供,又拜佛又许愿”;“唠叨这个,嘟哝那个”;“有枝有叶,有文有武,生动曲折,惊险红火”;“房无一间,地无一垄”;“头发长,见识短”;

  学生还可以自由选点,让例句与赏析更丰富多彩。

  三、总结与归纳

  备学教案

  【创意说明】

  本课活动安排学生先从文中找事例支撑人物性格,然后简短的口述一段自己身边某人的典型形象或事例。

  【教学步骤】

  一、通读全文,熟悉小说情节

  二、在线阅读,了解刘绍棠及其作品

  刘绍棠(1936~1997),当代作家,北京人。1949年中学时开始发表小说,作品深受孙犁的熏染,擅长乡土文学的创作,作品反映农村的背景阅读,了解小说。

  时间:抗日战争的年代。 地点:京东北运河畔一个普通人家

  构思:没有章回体,但浸润着古典文学色彩。采用儿童视角。

  语言:生动活泼,读来朗朗上口。

  历史和风土人情,格调清新淳朴,文笔通俗晓畅。自称作品是“为粗手大脚的爹娘画像”。作品有短篇:《青枝绿叶》《中秋节》;中篇:《运河的桨声》《蒲柳人家》(获首届全国优秀中篇二等奖)长篇:《春草》《京门脸子》等。

  三、感受人物形象与性格

  何满子: 好动玩劣,聪慧灵秀;

  好学好问,伶俐可爱;

  疼爱爷爷,有爱憎立场,有男子汉气;

  何大学问: 刚正不阿,仗义轻财;

  慷慨豁达,侠肝义胆;

  能说会道,嫉恶如仇;

  一丈青大娘:口苦心甜,宠爱孙子;

  身强体壮,能干泼辣;

  信神拜佛,思想守旧;

  直肠直性,爱憎分明;

  性格豪爽,勤劳善良;

  学生从文中组合语言,支撑以上说法。可概述事件,可直接摘引。还可由教师示例或按照句式完成说话。

  四、说说身边的“他”或“她”

  1、自由回忆与酝酿。回忆身边有典型特征的人。

  2、具体描述他(她)的一两个生动有趣的细节,不超过100字。

  3、表达、交流,学生互评,教师点拨。

  五、联展阅读,扩大视野

  1、趣谈中国四大名著中的人物绰号。

  例:《水浒》中林冲、鲁智深、孙二娘、宋江、吴用、李逵等。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猪八戒等

  鼓励有能力的同学讲述与绰号有关的趣事。

九年级语文下册《无言之美》教案 篇15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 了解诗歌解读“诗无达诂”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解读;

  2、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质疑的学习习惯,锻炼交流、表达能力;

  2、 理解并分析短诗的主旨;

  (二)过程与方法

  1、诗歌鉴赏教学按“初步感知--合作探究--互动交流--拓展升华”的过程进行;

  2、学生自主学习基础上,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朗读,分析意象特征,在交流讨论中理解诗歌主旨。引导学生体会诗歌中真、善、美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关注自我、关注生活、关心人民的意识和情感。

  【教学重、难点】

  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分析诗歌主旨,写鉴赏性小短文。

  【教学设想】

  布置同学预习五首短诗,并让同学挑选一首诗写了一点鉴赏性评论。从同学课前预习作业情况看,多数同学对于这五首诗的主旨把握均较为准确,也存在多种解读,最大问题在于许多同学在阐述诗歌主旨的解读过程时,表述还欠严密,赏析时还不能做到有理有据。因而,在组长汇报本组讨论情况时,须特别强调在陈述本组观点之后需阐明这些观点是如何得出的,可允许组员补充说明,共同完成任务。

  【教学流程】

  一、新课导入

  我国古代诗论中有所谓“诗无达诂”论,(“达诂”的意思是确切的解释或理解)认为不同和读者对于同一作品往往有不同的理解。西方也有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个千个哈姆雷特”的说法,因此在文学阅读过程中特别强调读者参与。这些说法都说明了在文艺鉴赏中存在着理解和审美的差异性,即不同的鉴赏者对同一作品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二、解读《断章》

  1、介绍作家作品:

  卞之琳(1910-20__),祖籍江苏溧水,生于江苏海门。诗人、学者。193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文系,就学期间曾师从徐志摩,深受赏识,徐志摩不仅将卞之琳的诗歌在其编辑的《诗刊》上发表,还请沈从文先生写题记。因为这段经历,卞之琳被公认为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的代表诗人。此外,在这一时期,卞之琳与何其芳、李广田还合出过一本名为《汉园集》的诗集,因此三人又被合称为汉园三诗人。以后,卞之琳担任了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理事等职务,是莎士比亚和英诗翻译名家。主要作品有:《汉园集》《雕虫纪历》《十年诗草》《人与诗:忆旧说新山山水水》《小说片断》《莎士比亚悲剧四种》《英国诗选》等。

  卞之琳于20世纪30年代出现于诗坛,受过“新月派”的影响,但他更醉心于法国象征派,并且善于从中国古典诗词中汲取营养,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诗精巧玲珑,联想丰富,跳跃性强,尤其注意理智化、戏剧化和哲理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诗的内容并进一步挖掘出常人意料不到的深刻内涵,诗意偏于晦涩深曲,冷僻奇兀,耐人寻味。诗人主张“未经过艺术过程者不能成为艺术品,我们相信内容与外形不可分离”。卞之琳创作态度严谨,孜孜不倦地探索“艺术过程”中的转化与表现,即使对新诗的外部形式也刻意追求变化和创新,更不用说在诗的意象、内容方面。有些诗作被译成多种文字,并成为海外学者专题研究的对象。在半个多世纪中,诗人坚持不懈地进行诗歌创作和理论研究,成功地实验和引进了西方多种现代诗歌形式,对中国象征主义、现代主义诗歌的发展开拓了新的景观,有着很大的启蒙意义和重要的贡献,并取得了相当的艺术成就。

  2、整体把握

  卞之琳是30年代现代诗派的重要诗人,《断章》写于1935年,是卞之琳的代表作。这首诗虽只短短4行,却试图用简明的意象阐释深刻的道理。诗人通过对“风景”的刹那间感悟,涉及了“相对性”的哲理命题。“你站在桥上看风景”,而相对于楼上的人来说,桥上的“你”就是他们眼中的风景,他们“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而相对于梦见“你”的人来说,“你”则像窗外的明月一样,“装饰”了他们的“梦”。

  这首诗从字面上看非常简单,好像看一遍就懂了。但看完后又觉得不全懂,似乎简单的字眼里藏着很深的道理。学者、翻译家李健吾认为,这首诗是在“装饰”两个字上做文章,暗示人生不过是互相装饰,蕴含着无奈的悲哀。卞之琳本人却不以为然,他说:“这是抒情诗……是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写一刹那的意境。我当时爱想世间人物、事物的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人(你)可以看风景,也可能自觉、不自觉点缀了风景;人(你)可以见明月装饰了自己的窗子,也可能自觉不自觉地成了别人梦境的装饰。”又说:“我的意思是着重在相对上。”这样看来,诗人的主要意图是表现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不论自觉与不自觉都可能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相对关系。如此抽象的哲理,却能通过这样一首极其短小、通俗易懂、画面鲜明的小诗表现出来,其高超的表现技巧令人佩服。

  三、问题探究:

  1、《断章》一诗中,诗人是怎样用形象的画面来阐释抽象的哲理的?

  《断章》的4行诗,是4个形象的画面。前两个画面,“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表面似乎互不相关,“桥上”“楼上”这两个地点,却在看风景时发生了联系。后两个画面,“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窗子与梦互不相关,却在“装饰”这一点上又发生了联系。十分平常的生活画面,几个毫不相关的事物,经过诗人精心构思与组合,变得耐人寻味。它阐释了诗人心中思考的“事物的息息相关”的抽象哲理。

  2、有人说《断章》是一首情诗,还有人说它是一首哲理诗,你说呢?

  关于《断章》这首诗的旨意,历来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这是一首爱情诗,桥头的“你”在白天是楼上人心目中的风景,在夜晚是楼上人梦中的“装饰”。一个是白天夜晚都在关注着、想念着心中的人;另一个是被别人深爱着,自己却没有感觉。诗人自己说他的意思着重在“相对”上。他通过对自己刹那间感触的描述,巧妙地融入了他多年来的哲学深思:在同一时空中,作为主体的人或物,有可能变成客体,客体又可能变成主体。原来,《断章》的深刻哲理,就是通过两幅生动、优美的画面隐喻、暗示出来的,需要读者加上自己的人生感悟才能理解。而自己的理解就是一种创造。

  3、 这是我中学时代很喜欢的两首诗,当我读着《断章》和《错误》时,这两首诗就在眼前晃着,同学们能不能说一说其中的原由?

  明确:阅读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很相似。(可就诗意与同学简单进行交流)

  教师点拨:读诗若能抓住诗中意象进行联想和想象,就能较准确地把握作者诗中所要表达的情感了。

  4、品读《断章》,讨论小结:从字面上看,《断章》极其短小,好像看一遍就懂,又似乎觉得简单的字眼里蕴藏着很深的道理。仔细品味,你认为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5、学生分组讨论,力求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1)请组长汇报本组解读《断章》的总体情况;

  4、课件展示学术界对《断章》的几种解读;

  教师可提供几组有关《断章》诗意的资料:

  A)学者、翻译家李健吾先生认为,这首诗在“装饰”两字上做文章,诗面呈浮的是不在意,暗地里却埋着说不尽的悲哀--人生不过是互相装饰。

  B)评论家章亚昕认为,《断章》写了一位绝代佳人。诗人不去说“你”如何美,而是去叙述她如何成为如痴如醉的审美对象、“风景”的一部分,而是去描写她如何成为日思夜想的恋爱对象、“梦”中的花朵。不写她的外貌,而写她引起的痴情,就能造成抒情的内在,意味的微妙。(诗人臧克家也有同感)

  C)《断章》这首小诗,诗人回忆它的创作过程说:“此四行无意中得之,原拟足成一首完整的诗,接着感到说完了,也无需多说,可独立成篇,故名《断章》。”“写于一九三五年十月,触景生情,储藏在记忆中,当还远远早于这个日期”。“这是抒情诗,当然说是情诗也可以,但决不是自己对什么人表达思慕之情,而是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写一刹那的意境。我当时爱想世间人物、事物的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人(“你”)可以看风景,也可能自觉、不自觉点缀了风景;人(“你”)可以见明月装饰了自己的窗子,也可能自觉不自觉成了别人梦境的装饰。意味进一步体会,也就会超出一对男女相互关系的意义。”

  小结:优秀诗作的深层意蕴是不可穷尽的,就像一道包含有无穷解的方程一样,具有多个层面,不同层面之间又互相交织与折射,从而使诗歌衍生出不同的含义来。不同的读者读同一首诗,由于生活环境、文化传统、艺术观念、鉴赏心境等的不同,会形成不同的审美期待,产生全然不同的发现。(教师要抓住“你”“风景”“明月”“梦”几个意象作适当的补充。)

  6、在理解的基础上诵读,当场背诵。

  四、拓展延伸

  补充余光中《连环》一诗,让学生进一步感知诗无达诂、个性化解读这种阅读特点。

  连环--仿卞之琳诗意

  余光中

  你站在桥头看落日 /落日却回顾 /回顾着远楼 /有人在楼头正念你

  你站在桥头看明月 /明月却俯望/俯望着远窗 /有人在窗口正梦你

九年级语文下册《无言之美》教案 篇16

  【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解读“诗无达诂”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解读; 2、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质疑的学习习惯,锻炼交流、表达能力; 3、理解并分析短诗的主旨。

  【教学重难点】

  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分析诗歌主旨,写鉴赏性小短文。

  【教学流程】

  一、新课导入 我国古代诗论中有所谓“诗无达诂”论, (“达诂”的意思是确切的解释或理解)认为 不同的读者对于同一作品往往有不同的理解。 西方也有所谓“一千个读者, 就有一个千个哈 姆雷特”的说法, 因此在文学阅读过程中特别强调读者参与。 这些说法都说明了在文艺鉴赏 中存在着理解和审美的差异性,即不同的鉴赏者对同一作品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一 特点便突出体现在今天我们学习的一首现代诗《断章》

  二、解读《断章》 1、介绍作家作品(PPT) 卞之琳 1933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文系,就学期间曾师从徐志摩,深受赏识,徐志摩不 仅将卞之琳的诗歌在其编辑的《诗刊》上发表,还请沈从文先生写题记。因为这段经历,卞 之琳被公认为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的代表诗人。此外,在这一时期,卞 之琳与何其芳、李广田还合出过一本名为《汉园集》的诗集,因此三人又被合称为汉园三诗 人。 2、整体把握 卞之琳是 30 年代现代诗派的重要诗人, 《断章》写于 1935 年,是卞之琳的代表作。诗 人通过对“风景”的刹那间感悟,涉及了“相对性”的哲理命题。“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而相对于楼上的人来说,桥上的“你”就是他们眼中的风景,他们“在楼上看你”。

  三、问题探究: 1、 《断章》一诗中,诗人是怎样用形象的画面来阐释抽象的哲理的? 《断章》的 4 行诗,是 4 个形象的画面。前两个画面,“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 的人在楼上看你”,表面似乎互不相关,“桥上”“楼上”这两个地点,却在看风景时发生 了联系。 后两个画面,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窗子与梦互不相关, 却在“装饰”这一点上又发生了联系。十分平常的生活画面,几个毫不相关的事物,经过诗 人精心构思与组合, 变得耐人寻味。 它阐释了诗人心中思考的“事物的息息相关”的抽象哲 理。 2、有人说《断章》是一首情诗,你说呢? 关于《断章》这首诗的旨意,历来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这是一首爱情诗。 (PPT) 3、学生分组讨论,力求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请组长汇报本组解读《断章》的总体情况(PPT) 小结:优秀诗作的深层意蕴是不可穷尽的,就像一道包含有无穷解的方程一样,具有 多个层面,不同层面之间又互相交织与折射,从而使诗歌衍生出不同的含义来。不同的读者 读同一首诗,由于生活环境、文化传统、艺术观念、鉴赏心境等的不同,会形成不同的审美 期待,产生全然不同的发现。

  四、作业: 在理解的基础上诵读,当场背诵。

九年级语文下册《无言之美》教案 篇17

  教学目标

  1、 全班同学都能准确优美地朗诵《满江红》。体会岳飞的英雄气概,感受词中雨涵的爱国主义思想

  2、 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3、 激发学生诵读诗词的兴趣

  教学重点

  全班同学都能准确优美地朗诵《满江红》

  教学难点

  全班同学都能准确优美地朗诵《满江红》。体会岳飞的英雄气概,感受词中雨涵的爱国主义思想

  教学过程:

  师:今天由我和同学们完成这节校本课

  师:播放《精忠报国》。

  师:听过这首歌后你有什么感受?可以从内容上说一说,也可以从歌曲的情绪上说一说

  师:关于岳飞,你都了解些什么?

  预设:岳飞是南宋著名抗金将领

  关于岳飞,我知道一个小故事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老师也来和同学们分享一下老师了解到的岳飞

  岳飞是南宋著名抗金将领,在南宋时期抵抗金人的侵略,保家卫国,是后世景仰的民族英雄。 (课件出示)

  师: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岳飞这首《满江红》(板书课题)

  师:请同学们认真听老师读,听清楚每一个字音,并且想一想,这首《满江红》与我们之前学过的古诗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预设:句子比较多。 每一句的字数不同,长短不一。分为两段

  师:这就是与诗并称双绝的,叫做词。

  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词有词牌,即曲调。词分为上阕和下阕。 满江红是著名的词牌名之一。传唱最广的是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

  师:你们想不想自己读读这首词。

  师:请同学们自己读,不认识的字可以问问同桌,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指名读,并且纠正字音。

  师:还有谁想读?

  师:那请你把这首词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如果你的同桌读的字音准确,流畅,就请你向你的同桌竖起大拇指。

  师:老师刚才看到很多同学竖起大拇指,看来你们的字音都读的很准确呀!

  师:同学们都知道,无论是读诗或者读词,都应该有停顿和重音的地方,请你自己读一读,边读边把停顿的地方用 / 标出,重音的字下面加点。

  师:老师也把自己的停顿和重音画出来了。(课件出示)

  师:谁愿意再来读读这首词,你可以按照自己停顿的方式,也可以按照老师的停顿方式。其他同学认真听他的停顿在什么地方,重音在什么地方。

  师:指名读,找两个学生 ,指导重音和停顿、师:重点指导: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高昂)

  师:这句话的意思什么,谁能说一说?

  师:这首词的意思就是期待着这一天吧,让我们从头收拾好旧日的山河,向祖国献捷!

  师:岳飞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呢?

  师:这首词是岳飞率军从襄阳出发北上,陆续收复了洛阳附近的一些州县,前锋已经逼近北宋故都汴京,大有一举收复中原,直捣金国的老巢黄龙府之势。但就在岳飞胜利在望的时候,宋高宗一心议和,命岳飞立即班师,岳飞不得已率军回到鄂州。他痛感坐失良机,收复失地的志向难以实现,在百感交集中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满江红》。

  师:既然怀有这样的情感,那我们的情绪、语速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语速:缓慢的

  情绪:悲伤地 后来是信心满怀,高昂的

  指名读,评价

  师:那我们一起来听听著名播音员方明老师的范读,注意他的语调、语速和情感。

  师:同学们你们能像播音员这样读一读吗?

  1、找一人读 老师给你配上音乐

  2、再找一人读

  3、再找四人读 (你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首词)

  4、老师也想跟大家读一读这首词,我独上半句,你们齐读下半

  句

  5、男生读上阕,女生读下阕

  6、 试着全班背一背

  7、 我们试着每组一句来读一读, 读的时候要起立,最后一句要全班齐读,读两遍。

  师:岳飞不仅是一位民族英雄,但他也有留下了后世传唱的文章,除了这首《满江红》,同学们课下也可以读一读那首《小重山》

九年级语文下册《无言之美》教案 篇18

  教学目标:

  1.了解现代诗歌的特点

  2.熟读成诵,感受诗中蕴含的情感与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诗句的深意

  作者简介:

  芦荻(原名陈培迪)的创作高峰期是1935年至1940年左右,后来主要编刊物。所以我认为这首诗可能写于20世纪30年代后期。

  创作背景:

  那是一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作为一个广东诗人,芦荻久居南国,对中国南方的大风大雨应该十分熟悉。《风雨》一诗的立意,在当年应该很新颖。它将自然的风雨、社会的风雨以及心中的风雨融合在一起。诗也写得简洁、有力,前四行节奏不错。然而,这种直抒胸怀的战士般的诗,现在看,已经类似古董。欧洲艺术100年前进入现代主义后,中国“朦胧诗”以后,诗人们已经很少这样写了。

  但是它可能仍然能激励某些人,比如黄子建先生(当然还有将此诗选入教材者等)曾满怀热情地评道:“全诗只有6行36个字,然而,其风,呼啸奔腾、摧枯拉朽;其雨,滂沱而下,变陆地为大海于一霎,有一种强大的冲击力,令人不寒而栗。”不寒而栗的感觉,我没有产生。但中间两行“郊原如海/房舍如舟”的视野与气势都不小。

  作品赏析:

  《风雨吟》一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六句,却以丰富的意象,构成了一种诗的境界,并借此表达出了诗人的情怀。

  开头两句“风中大地卷来,雨中大地卷来”,诗人描绘了在铺天盖地的疾风骤雨中,世界的陌生化给人的冲击与感受。这里,“风”“雨”都是颇有象征意味的意象,但它们首先一定是指自然界中的“风”与“雨”,因为诗句中描绘的恰是自然界的狂风骤雨给诗人的真切体验:在狂风和笼罩天地的滂沱大雨中,“大地”也好像变成了一片波涛起伏的海面。

  “卷”这个动词极为生动,描绘出了它动荡的、不安定的,而且被裹挟着的颇有气势的冲过来的动态。而且,由于动词“卷”的生动使用,“大地”实际上已经被描绘成了大海,所以“大地”也是个生动的且更有主体地位的意象,它与“风”“雨”一起构成了一种气势恢宏、惊心动魄甚至有些让人畏惧的意境,虽然没直接写到“音效”,但读者可以从这声势浩大的气势中想象到风雨的狂啸怒吼及令人震撼的喧嚣,并且由此引发了诗人的进一步联想与想象。

  接着,作者连用了两个极富画面感的比喻:“郊原如海,房舍如舟”。“如海”的“郊原”,“如舟”的“房舍”,不仅写出了无边无际、没有尽头、汹涌澎湃的茫茫大地中“房舍”的渺小,更写出了“房舍”在风雨中的飘摇不定。至此,这些意象已充分展示了诗人内心的飘摇、波动、不定甚至是些许的恐惧。

  “我有年轻的舵手的忧怀 在大地的海上”

  诗的结尾再次出现“大地”这个本体,并以此来做修饰“大海”这个喻体的定语,正由于诗人在“大地的海上”,在这狂风骤雨笼罩四野的飘摇不定的“如海”的大地上,所以“我”有的才是满腔“忧怀”。至此,全诗中的“风”“雨”及题目中的“风雨”的象征含义就昭然若揭了,它们不仅仅是指自然界中的风雨,对于“我”这样一个“年轻”没有人生阅历与生活经验的“舵手”来说,它们也指“人生”的坎坷与遭遇,诗中表达了一个年轻人面对难以预料的人生之路对把握人生方向与目标的认同感与茫然。

  读诗常常要“知人论事”。诗作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那时中国的“大地”是怎样的“大地”?那时中国“大地”又在遭受怎样的“风雨”的侵袭呢?关于这些,诗歌一开始实际上已经告诉读者了,那么很显然这“忧怀”还可以理解为一个有志向的敢于像舵手一样乘风破浪的有为青年,面对风雨如晦的中国局势,而产生的责任感、使命感与对中国社会前途、对民族命运的深深的担忧。

  同学思考:

  1.《风雨吟》一诗中的动与静是怎样结合的?

  【交流点拨】从动、静关系上看,第一节两行是动,是“卷”“奔”;第二节是静,是两个“如”。

  2.试着赏析“郊原如海,房舍如舟”。

  【交流点拨】作者连用了两个极富画面感的比喻,“如海”的“郊原”,“如舟”的“房舍”,不仅写出了无边无际、没有尽头、汹涌澎湃的茫茫大地中“房舍”的渺小,更写出了“房舍”在风雨中的飘摇不定。至此,这些意象已充分展示了诗人内心的飘摇、波动、不定,甚至是些许的恐惧。

  《风雨吟》这首诗虽短,但诗意深邃,“风雨”这个意象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由“自然界”而“人生”而“社会”“民族”,由实而虚,给读者留下了基于自身阅历可以解读、想象的空间。

  课堂小结

  优秀诗作的深层意蕴是不可穷尽的,就像一道包含有无穷解的方程一样,具有多个层面,不同层面之间又互相交织与折射,从而使诗歌衍生出不同的含义来。正所谓“诗无达诂”(“达诂”的意思是确切的解释或理解),不同的读者读同一首诗,由于生活环境、文化传统、艺术观念、鉴赏心境等的不同,会形成不同的审美趣味,产生全然不同的发现。

九年级语文下册《无言之美》教案 篇19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把握作者行文思路,认识艺术中的无言之美。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习文章举例论证的方法,读懂议论文,理解议论文,揣摩议论文中的精彩论证方式并善于运用在日常习作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细心体味“言”与“意”的关系;深入理解,体会“无言之美”。

  深入理解,体会“无言之美”;揣摩议论文中的精彩论证方式。

  演示法、合作探究法。

  相关课件。

  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同学们,在各种精彩文章评论中我们经常看到“言有尽而意无穷”这类句子,那么,何谓“言有尽而意无穷”“言不及义”“言不尽意”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带着问题去学习朱光潜先生的《无言之美》,细细体味语言的魅力吧!

  二、自学互研 生成新知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文学常识

  作者简介

  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美学家、翻译家。主要作品有《文艺心理学》《谈美》《西方美学史》等。

  2.生难字词

  (1)字音

  意蕴(yùn)     颦(pín)     蛾眉(é)

  寂寥(liáo) 谚语(yàn) 心旷神怡(kuàng)

  轻描淡写(miáo) 栩栩如生(xǔ) 目不忍睹(dǔ)

  信手拈来(niān) 铢两悉称(chèn)

  (2)词义

  【轻描淡写】着力不多地描写或叙述;谈问题时把重要问题轻轻带过。

  【栩栩如生】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目不忍睹】形容景象十分凄惨,使人不忍心看。

  【信手拈来】 随手拿来。多指写文章时词汇或材料丰富,不费思索,就能写出来。

  【铢两悉称】形容两方面轻重相当或优劣相等。铢两,比喻微小之处。

  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朗读指导。

  先试读,再带入问题探读,在反复诵读中体味文本语言魅力,深入解析“无言之美”。

  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1~3):引用孔子的话引出“无言”这一话题,提出“言”与“意”。

  第二部分(4~12):以文学、音乐、雕塑等各类艺术作品为例,分析言不必尽意、无声胜有声、含蓄不露等所表现出来的无言之美。

  第三部分(13):总结观点: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

  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步骤三 精读课文 深入理解

  1.作者是如何引出“无言”这一话题的?作者认为无言的意蕴,应该从哪方面着手研究?

  【交流点拨】作者首先从孔子和子贡的对话引出“无言”话题;作者认为要探究“无言”的意蕴,应该从美术的观点去研究。

  2.阅读第3段,概括“言”和“意”的关系。

  【交流点拨】言是固定的,有迹象的,是散碎的,有限的;而意是瞬息万变、缥缈无踪的,是混整的,无限的。所以,言所以达意,但意决不是完全可以言达的。

  3.作者对文学的定义是怎样的?

  【交流点拨】所谓文学,就是以言达意的一种美术。

  4.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证明“无言”也能产生美的?作者在此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交流点拨】作者一共从四种艺术入手,运用了举例论证,论证了“无言”也能产生美。①以“言尽一切”的相片与“言及部分”的图画相比,图画之美证明了无言之美;②以文学作品的“言不能尽意,也不必尽意”凸显无言之美;③从音乐中的“无声胜有声”论证无言之美;④从雕刻艺术的含蓄不露来论述无言之美。

  5.简要说说本文的论证思路分析作者是如何论述“无言”之美的。

  【交流点拨】作者首先从孔子与学生的对话中引出无言的话题,并点明要从美术的角度关注无言之美。接着论证言意关系,并以从言达意的文学为例,说明文学乃至一切艺术都是尽量以言表意,而不能全然以言表意,也无须全然以言表意,即说明无言之美。为了论述自己的观点,作者分别从绘画的选择之美、文学的意蕴之美、音乐的无声之美、雕刻的含蓄不露之美来论证。

  步骤四 深层探究 局部突破

  请你结合作者的任意一则论据,说说你对“无言之美”的感受。

  【交流点拨】正如作者探讨文学作品时的数个例子,诗歌本是极其简短的几句话,但是其包含的意境却是极其宽广的。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言语只有短短的十个字,但是读来却似看见大漠的宽阔宏伟之景,悲凉之意,予人以悲凉雄壮的美感。然而,作者要描写出这宽阔宏伟之景,悲凉之意,恐怕书万言都难以说尽,这不是意味着作者将它们寓于无言之中了吗?这就是古典文学中深蕴的无言之美。

  四、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步骤五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无言之美”的内涵,同时也得到了一些启示:欣赏艺术作品时,不仅要注意有形有象的部分,还要关注其中的“空白”,懂得感受其中的“无言之美”。

  2.拓展延伸

  你认为“穷形尽相”是获得美和达到美的最好途径吗?请举例论证。

  【交流点拨】穷形尽相并不是一个获得美和达到美的最好途径,反而是恰到好处的留白更益于激发人们的联想和想象,并融入自我的主观情感。宋徽宗赵佶喜欢绘画,他在考验画家时,让应考画家以 “踏花归去马蹄香”为题作画,择优录用。最后被选中的画作上,根本没有一片花瓣,只是马蹄上飞舞着几只蝴蝶。但就是这样一幅画,却最恰当地体现出了诗题的意境。

  五、课后反思

  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我觉得我做得好的方面在于虽然课文整体上不易理解,但是我还是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做到尽量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真正理解到文字的魅力,无言的魅力。但是由于“无言之美”的概念不仅针对文学,还针对其他艺术,而学生对其他艺术的了解不深,因此,在把握论证的过程中会有一定的难度,还需要进一步辅导强化训练。

九年级语文下册《无言之美》教案 篇20

  【教学目标】1.梳理主要情节,把握戏剧冲突。

  2.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人物内心。

  3.品味语言,揣摩具有深刻意义的台词,有感情地朗读台词。

  4.了解故事背景,深入理解主题。

  【教学重点】梳理主要情节,把握戏剧冲突。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人物内心。

  【教学难点】把握戏剧冲突。

  【教学时数】一课时

  【课前预习】1.认读“读读写写”中的词语;2.结合课后习题一,写节选部分故事情节。

  一、导入新课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一个家庭,只有团结和睦,心往一处想,使往一处使,才能家庭兴旺发达。家庭如此,一个集体更是如此。当一个集体有所成就时,要是处处有人拉后腿,便预示着这个集体将走向衰败的道路。今天,我们将走进“福聚德”更加深刻地感受该道理,请同学们翻开课文《天下第一楼》第三幕。

  二、教学新课

  (一)了解背景资料。

  背景资料:具体参见《基础训练册》“常识介绍”,略。

  在“背景资料”里特别注意“福聚德”由衰而盛的原因:卢孟实的精明能干和众人的团结聚力。

  (二)给文中人物分类,梳理主要情节,把握戏剧冲突。

  1.课文节选部分写了许多人物,有的人物对“福聚德”昌盛做出了贡献,有的人物行为导致“福聚德”走向衰落。下面文中人物,哪些是福聚德的功臣?哪些是福聚德的克星?

  王子西、福顺、常贵、唐茂昌、玉雏儿、克五、罗大头、成顺、卢孟实、修鼎新、小伙计、唐茂盛

  ⑴福聚德的功臣 --卢孟实 王子西 玉雏儿 常 贵 罗大头--团结、勤劳、能干。

  ⑵福聚德的克星 --威胁敲诈、不守规矩、索钱要人--唐茂昌  克五 罗大头 唐茂盛 (看落子的)小伙计

  2.教师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习题一,把握戏剧冲突。

  明确:从全文来看,唐茂昌与唐茂盛是只知出不知入的二世祖,成心要钱挥霍,且二少爷直接挖走店里的得力助手,这比坐吃山空的后果更加严重;罗大头是烤鸭一把手,克五又知道他藏着烟土,这无疑是罗大头将要出事的信号。且罗大头自恃烤鸭技艺离去,这对于“福聚德”无疑是有打击力的;此外,连小伙计都不成器。种.种迹象,几乎都指向“福聚德”即将衰落。再加上克五这些人的欺压、敲诈,“福聚德”必然走向衰落。

  修鼎新的一句话“一个人干,八个人拆”既是对情节最好的概括,也点明了“福聚德”即将衰落的原因。可以说本文戏剧冲突是围绕“福聚德”的即将衰落展开的。

  (三)分析人物形象

  1.结合“习题四”对罗大头形象的分析,读“罗大头撂挑子要挟卢孟实”的片断

  总结:恃才自傲,迂腐固执,心胸狭窄,容不得人,脾气火爆,同时又一身正气,真率,不屑与小人为伍。

  2.结合故事情节,分析卢孟实形象。

  总结:务实勤劳、精明能干、自尊自强、关心伙计、拒绝陈腐不变通、刚直却又不得不学着屈服于社会环境。

  (四)理解含义深刻语句

  1.本文语言十分具有方言特色,甚至有些方言运用比较低俗。

  明确:如王子西说:“要不孟实这么咬牙跺脚地干,心里窝着口气”,一个“窝”字将方言特征凸显无疑;又如卢孟实骂小伙计时说“瞎话!”“下作的东西”,这里不仅方言味十足,且显得比较低俗。但是,呈现出这样的语言特征是比较必要的。首先,作者选取的是北京的“福聚德”,倘若不用方言,便失了京味。其次,话剧所表现的是真实,“福聚德”绝不是一个雅文化的聚集地,文中的语言正是当地真实的语言,还原场景语言最真实的特征,而也正是以方言表现其真实性,才将话剧中的诸多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2.文中用语简单明了,符合真实生活,但也有不少语言含义深刻,请你找出几句,并做简要分析。

  (1)克五:烟太多我就闻不出来了。(嬉笑)得了,给俩鸭脖子还不行?!

  分析:“烟太多我就闻不出来了”,烟多为什么会闻不出来呢?这明显是个反讽的句子。作者看似在这里只是说克五一人,事实上是讽刺了一大批欺软怕硬的人,他们占着自己有一丁点地位就欺压朴实善良的民众,而面对恶势力,却又谄媚地陪着笑脸。

  (2)披红挂绿,骑马坐轿子,怎么红火怎么办。让那些不开眼的看看,福聚德的伙计也是体面的。

  分析:卢孟实骂小伙计,是想伙计们能争口气,即使社会地位低下也要维护自己的尊严。而让成顺将喜事办得有面子,也是为了维护尊严,体现出了劳动人民的傲骨。

  三、课堂小结

  矛盾冲突明显 情节曲折

  人物形象鲜明 台词生动

  语言富有地方色彩

  四、作业

  《基础训练册》习题五

九年级语文下册《无言之美》教案 篇21

  【教学目标】

  1.了解故事背景,梳理主要情节,把握戏剧冲突,深入理解主题。

  2.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

  3.品味语言,揣摩具有深刻意义的台词,并代入情境,有感情地朗读台词。

  【情境导入】

  同学们,如果我们想创办文明班级,但是,今天有人惹是生非,明天有人打架闹事,后天又有人考试作弊,那么,我们还能打造文明班级吗?(不能)

  这说明了一个道理,即当一个集体想要有所成就时,要是处处有人拉后腿,便奠定了这个集体的失败。今天,我们将走进“福聚德”,更加深刻地感受这个道理,请同学们翻开课文《天下第一楼》。

  【新课解读】

  一、梳理主要情节,把握戏剧冲突

  1.了解作者

  何冀平(1951-),中国剧作家。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毕业,毕业后从事专职戏剧创作,曾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编剧。1988年,何冀平创作的《天下第一楼》演出后轰动京城,演出场次仅次于《茶馆》,被誉为当代现实主义经典。

  2.背景资料

  名噪京师的烤鸭老字号“福聚德”创业于清同治年间。传业至民国初年,老掌柜唐德源因年迈多病而退居内室,店业全仗二掌柜王子西协助两位少掌柜惨淡经营。怎奈两位少爷与鸭子无缘,大少爷迷戏玩票,二少爷崇尚武林,闹得店铺入不敷出,王子西几次向老掌柜推荐他的换帖兄弟卢孟实来操持店业。生性聪慧的卢孟实立誓要干出一番事业来,以泄人间不平。面对势如累卵的“福聚德”,他绞尽了脑汁,结果在不长的时间里竟使这三间老屋翻盖起了二层楼。卢孟实之所以能使“福聚德”东山再起,除了靠他本人的精明干练,还得助于与他相好的青楼妓女玉雏儿姑娘,更靠技艺超群的厨师罗大头和善于迎来送往的堂头常贵。光阴荏苒,十年一晃而过,“福聚德”名噪京华。然而,事与愿违,就在“福聚德”发展正盛时,却又遭到了东家、官府等内外逼压,最终走向没落。

  3.快速阅读全文,梳理出主要情节,并用自己的话概括情节。

  情节一:唐茂昌强行要钱,王子西勉强应对。

  情节二:克五以罗大头藏烟土为要挟骗吃喝,遭卢孟实赶出。

  情节三:卢孟实处罚不成器小伙计,厚赏成顺。

  情节四:罗大头自恃烤鸭技艺自大,侮辱卢孟实并撂挑子离开。

  情节五:唐茂盛借机要钱,挖走堂头常贵。

  4.上述情节也正是本文的戏剧冲突,说说本文戏剧冲突是围绕什么展开的。

  明确:本文戏剧冲突是围绕“福聚德”的即将衰落展开的。

  5.文章中哪句话最能概括上述情节?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福聚德”的衰落原因的认识。

  明确:修鼎新的一句话“一个人干,八个人拆”是对上述情节最好的概括。从全文来看,唐茂昌与唐茂盛是只知出不知入的二世祖,成心要钱挥霍,且二少爷直接挖走店里的得力助手,这比坐吃山空的后果更加严重;罗大头是烤鸭一把手,克五又知道他藏着烟土,这无疑是罗大头将要出事的信号。且罗大头自恃烤鸭技艺离去,这对于“福聚德”无疑是有打击力的;此外,连小伙计都不成器。种.种迹象,几乎都指向“福聚德”即将衰落。究其根本原因,可以说,这是勤劳务实的人与东家少爷、克五这样混吃混喝的人的矛盾,是平民与欺压平民的官僚之间的矛盾。这矛盾,才是“福聚德”真正衰落的原因。

  二、把握语言特征,理解语句含意

  1.本文语言十分具有方言特色,甚至有些方言运用比较低俗,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请结合文章做简要分析。

  明确:如王子西说“要不孟实这么咬牙跺脚地干,心里窝着口气”,一个“窝”字将方言特征凸显无疑;又如卢孟实骂小伙计时说“瞎话”“下作的东西”,这里不仅方言味十足,且显得比较低俗。但是,呈现出这样的语言特征是比较必要的。首先,作者选取的是北京的“福聚德”,倘若不用方言,便失了京味。其次,话剧所表现的是真实,“福聚德”绝不是一个雅文化的聚集地,文中的语言正是当地真实的语言,还原场景语言最真实的特征,而也正是以方言表现其真实性,才将话剧中的诸多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教学提示】

  话剧要通过人物性格反映社会生活,因此,话剧中的对话是经过提炼加工的口语,必须具有个性化,自然,精练,富有表现力,通俗易懂,能为群众所接受。教师宜引导学生关注话剧的这一语言特征。

  2.文中用语简单明了,符合真实生活,但也有不少语言含义深刻,请你找出几句,并做简要分析。

  (1)克五:烟太多我就闻不出来了。(嬉笑)得了,给俩鸭脖子还不行?!

  分析:“烟太多我就闻不出来了”,烟多为什么会闻不出来呢?这明显是个反讽的句子。作者看似在这里只是说克五一人,事实上是讽刺了一大批欺软怕硬的人,他们仗着自己有一丁点地位就欺压朴实善良的民众,而面对恶势力,却又谄媚地赔着笑脸。

  (2)卢孟实:披红挂绿,骑马坐轿子,怎么红火怎么办。让那些不开眼的看看,福聚德的伙计也是体面的。

  分析:卢孟实骂小伙计,是想伙计们能争口气,即使社会地位低下也要维护自己的尊严。而让成顺将喜事办得有面子,也是为了维护尊严,体现出了劳动人民的傲骨。

  三、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性格

  本文人物出场极多,但是许多人都给了我们十分鲜明的印象,这得益于作者对人物的个性化刻画,请你认真阅读文章,挑选出几个你喜欢的人物,分析其人物形象。

  【卢孟实形象】

  分析:卢孟实在未出场时就通过王子西等人的评价,“咬牙跺脚地干”,侧面表现出他是一个务实勤劳的人。卢孟实一经出场,便不屑于与克五这样的游手好闲之辈打交道,且将事情安排得妥帖,这就说明卢孟实是个精明能干的人。训斥伙计,赏成顺,让成顺体面一点,又表现了一个劳动者的自尊,他不仅关心着自己的自尊,同时也关注着伙计们的自尊。而与罗大头的对话中,又体现了他是个不固执的人,对陈腐该改的规矩力图改之。不过,从他对待罗大头的过程中,又能见其刚直的性格。这与后来东家二少爷出场时似有所矛盾,对待这位东家二少爷,卢孟实依然要赔着笑,这是这个时代阶级之分下朴实劳动人民的悲剧。

  总结:务实勤劳、精明能干、自尊自强、关心伙计、拒绝陈腐不变通、刚直却又不得不学着屈服于社会环境。

  【罗大头形象】

  分析:罗大头是“福聚德”的烤鸭师傅,从“别忘了你们当初是怎么把我请回来的”一语中,可以看出罗大头的技艺精湛,是店里的“顶梁柱”之一,但是他固执,不变通,如强调不到七十不传徒弟;自恃技艺精湛,心胸狭窄,容不得人,动辄撂杆子走人;脾气也十分火爆。不过,他的火爆脾气与他的性格之真是连贯的,他看重自身的价值与名誉,丝毫瞧不起克五那种混吃混喝、人品卑污的“爷”。

  总结:恃才自傲,迂腐固执,心胸狭窄,容不得人,脾气火爆,同时又一身正气,真率,不屑与小人为伍。

  【其他人物形象】

  常贵:同情他人,老实厚道。

  福子:仗势欺人,谄媚姿态。

  唐茂盛:势利。

  【教学提示】

  教师可结合课本“思考探究”第四题对此进行研究,引导学生关注话剧人物形象。

  四、拓展延伸

  1.请同学们结合分析的人物形象,代入角色进行朗读。

  2.组织话剧表演活动。

  五、本课小结

  “福聚德”衰落的原因其实是勤劳务实的人与东家少爷、克五这样混吃混喝的人的矛盾,是平民与欺压平民的官僚之间的矛盾。修鼎新的一句话“一个人干,八个人拆”概括了文章情节,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加强团队意识,团结一致才能使一个集体走向辉煌。

  附板书设计:

九年级语文下册《无言之美》教案 篇22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目标:

  1、把握具有英雄本色的人物形象。

  2、学习传统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

  3、品味富有乡土气息的精彩语言。

  重点:

  理解品析具有英雄传奇色彩的人物形象

  教学流程

  论英雄

  蒲柳人家侠肝义胆

  一

  师:中国人骨子里有一种英雄情结,他们崇拜英雄并渴望成为英雄,中华民族的发展史简直就是一部英雄的传奇,正所谓“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文学作品中“英雄”更是一种永恒的主题,就拿四大名著来说吧,其中三部都是英雄传奇:

  师:有同学会说,英雄的产生必然有其壮阔的背景,平凡生活中哪有这么多英雄?其实不然,著名作家刘绍堂就将他的视线投注到了他的家乡——京东北运河两岸的蒲柳人家即穷苦农民身上。

  《蒲柳人家》说的是有一个叫望日莲的女孩子是花鞋杜四的童养媳,从小受尽了折磨,后来与一个叫周檎的青年相爱了,杜四不甘心,勾结巡警、恶霸要将望日莲卖掉,并要以“抗日”的罪名把周檎抓走。矛盾激化了,谁来解救这一对青年?危难时刻显英雄,这英雄不是别人,就是村里以何大学问、一丈青大娘为首的父老乡亲,他们一齐出面,淹死狗巡警,挫败杜老四,一丈青大娘更是救出望日莲认为干女儿,当起了保护神,演绎了一出侠肝义胆的英雄传奇。

  全篇共12节,主要情节却只占两节,其余10节分别记述了十来个与故事相关的乡间人物的逸闻趣事。这篇课文选的是前两节,浓墨重彩描绘的正是一丈青大娘和何大学问。小说在结构上与《水浒》一脉相承,人物刻画上也多用外号和外貌语言动作来表现人物特点,这正是我们古典小说和说唱艺术的常见手法。

  品英雄

  乡间人物可敬可爱

  二

  1、说英雄人物共同特点。

  师:说到水浒英雄,我们常常会想起一些表现他们英雄性格的词语,请同学们来说一些:

  如:侠肝义胆、仗义轻财、嫉恶如仇、乐善好施、大胆泼辣、敢做敢当、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多情重义、锄奸助良、扶危济困、爱憎分明、刚直不阿等等。

  2、找蒲柳人家英雄品格。

  师:那么,在这两个人物身上有没有这些英雄的品格呢?请同学们快速跳读课文,找出能表现这两个人物英雄特点的句段朗读品析。

  ①学生快速阅读,勾画朗读。

  ②重点阅读课文第一部分第6、7、8段,理解“一丈青大娘”的英雄性格。

  (老师示范用评书形式说“大闹运河滩”的一节,鼓励学生读出情感,品味中国古典传统小说和说唱艺术的语言特色。)

  ③重点阅读课文第二部分第1、2、3段,理解“何大学问”的英雄性格。

  (学生朗读“威震古北口”等段落,也可模仿老师用评书形式。抓住关键词句把握人物

  ​

  3、感乡间人物可爱性情。

  师:作者笔下的英雄人物也不是十全十美的,毛泽东说过: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李逵勇猛却鲁莽,关羽忠义却轻敌。更何况是运河边上的普通农家。找一找一丈青大娘和何大学问的弱点。

  学生再读课文,结合课文第一部分第9、10、12段和第二部分第5、6段体会人物的真实丰满。

  (在朗读中引导学生读出情感,体会书面语、民间口语、俗语的生动传神,感受京东北运河两岸富有浓郁乡土特色的民俗风情)

  师:这些特点削弱了我们对英雄的印象吗?不是,反使这些英雄人物更加真实,更加丰满,更加可爱。作者刘绍堂说,他写这篇小说就是要为粗手大脚的爹娘画像,为他们的多情重义,扶危济困的美德立碑。其实英雄并不神秘,他们就在我们中间。

  说英雄

  平凡人生演绎传奇

  三

  1、说身边平凡人物的英雄事迹。

  如:20__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宜昌的英雄农妇方玉明等等。

  2、作业:用本课所学的艺术手法,利用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和生动丰富的古典小说、说唱艺术形式,选取一个英雄的事迹,将它改写成一段生动的传奇故事。300字左右。

九年级语文下册《无言之美》教案 篇23

  一、教材

  《破阵子》是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本单元以宋词文学为主,涵盖了词的豪放派和婉约派风格。通过鉴赏,体味词中表达的情感,分析作者是如何传情达意的。进一步了解词的特点和写法,让学生在学习后对词的鉴赏建立一个初步的感性的理念。

  辛弃疾南来著名的爱国词人,他力主抗金收复失地,他写的许多词都跟当时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有关。他的词题材广阔、内容丰富、意境高远、风格以豪放悲壮为主,继承和发展了苏轼的豪放派词风,成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词《破阵子》是作者在江西上饶闲居时期的创作,是写给在抗金主张上志同道合的好朋友陈亮的。

  二、教育教学思想

  根据新课标标准,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是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养成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发展奠定语文基础。所以,这节课我遵循的教学思想是:

  1、有效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2、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学习。

  3、进教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著名词人的生平,词的风格。

  2、了解词的知识,当堂背诵课文。

  3、紧扣“壮”品味词句。

  过程方法目标:

  1.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掌握停顿,节奏与语气。

  2.体会词人所表达的情感3.鼓励学生从语言的角度品析词。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词表达的思想感情。

  2.认识词人面生活与自身变化所持的态度与观念。

  四、教学方法

  朗读教学法

  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讨论法是民主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的反映,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评论与争辩能力。通过讨论,使学生在学习中相互合作,敢于质疑,不断提高思维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教师适时给予必要的点拨指导,引导学生品评鉴赏。

  五、教学步骤

  一、情境导入:有一位英雄带骑兵五十人直闯有五万人的金兵大营活捉叛徒,英雄的故事荡气回肠,令人心驰神往。这位青年将军便是当时年仅23岁的辛弃疾。他不仅是一位驰骋沙场的爱国战将,也是一位杰出的词人。,

  二、介绍词的常识、题解、作者及时代背景。(请学生介绍,了解预习情况)

  1、词的常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大家看,写在最上面的

  破阵子”是题目吗?

  不是,和我们已经学过的“沁园春”、“卜算子”一样是词牌名;“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才是题目。

  2、“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结合注释1,我们知道这首词是辛弃疾赋闲时写给他的好朋友陈亮的。我们知道,要理解诗必须先要了解作者。那有谁能给我们大家介绍一下这首词所涉及的辛弃疾和陈亮两个人?

  3、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他出生在北方。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同时,由于辛弃疾是在金人统治下的北方长大的,他也较少受到使人一味循规蹈矩的传统文化教育,在他身上,有一种燕赵奇士的侠义之气。

  陈亮,为人才气超迈,喜谈兵,论议风生,下笔数千言立就。隆兴初,与金人约和,天下忻然,幸得苏息,独亮持不可。

  4、这首《破阵子》是辛弃疾赠给他的好友陈亮的,二人均为南宋著名词人,又都坚决主张抗金,收复中原,这共同的志向使他们成为知心朋友。

  辛弃疾作这首词时,已辞官在江西上饶农村闲居,但心中时时不忘杀敌立功,统一祖国。

  三、整体感知

  我们知道文章有“文眼”,诗有“诗眼”,就是那篇文章或诗歌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字词或句子。对与词来说,我们姑且称之为“词眼”。这首词的“词眼”就在题目里,谁能把它找出来?

  “壮”。这个字是本词的“文眼”,整首词都是围绕这个字来写的。大家能找出课文哪些地方表现了“壮”,这个“壮”字的含义又是什么呢?这两个问题我们梳理了课文后再来回答。

  1、首先,先听一下录音,大家在书上注音;然后我请几位同学试着为我们朗读一下。

  2、学生朗读,理解这首词的含义。

  3、齐读课文。

  (朗读是学习语文必不可少的过程,它能帮助学生初步把握文意。先由自由读、个人读、齐读,师范读,教师作好朗读指导。

  结合注释,疏通文意。培养自主学习词的有效方法就是让学生在多次阅读的基础上感知文意。小组内交流解决疑难。

  师生共同赏析,体会词人的思想感情。在这个环节,让各小组讨论,思考出答案。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启发思考。通过探讨解决问题组织学生自我学习、自主解决问题,在学生回答结束以后,及时给予点拨,帮助学生理解。)

  4、赏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回:醒。

  沉醉中挑亮灯光抽出剑来细看,梦醒后各个营垒接连响起号角之声。这时候作者回想梦中之事想到了下面的景象。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八百里:牛。(典故)。八百里分麾下炙是一个倒装句,正常的顺序为“分麾下八百里炙”的倒装,分给部下烤牛肉,以犒劳出征的士卒。

  五十弦:瑟,泛指乐器(典故:以前都有50弦,因三皇之一的泰皇受不了它发出的悲哀之音,才下令改为25弦)。

  翻:演奏。

  “五十弦翻塞外声”中的“翻”字改为“弹”字好不好?为什么?

  明确:不好,“翻”字写出了战歌嘹亮,乐器轰鸣的热烈场面;如用“弹”字代之,就表现不出这种气氛。

  “秋”仅仅表示这时是秋天吗?

  明确:不,既点明了战争爆发的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

  把烤牛肉分给部下饱餐一顿,琴瑟演奏出北疆苍凉的乐曲。在肃杀的秋风中,战场上军队正在检阅准备出征。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这两句是宽泛对偶,这样看来与“如”字相对的“作”字是什么意思?

  明确:作:像。这个字古今词义不同要注意。的卢:额部有白色斑点的马。霹雳:弓弦的响声。

  战马像的卢那样飞奔,放箭的弓弦如雷鸣使人心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君王的天下事是指什么?统一国家。

  多想完成君主完成统一国家的大业,自己也赢得一世乃至死后的英名。可惜白发已现两鬓。

  5、我们梳理了整首词后,大家能否找出文中表现“壮”的地方?

  这些句子表现出来的“壮”的内涵是什么?

  壮: 点兵出征、飞驰敌阵——壮观而激烈 雄壮 统一国家、名垂青史——雄心壮志

  本词的文眼“壮”,仅仅是雄壮吗? 我想我们与另一位南宋著名诗人的一首诗对照着看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放录音)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僵卧:挺直躺着,借僵硬的睡态来表现自己年老体衰。

  不自哀:自己不感到悲哀。

  尚思:还想着。

  戍轮台:守卫边疆。

  请一位同学结合注释来给我们讲解一下这首诗。

  我年老体衰却不感到悲哀,还想着为国家守卫边疆。深夜躺着听到风雨的声音,就迷迷糊糊的梦见骑着战马跨过冰河。

  这是陆游在68岁的时候写的诗,他在年老时仍然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还希望为国出力,甚至在梦里都在为了国家的统一而战斗。对照这首诗,我们来看《破阵子》中的最后一句的含义。

  陆游说“僵卧孤村不自哀”,他还要上战场;那么,当辛弃疾说“可怜白发生”的时候,他认为自己还能上战场吗?

  不能! 那么他可惜的是什么呢?

  不仅仅可惜自己不能为国尽力;也可惜因为不能指挥战斗统一国家,从而不能名垂青史了。

  那么,再回到本词的文眼“壮”,仅仅是雄壮吗?

  不是,最后一句壮和悲,理想和现实,形成强烈的反差。而当翱翔天际之时,陡然下跌,这里的“壮”还有为“悲壮”的含义。

  作者化“雄壮”为“悲壮”,由理想回到现实,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作者有抗金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却只能在沉醉后的梦里驰骋沙场,心中有壮志未酬的悲情。

  6、作者为什么会发出“可怜白发生”的慨叹?

  明确:作者一生抗金收复失地,连梦中也不忘抗金的战斗生活,但由于朝廷的无能,自己的理想难以实现,当看到两鬓新生的白发,感到自己已入暮年,空有一身凌云壮志,“报国欲死无战场”只能在沉醉后驰骋沙场,心中不由涌起壮志未酬的悲情。

  7、作者写这首词有什么用意?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明确:这首词托名为安慰朋友,实则是抒发词人自己对青年时代抗金的战斗生活的念念不忘之情,以及坚决恢复中原,建功立业的壮志,还有壮志难酬的悲愤。

  8、如何理解这首词?

  明确:这首词是词人爱国词篇中的代表作之一,虽是为鼓舞爱国壮士、好友陈亮而作,但更是自己心志的流露。词人以早年战斗生活为基础,融梦境幻觉为一体,描绘了一幅爱国将士驰骋沙场,雄伟壮阔的场面,全词内涵丰富,造语豪壮,结构谨严,构想奇特,以梦境贯穿上下片,自出机杼,情感雄奇高昂。末尾“可怜”一句将感情一落千丈:词人的功名只能是在醉里和梦中实现。理想和现实形成极大的反差,有力地突出了词人的悲愤。

  四、小结全文

  全词从想象着笔,描绘了理想中的抗金队伍和战斗场景。全词在感情基调上是雄壮高昂的,而结句又是悲凉低沉的。前后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这种抑扬法赋予了本词特有的艺术魅力,有力地表现了词人满怀壮志而志不得伸的苦痛。

  五、知识链接,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1 .稼轩名句集锦

  (1)、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青玉案 元夕》

  (2)、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清平乐 村居》

  (3)、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2、读到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名句,不禁让我们想起苏轼“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 ,射天狼 ”的壮志;也会让我们想起李贺“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豪迈;还会使让我想起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叮咛;更能让我们记起岳飞、夏完淳、岑参、王翰、等更多的爱国志士,让我们收集这一类的诗句。

  3、吴伯萧的《记一辆纺车》中写到:“那场面真是沙场秋点兵”,请学以致用,把我们的古诗词用到我们的讲话和写作中去,比如:我们在操场上举行广播操比赛,那场面不禁让我想起辛弃疾的名句“沙场秋点兵”来;初三了,学习真紧张,大家真是“夜里挑灯看书,梦回书声琅琅”奥运赛场上,骑术比赛“ 马作的卢飞快,射箭比赛“弓如霹雳弦惊。(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古诗词)

  六、布置作业

  1、朗读、背诵这首诗。

  2/如果你是辛弃疾的挚友陈亮,看到这首词后,你会对辛弃疾说些什么?以此为主题写一篇300这左右的文章。

  七、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的功能是简要全面的概括教学内容。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沙场秋点兵——豪迈场面(志士热情)

  ↓

  可怜白发生——冷酷现实(朝廷冷漠)

  七、教学评价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的教学目标指引着教师教的活动,也指引着学生学的活动。学生正确掌握了本词的思想内容,对词人有了一个深入的了解,能及时了解并熟悉课文,所提出的问题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巩固原有知识,整个教学过程是这样设计的,但具体的课堂教学还要根据当时的情景调整。

  总结一下,本课的教学有以下特点:

  1、全新引入,调动积极性。

  2、师生互动有效教与学

  3、愉快教学,能力提高。

九年级语文下册《无言之美》教案 篇24

  学习目标

  1.能够把握文章内容及论证思路。 2.学会论证方法。

  3.认识艺术中的无言之美,提升的审美素养。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冰泉冷涩弦凝绝, 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二.作者简介

  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安徽桐城人。朱光潜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也是第一个在中国广泛介绍西方美学的人。

  三.整体感知

  1.作者是如何引出“无言”这一话题的?作者认为“无言”的意蕴应该从哪方面着手研究? 作者首先从孔子与子贡的对话引出“无言”的话题;作者认为要探究“无言”的意蕴应该从美术的观点去研究。

  2.阅读表现言意关系的语段,用一句话概括言和意之间的关系。 明确:“言不尽意”。 四.细读感悟

  1.作者对文学的定义是怎样的? 所谓文学,就是以言达意的一种美术。

  2.作者在文中提到了一个尽善尽美的条件,作为以言达意的文学,能否满足这个条件?不能达到这个条件,文学还能达到美吗?

  “文字语言固然不能全部传达情绪意旨”,因此难以满足“尽善尽美”的条件。但文学依然有“美”的境界,因为作者认为对于表达全部意旨,不仅是文学,“一切美术作品也都是这样,尽量表现,非唯不能,而也不必”,就算言语不能表现所有意旨也能达到美。

  3.作者从哪些方面证明“无言”也能产生美?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作者一共从五种艺术入手,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证明了“无言”也能产生美。 以“言尽一切”的相片与“言及部分”的图画相比,以图画之美证明了无言之美; 以文学作品的含蓄之美凸显无言之美; 从音乐中的“无声胜有声”论证无言之美; 从戏剧中“静”的表现来突出无言之美; 从雕刻艺术的低眉含蓄不流露来论述无言之美。

  4. 你能简要说说文本的论证思路吗?说说作者是如何论述“无言”之美的。

  ①作者首先从孔子与学生的对话中引出无言的话题,并点明要从艺术的角度关注无言之美。 ②接着论证言意关系,并用以言达意的文学为例,说明文学乃至一切艺术都是尽量以言表意,而不能全然用言表意,也无需全然用言表意,即说明有无言之美。

  ③为了论述自己的观点,作者分别从绘画的选择之美,文学的意蕴之美,音乐的无声之美,话剧的静态之美,雕刻的含蓄不流露之美来论证。

  五 文本探究

  1.请你结合作者的任意一则论据,说说你对“无言之美”的感受。

  诗歌本是极其简短的几句话,但是其包含的意境却是极其宽广的。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短短的十个字,但是读来却似看见大漠的一切宽阔宏伟之景,一切悲凉之意,给人以悲凉雄壮的美感。

  然而,要描写出这宽阔宏伟之景,悲凉之意,恐怕树万言都是难以说尽的,这不是意味着作者将它们寓于无言之中了吗?这就是古典文学中深蕴的“无言之美”。

  2.体会下面一段话,说说你品味到“无言之美”的例子。

  “拿美术来表现思想和情感……因为在欣赏者的头脑里所生的印象和美感,有含蓄比较尽量流露的还要更加深刻。”

  如《孤独之旅》,文章结尾仅以鸭子下蛋结尾,这就给读者留下了足够大的想象空间,鸭下蛋了杜小康可能就要回去了;杜小康也许要抒发自己长大的感慨了。作者不出一言,而像是以千言万言促使着我们在脑中构造图景,这就是一种“无言之美”。

  (言之成理即可) 板书设计

  绘画是选择之美 文学的无声之美

  音乐的无声之美 无言之美

  话剧的静态之美 雕刻的含蓄不露之美

  《无言之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阅读文章,把握作者行文思路。 2.学习举例论证的方法。

  3.认识艺术中的无言之美,培养良好的审美素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大荒漠中一缕炊烟升起,因为没有风,所以它显得特别直;远方横着一条大河,落日好像自河面上升起,看起来格外的圆。

  比较A与B两个句子,你觉得哪个句子更美,更能打动你?

  学生明确:A句,虽然B句描写得十分详细,还包括了A句中的景物,但是,它却没法像A句一样呈

  现出悲凉雄浑的意境。

  教师再问:明明B句描写得更加详细,为何反而还达不到A句的效果呢?难道是因为说得太多反而不够好?也许,今天的课文内容,能解答这个疑问。

  教学提示

  教师亦可以选择其他意境深远的诗句作为教学导入,引导学生关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在言外之句,引导学生关注文学作品中的“无言”现象,以便于深入把握课文。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

  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实。安徽桐城人。朱光潜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也是第一个在中国广泛介绍西方美学的人。他以自己深湛的研究沟通了西方美学和中国传统美学,沟通了旧的唯心主义美学和马克思主义美学,沟通了“五四”以来中国现代美学和当代美学。他是中国美学史上一座横跨古今、沟通中外的“桥梁”,是我国现当代最负盛名并赢得崇高国际声誉的美学大师。

  目标导学二:把握行文思路,理解课文内容

  1.作者是如何引出“无言”这一话题的?作者认为“无言”的意蕴,应该从哪方面着手研究?

  明确:作者首先从孔子与子贡的对话引出“无言”的话题;作者认为要探究“无言”的意蕴,应该从美术的观点去研究。

  2.请阅读表现言意关系的语段,用一句话概括言和意之间的关系。

  言所以达意,然而意决不是完全可以言达的。因为言是固定的,有迹象的;意是瞬息万变,是缥缈无踪的。言是散碎的,意是混整的;言是有限的,意是无限的。以言达意,好像用断续的虚线画实物,只能得其近似。

  明确:用一句话概括言与意的关系,即“言不尽意”。 3.作者对文学的定义是怎样的?

  明确:所谓文学,就是以言达意的一种美术。

  4.作者在文中提到了一个尽善尽美的条件,作为以言达意的文学,能否满足这个条件?不能达到这个条件,文学是否还能达到美呢?

  明确:“文字语言固然不能完全传达情绪意旨”,因此难以满足“尽善尽美”的条件。但文学依然有“美”的境界,因为作者认为对于表达全部意旨,不仅是文学,“一切美术作品也都是这样,尽量表现,非唯不能,而且不必”,意思是意志不能也无必要全部清楚地用言语表现出来,就算言语不能表现所有意志也能达到美。

  5.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证明“无言”也能产生美的?作者在此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明确:作者一共从四种艺术入手,运用了举例论证,论证了“无言”也能产生美。(1)以“言尽一切”的相片与“言及部分”的图画相比,图画之美证明了无言之美;(2)以文学作品的含蓄之美凸显无言之美;(3)从音乐中的“无声胜有声”论证无言之美;(4)从雕刻艺术的含蓄不流露来论述无言之美。

  教学提示

  本文读来有一定深度,基础较差的学生难以理清论证思路,教师宜将上述问题先行展示,让学生在阅读预习的过程中寻找答案,从而把握文本写作思路。

  6.你能简要说说文本的论证思路吗?说说作者是如何论述“无言”之美的。

  明确:作者首先从孔子与学生的对话中引出无言的话题,并点明要从艺术的角度关注无言之美。接着论证言意关系,并以言达意的文学为例,说明文学乃至一切艺术都是尽量以言表意,而不能全然用言表意,也无须全然用言表意,即说明有无言之美。为了论述自己的观点,作者分别从绘画的选择之美、文学的意蕴之美、音乐的无声之美、雕刻的含蓄不露之美来论证。

  目标导学三:深入理解,体会“无言之美”

  1.请你结合作者的任意一则论据,说说你对“无言之美”的感受。

  明确:正如作者探讨文学作品时的数个例子,诗歌本是极其简短的几句话,但是其包含的意境却是极其宽广的。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言语只有短短的十个字,但是读来却似看见大漠的宽阔宏伟之景,悲凉之意,予人以悲凉雄壮的美感。然而,作者要描写出这宽阔宏伟之景,悲凉之意,恐怕书万言都难以说尽,这不是意味着作者将它们寓于无言之中了吗?这就是古典文学中深蕴的无言之美。

  2.拓展延伸:品味下面一段话,说说你品味到“无言之美”的例子。

  拿美术来表现思想和情感,与其尽量流露,不如稍有含蓄;与其吐肚子把一切都说出来,不如留一大部分让欣赏者自己去领会。因为在欣赏者的头脑里所产生的印象和美感,有含蓄比较尽量流露的还要更加深刻。

  明确:以课文《孤独之旅》为例,文章以鸭子下蛋结尾,这就给读者留下了足够大的想象空间,鸭下蛋了杜小康可能就要回去了;杜小康也许要抒发自己长大的感慨了。作者不出一言,促使着我们在脑中构造图景,这就是一种“无言之美”。

  三、板书设计

  无言的意蕴要从艺术的观点去研究

  绘画的选择之美 文学的意蕴之美 音乐的无声之美 话剧的静态之美

  雕刻的含蓄不露之美无言之美

  教后记

  可取之处 本文教学在注重理清文章思路的同时,也注重对“无言之美”深刻内蕴的探索,以诗歌为导入,又以诗歌为探究中心,深刻挖掘中国古典文学的无言之美。在引导学生探究文本观点内蕴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这篇课文整体上不易理解,但是仍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尽量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不足之处 由于“无言之美”的概念不仅针对文学,还针对其他艺术,而学生对其他艺术的了解不深,因此,在把握论据的过程中会有一定的难度,宜增加相应的辅读资料,加强学生对其他艺术“无言之美”的理解,从而更好地把握文章内容。

九年级语文下册《无言之美》教案 篇25

  (一)导入

  上节课同学们完成了对《山水画的意境》论证思路的梳理和实例的分析,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李可染先生的这篇文艺论文,更深入地理解意境的内涵,并学以致用。

  (二)思考探究

  【出示任务】

  请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小组合作探究回答以下问题。

  一、作者为什么认为“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意匠与意境是什么关系?

  二、各种艺术门类之间总有一些共通之处,彼此往往能够互相借鉴,下面这些山水画创作的心得体会,对你的写作有哪些启示?

  1、对客观对象不熟悉或不太熟悉,就一定画不出好画。

  2、一棵树、一座山,观其精神实质,经过画家思想情感的夸张渲染,意境会更鲜明;,木然地画画,是画不出好画的。

  3、一个山水画家,对所描绘的景物,一定要有强烈、真挚、朴素的感情,说假话不行。

  4、有的画家,没有深刻感受,没有表现自己亲身感受的强烈欲望,总是重复别人的,就谈不到意境的独创性。

  (三)积累运用

  任务一:赏析山水画,品味意境:

  【出示任务】

  运用本文中有关的“意境”的论述,从课前准备的山水名画作品中挑选一副做赏析(如李可染画作《万山红遍》;黄君璧的画作《飞瀑雷鸣》等)。请小组合作探究完成。

  学生完成任务并分组汇报。

  任务二:赏析古诗词,品味意境:

  【出示任务】

  运用课文中有关“意境”的论述,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词进行赏析。完成一段文字。

  学生写作。

  教师点评。

  (四)拓展延伸

  【出示任务】

  勾连同单元课文,横向对比悟“意境”:

  在《山水画的意境》一文中作者说“说假话不行”,在《无言之美》一文中作者说:“美术作品不能说谎”,其含义是否一致,其中体现了哪些共同的艺术追求?又比如《山水画的意境》和《驱遣我们的想象》都有关于意境的论述,其认知是否一致,是否可以互为阐释?

  (五)课后作业

  思考并总结:学完课文,你认为文艺论文的阅读策略是什么?应该怎么读?有哪些阅读方法?请将感悟整理成一篇文字。

  (六)板书设计

  (七)课外阅读书目推荐或课外阅读活动推荐

  袁行霈《论意境》

  颜景龙的《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

  李可染《谈学山水画》

  吴调公《关于古代文论中的意境问题》

  李可染《谈中国画的改造》

九年级语文下册《无言之美》教案 篇26

  一、学情分析

  在初一和初二两年的语文教学中,由于自己采用新课程理念,认真执行新课程标准,潜心进行教学改革,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学习,学生语文知识,阅读写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历次语文考试中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参差不齐,一少部分学生书写与背诵能力相对较弱,学习习惯也不是很好,因缺少尖子生,导致班级优秀率不高。面对当前严峻的中考形势,要想在明年的中考中取得较好成绩,难度很大。

  今年,学生已进入初中学习的冲刺阶段,由于学科的增加,学习任务的加重,压力的加大,语文学科的教学时间就更少,除课堂时间外,学生基本上是不动语文的。他们能否顺利完成初中阶段的学习任务,需要教者多下功夫。对这部分语文学科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有待在最后的总复习阶段得到全面的巩固和提高,自己有信心,也有能力在最后这一学年中完成学校下达的教学指标和任务,力争在20__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二、教材分析

  九年级两册教材是按照《课程标准》编排的新教材,体现了新理念和新目标,致力于构建新的教材系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本册教材教学内容以文学作品——诗歌、小说为主,安排了一个单元的议论文,继续集中学习文言文。全册内容分为六个版块,即: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附录,有的课文后还有补白。全册共编排了25篇课文,其中教读课文13篇,自读课文12篇,共分为六个单元,每个单元一个主题。

  三、教学目标

  一、学习课程标准,转变教学观念。新课标变化较大,进一步强调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变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认真研究课标,明确教学目的,转变教学观念,跟上时代步伐。课堂教学要从传统的传授知识型向培养思维能力型转变。要以深化语文教学改革为契机,认真解读课程标准,吃透教材的编辑意图,理清教材的文化内涵,摆正形成性学习与终结性学习的关系,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力度,积极投身新课改,运用先进教学理念和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激发学生地学习兴趣,唤起问题意识,实施教学民主化,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教师要做到教学五认真,实施集体备课,集思广益,总揽全局,教师在备课是要充分利用教材留下的空间,恰当把握教材的量和度,面向全体,对全套教材进行宏观的把握,理出知识能力训练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以此来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认真做好试卷分析,找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注重补差补缺,争取教学大面积丰收。

  三、认真抓好听说读写训练,自行设计写作和口语交际,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结合教材中的名著欣赏,诵读欣赏、引导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尤其要注重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根据中考新题型,设计相关练习,进行口语表达方面的训练。

  四、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报刊杂志或网络上精选精彩的时文和美文,掌握分析文章的阅读技巧,重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确立语文教学的新理念。增强学习的后劲,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五、重视阅读教学,扩大阅读视野。新课标对阅读教学极为重视,并提出了非常具体的要求。因此,要认真组织好阅读教学,每周安排一节阅读课,除此之外,每周还要补充一定量的精美时文,以拓宽学生视野,增加学生积累,提高阅读能力。

  六、加强作文指导,提高作文能力。作文训练题要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有话说、想说话,要鼓励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创作激情作文;作文评改也要形式多样;大力提倡周记、随笔、日记等作文形式。要高度重视作文教学,针对中考作文要求,进行作文应试训练,侧重进行记叙文写作的达标训练,要求学生写出亲身体验和真实情感。注重对学生良好写作习惯的培养,讲究文面,讲究写作的形式的包装。扩大一类文比重,减少四类文。

  七、精选训练材料,明确训练目的。对课外参考资料进行筛选,认真训练、及时批改、仔细分析、讲评落实。

  八、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渗透,强化综合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努力提高语文素养,实现语文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终身受用,为中考和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教研组要与外界保持广泛密切的联系,适时引进高水平高质量的试卷,教师慎重选择试卷,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要注意优生差生之间的平衡,力争教学质量的全面丰收。

  二、教学要求

  本学期我将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以学生实际为出发点,继续深化语文课堂教学改革。

  1.备课

  在备课上改变以往先看教参书、教案书再备课的方法,而采用“三备”,即教师不看教参教案书面对教材先自行备课,教学设计理出头绪后同,再对照教参书、教案书找出设计中的漏洞修改教学方案;上完课后再次修改教学方案。在备课中我还将增加“教学预设”一环节,针对教学中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课堂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都要做到预设,教师心中要有应急方案。在备课中我要努力做到不仅备知识、备方法、还要备学生。

  2.上课

  在授课摒弃教师“满堂讲、满堂问”的方式,取而代之的是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以往忽略了朗读教学,本学期我将给予学生大量阅读时,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再思考问题上。以往课文中品味揣摩课文重点词句被我放在课堂教学中的次要地位,本学期我将引导学生品味揣摩重点词句,让学生真正学懂、学透、学有所得。在文言文教学上教学上继续采用学生朗读、学生自主翻译、学生拓展扩写、学生自主评议等方式授课。现代文教学将摒弃“串讲”的授课方式,以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提问、教师启发引导、教师在此基础上提出深层次问题,学生自我心得体会等方式授课。

  3.作业

  在布置作业上,将摒弃“一刀切”统一性作业,将分层次分类布置作业,对于C、D类学生作业降低难度,只要求完成生字词注意释义和回答简单问题,对于A、B类学生则加大作业难度,如拓展性写作训练,口语交际训练等。对于练习册,则选取有价值的习题来做,不布置重复性的“机械性”作业。

  4.考试

  本学期考试,除学校统一布置的月考、期中、期末考试外,我还将不定期出题测试。如学完一篇重点课文,我将出一些相应中考题来检测学生掌握情况,并根据学习成绩来调整教学方式、授课方式、授课进度等。

  (一)关于阅读:

  1、开放阅读,尽快学完统编教材,力争在上学期完成教学,将课外阅读引入课堂。多方寻找,挑选资料,用好资料,不做无用功,讲效率,讲实效。

  2、课堂尽量少讲,加强诵读,培养语感。生字词有作业,会注音、默写。

  3、关于语感培养的设想:

  a.诵读吟咏,感知语言神妙。b.揣摩品味,领悟语言精髓。

  c.探究规律,把握语言理趣。d.强化实践,增进运用习惯。

九年级语文下册《无言之美》教案 篇27

  从容说课

  《变色龙》是契诃夫早期创作的一篇讽刺小说。作者主要通过精彩的对话刻画了一个溜须拍马、欺下媚上、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奥楚蔑洛夫的形象。选取社会生活片断,表现尖锐重大社会问题,也即以小见大,是契诃夫短篇独特之处。

  教读本文,应抓住奥楚蔑洛夫这一形象,理解小说深刻的社会意义。抓住“变”这个文眼,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完成课堂教学。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锻炼思维的概括性和发散性,对人物分析有一个更感性、更全面的认识。

  小说主要通过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展开情节和表现人物性格,教学中引导学生采取表演或分角色朗读的形式,灵活开展。以编演课本剧的活动形式,为学生深透理解文意并进行个性化创作提供平台。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沉静、无精打采、异想天开、径自”等词语。

  2.了解契诃夫的小说创作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3.把握奥楚蔑洛夫这个人物形象及小说主题。

  能力目标

  1.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

  2.体会语言描写、细节描写等在小说中的作用。

  3.领会小说的讽刺艺术。

  德育目标

  认识沙皇专制统治的腐朽黑暗,培养学生做人正直、表里如一的意识。

  教学重点

  小说用个性化人物语言刻画奥楚蔑洛夫欺下媚上、见风使舵的性格特征。

  教学难点

  理解奥楚蔑洛夫这一人物形象的深刻社会意义。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契河夫的短篇小说以对话取胜,语言有显著的特色。课文运用人物自己的语言来突显人物性格。教学中引导学生以活泼的分角色朗读形式,体会人物心理,把握人物形象。

  2.激疑探究法 抓住文眼“变”,引导学生主动质疑问难,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同时本文是一篇讽刺小说,人物形象具有类型化的特点,分析人物性格时要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投影仪、录音机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诵读,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分析奥楚蔑洛夫形象。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多媒体展示蜥蜴图片)

  同学们,说起人们眼下追求的个性宠物——蜥蜴,很多人的感觉是丑陋、可怕的,实蜥蜴中的一种叫变色龙的,它会随着环境颜色的改变而改变皮肤颜色。俄国短篇小说大师契诃夫1884年创作的一篇讽刺小说就叫《变色龙》,其中的奥楚蔑洛夫警官也有善变的技能。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小说,去了解那里发生的故事。(板书文题、作者)

  二、资料助读

  投影:

  契诃夫(1860~1904),是十九世纪末具有世界声誉的俄国短篇小说大师,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戏剧革新家。出生于小市民家庭,靠当家庭教师读完中学。1879年入莫斯科大学学医,1884年毕业后在当医生之余从事文学创作。在行医过程中,他扩大了眼界,丰富了知识,积累了创作素材。他的早期创作讽刺和揭露了俄国社会官场人物媚上欺下的丑恶面目,写得谐趣横生,发人深思。八十年代中期,他创作了既幽默又富于悲剧性的短篇小说,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被侮辱被损害的不幸生活,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八十年代下半期,随着社会阶级斗争的日益尖锐,他的创作视野逐渐宽阔,题材愈加丰富,批判性也随之加强。1890年。他到库页岛旅行,进一步了解了沙皇专制政治的罪恶。1892年后定居莫斯科乡下,从事戏剧创作。契诃夫一生写了大量的中、短篇小说,其中名篇有《变色龙》《苦恼》《万卡》《第六病室》《装在套子里的人》《新娘》等。剧本有《海鸥》《万尼亚舅舅》《三姊妹》《樱桃园》等。

  《变色龙》写作于1884年,是契诃夫早期创作的一篇讽刺小说。当时的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三世,为了强化反动统治。豢养了一批欺下媚上的走狗,为其镇压人民服务。他也制定了一些掩人耳目的法令,给残暴的专制主义蒙上了一层面纱。沙皇专制警察往往打着遵守法令的官腔,而干的却是趋炎附势、欺下媚上的勾当。《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三、诵读,整体感知文意

  1.学生听读课文录音,初步感知文意。

  (1)疏解下列字词。

  投影:

  沉静:文中指环境寂静。

  无精打采:形容不高兴,不振作。

  魁梧(kuí wú):(身体)强壮高大。

  异想天开:形容想法离奇,不切实际。

  荒.唐(huāng táng):①(思想、言行)错误到使人觉得奇怪的程度。②(行为)放荡、没

  有节制。着重于极其荒谬,令人难于理解。

  洋溢(yáng yì):(情绪、气氛等)充分流露。

  伶俐(líng lì):聪明、灵活。

  恐吓(hè):以要挟的话或手段威胁人;吓唬。

  径自:副词。表示自己直接行动。自顾自,任意地。

  (2)选取日常生活的片断进行艺术概括,以此来反映尖锐重大的社会问题。是契诃夫小说创作的特色。那么,本文写了怎样一件事?主要人物是谁?文章又是主要采用什么方法来表现人物性格的?

  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明确:

  小说描写了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手指”这一案件的经过。主要人物是奥楚蔑洛夫。主要运用对话刻画奥楚蔑洛夫媚上欺下、见风使舵的性格特点。

  2.学生自读课文,根据对小说内容的初步理解,给课文另拟一个题目。

  学生可能拟出的题目是:

  一个见风使舵的人

  一个变化多端的人

  两面人

  势利眼的警官

  3.学生速读全文,理清故事情节。

  思考:奥楚蔑洛夫警官在处理“狗咬人”事件过程中,前后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变化的原因和内容。

  学生梳理、概括,教师提示:

  最初:听了赫留金申诉,不知狗主人是谁时

  对小狗——野畜生,疯狗,把它弄死好了。

  对赫留金——肯定赫留金被狗咬了。

  第一次:人群中有人说好像是席加洛夫将军家的狗时

  对小狗——它是那么小,它怎么会咬着你的?

  对赫留金——你那指头一定是给小钉子弄破的。你们这些鬼东西。

  第二次:巡警说不是将军家的狗时

  对小狗——下贱胚子。

  对赫留金——你呢,赫留金,受了害,我们绝不能不管。

  第三次:巡警说是将军家的狗时

  对小狗——名贵的狗。狗是娇贵的动物。

  对赫留金——你这混蛋,不用把你那蠢手指头伸出来!怪你自己不好!

  第四次:厨师说不是将军家的狗时

  对小狗——野狗,弄死它算了。

  第五次:厨师说是将军哥哥的狗时

  对小狗——这小狗还不赖,怪伶俐的,一口就咬破了这家伙的手指头!

  对赫留金——我早晚要收拾你!

  4.学生合作探究:

  警官奥楚蔑洛夫在处理“狗咬人”事件中,态度五次变化,那么其中有没有始终不变的地方?

  学生研讨后回答,教师明确:

  在五次变色中,奥楚蔑洛夫媚上欺下、见风使舵的性格特征始终不变,充分暴露了他的卑鄙心理。

  5.师生共同归结奥楚蔑洛夫的形象。

  教师明确:

  奥楚蔑洛夫是一个溜须拍马、媚上欺下、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沙皇专治统治的忠实走狗形象。

  6.学生复述课文内容。

  四、分角色朗读,体会形象特征

  1.角色分配:

  一人扮演奥楚蔑洛夫,一人扮演巡警叶尔德林,一人扮演赫留金,一人担任其他角色及旁白。

  2.要求尽量渎出人物说话的语气、语调,尤其注意省略号的停顿。

  3.学生分组试读。

  4.教师指定学生分角色朗读。师生共同点评朗读表现。

  五、布置作业

  续写课文内容。要求:想象警官走后又发生了什么事。400字左右。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引导学生探究小说的思想意义,理解课文主题。揣摩小说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教学步骤]

  一、研读探究,理解小说主题

  1.学生默读全文,合作研讨:

  (1)小说结尾写道:“普洛诃尔喊一声那条狗的名字,带着它从木柴厂走了。那群人就对着赫留金哈哈大笑。”那群人笑什么呢?为什么笑?

  (2)自然界中的变色龙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色,是出于生存的本能,而奥楚蔑洛夫几次变色又是为了什么?作者通过他的言行揭示了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

  (3)这篇小说的主题是什么?

  学生四人学习小组合作探究,教师点拨:

  (1)针对那群人的笑,学生的理解有如下几种说法:

  笑赫留金事与愿违,他本来想得到赔偿,结果却是一场空;

  笑赫留金偏偏遇上了奥楚蔑洛夫这样一个警官。他见风使舵,媚上欺下,一副统治者奴才的嘴脸:

  笑赫留金偏偏遇上了这样一条狗。如果这狗的主人不是将军的哥哥,结果就不一定这样了;

  笑这个社会里,一人得势,鸡犬升天;

  笑当时穷人不如富人家的一条狗等。

  (2)奥楚蔑洛夫之所以几次变色,是因为他不敢得罪权贵,哪怕仅仅是权贵家的一条狗。这样的一个小官僚,面对一般群众的时候,他往往会摆出一副官架子,如他一出场。穿着新的军大衣,在众人面前“严厉”的表情,一个拿腔作调、作威作福的小官僚的形象毕现。而面对权贵,却是一副奴颜婢膝的样子。这样的人物是当时社会的必然产物。当时沙皇统治的俄国,经济落后,思想保守,实行残酷的专制统治,而作为这样一个国家机器上的小零件,像奥楚蔑洛夫这样的小官僚,为了生存,不得不用丧失人格和尊严来换取生存空间。这样的人物虽然可恨,但作者批判的锋芒其实更多的是指向当时腐朽专制的社会。指向孕育这种奴性人格的土壤。

  (3)小说通过对见风使舵,欺下媚上的警官奥楚蔑洛夫这个沙皇专制统治的忠实走狗的刻画,巧妙地揭露了俄国警察制度的反动和虚伪,批判了它反人民的实质。

  2.学生自由诵读全文,体味作品的深意。

  二、深读,体会小说手法

  1.小说的语言是充分个性化的。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在个性化的语言中得到充分展现。请揣摩下列语句的表达效果。 投影:

  (1)“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面对着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

  (2)“我要揭你的皮,坏蛋” (3)“就连那手指头也像是一面胜利的旗帜。”

  (4)“这个案子的‘罪犯’呢……它那含泪的眼睛流露出悲苦和恐怖的神情”

  (5)“他老人家是明白人,看得出来到底谁胡说,谁像当着上帝的面一样凭良心说话。”

  (6)“你呢,赫留金,受了害,我们绝不能不管。”

  学生结合语境诵读、揣摩,教师明确:

  (1)“门无精打采地敞着”是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环境,反映了当时市面萧条。“跟许多饥饿贫困的嘴巴一样”是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暗示了俄国人民饥饿贫困的生活,整个社会死气沉沉,作者用寥寥几笔,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环境。

  (2)夸张的修辞于法,写小市民赫留金要借狗咬手指头捞一把赔偿金的心态。

  (3)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小市民赫留金把被咬的手指头当作物证向人炫耀,以图捞一把赔偿金。

  (4)用拟人手法写小狗,把它作为具有“狗性”的人的辉映。

  (5)用比喻的手法,写赫留金在警官面前的逢迎拍马,表现他既是一个庸俗的小市民,又是一个有所恳求的“小人物”。

  (6)双重否定的修辞手法。写奥楚蔑洛夫在未知狗的主人时,摆出一副“扶弱抑强”的架势,与后面得知狗主人可能是将军时的态度变化形成强烈对比,造成绝妙讽刺的效果。

  2.奥楚蔑洛夫的军大衣在小说中反复出现,请仔细体会这些细节描写对于刻画人物的作用。

  学生筛选、思考,教师点拨:

  小说一开始,作者就把这件具有象征意义的道具和它的主人一下子推到读者面前。新的军大衣是沙皇警犬的特殊标志,也是他装腔作势,用以吓人的工具。作者以“军大衣”这一服装.交代了奥楚蔑洛夫的身份。

  第二次写军大衣是在奥楚蔑洛夫听到有人说“这好像是席加洛夫将军家的狗”以后“把大衣脱下来”,他脱大衣不是因为天气热,而是“判”错了狗,急得他浑身冒汗。脱大衣的动作,既揭示了他猛吃一惊,浑身燥热的胆怯心理,也表现了他借此为自己变色争取时间以便转风使舵的狡猾。这一“脱”,形象地勾勒出了这个狐假虎威。欺下媚上的沙皇走卒的丑恶心灵。

  当他训了赫留金一顿,忽听巡警说不是将军家的狗时,又立刻抖起威风。可又有人说:“没错儿,将军家的!“这时他大惊失色:“……给我穿上大衣吧……挺冷……”这是第三次写他的军大衣。这里穿大衣则是心冷胆寒的表现,以遮掩他刚才辱骂了将军而心中更深一层的胆怯,并进而为再次变色作准备罢了。这里的一“脱”一“穿”,热而不冷,把奥楚蔑洛夫凌弱臣强的丑态暴露无遗。

  结尾,他训了一通赫留金后,“裹紧大衣……径自走了。”这里第四次写军大衣,既形象而又逼真的刻画这条变色龙出尽洋相之后,又恢复了他奴才兼走狗的常态。继续去耀武扬威,逞凶霸道去了。

  总之,作品通过对奥楚蔑洛夫军大衣穿而又脱,脱而又穿,这四个细节的描绘,淋漓尽致地勾画出变色过程中的丑态,以及他卑劣的心理活动。

  3.学生思考:

  奥楚蔑洛夫为什么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乃至成为某类人物的代名词?体会讽刺小说的这种写法及其作用。

  教师明确:

  奥楚蔑洛夫之所以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并成为某类人物的代名词,是因为这一形象高度的典型性和概括性。作者在描写这类人物的时候,抓住了他们的共性,通过提炼、概括和总结,并用夸张、对比等讽刺小说常用的艺术手法,加以突出,使这类人物往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像巴尔扎克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的守财奴葛朗台,莫里哀喜剧《悭吝人》中的阿巴公,吴敬梓长篇小说《儒林外史》中的范进。都是这样的人物。

  三、课堂练习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傍晚七点半左右,我和朋友散步至本城影剧院。正巧,一对夫妇焦急得胡乱拉住人退票:“五毛退啦,减半!”没人理他们。后来男的丈哀求地喊道:“算了。我白送,谁要啊?是外国的吉他表演呀!”还是没人理睬。来往的路人越发用冷冷的、不信任的眼光瞅着这一男一女,像瞅着卖狗皮膏药的小贩。正在这当儿,老曾来了,拎了一桶糨糊和一张宣传画。老曾实在看不下去

  了,便将那男人叫到一旁,凑着耳朵面授机宜。果然,那男的用鬼鬼祟祟的神情冷不丁喊一句:“高价票,10元一张!”路人们立刻像中了枪弹般站着不动,连我的心也猛地一跳。待那男人又将此话重复一遍时,方圆十几米内即骚动起来,早有一个留八字胡的小伙子杀开血路冲进重围,用故意架起来的两膀野蛮地隔开众人,独包独揽地买下票。然后骄傲而自豪地举着手走了。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1)面授机宜:

  (2)鬼鬼祟祟:

  (3)冷不丁:

  (4)独包独揽:

  2.卖票的老实人后来说假话的原因是什么?

  3.下面对故事人物作用的认识有误的一项是…………………………………( )

  A.卖票人是故事的线索人物,通过他卖票的前后活动反映了社会上某一部分人的糊涂认识。

  B.老曾是关键人物,他的面授机宜不仅扭转了局面,而且为下文的展开起了决定作用。

  C.小伙子是主要人物,独包独揽买下高价票的行为反映了社会上一分人对外国文艺的赏识和追求。

  D.“我和朋友”是见证人,目睹出让演出门票的全过程,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

  4.故事中的路人为什么对“五毛”让票不相信,而对“十元一张”却抢购?

  参考答案:

  1.(1)当面传授处理事务的办法。 (2)形容怕人发现的不正当行为。

  (3)冷不防,突然地。 (4)独自全部买下。

  2.急于把票卖出去,因为说真话票卖不出去,只得说假话。

  3.C

  4.说明社会上一部分人认为高质一定高价,低价必然低劣.以追求高价商品为荣耀,于是形成了“假作真时真亦假”的现象,因此对降低让票表示怀疑,对高价票趋之若鹜。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契诃夫用漫画式的写法塑造了鲜活的变色龙形象,让我们惊叹小说的精妙。精短的篇幅中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艺术内涵。值得我们仔细品味。反观现实,类似善变的后果则会是人际交往的荒漠,所以真诚友善才应是我们处事待人的追求。让我们工整地写就“人”字的一撇一捺。

  五、布置作业

  纷繁世态给了你了解社会、关照人生的思考与启迪,请构思一篇小小说,以你的独特视角去展现现代社会的横断面。要求立意自定,文题自拟。

  板书设计

九年级语文下册《无言之美》教案 篇28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疏通文义。

  2.探究本文的论证思路,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

  3.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艺术。

  4.了解孟子“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学会正确抉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教学重难点:

  1.探究本文的论证思路,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

  2.了解孟子“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学会正确抉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假如你遇见了这样的情况:你看上了一本书,是你十分渴望买下来的;然而这个月又是母亲的生日,你很想给她买个生日蛋糕让她开心。这时,你发现零花钱只够做其中的一件事,你应该怎么选择呢?说说你的选择并谈谈你的理由。(学生回答)

  正如这件事一般,世间有很多事,都会面临着不同选择的时候,然而,二者只能择其一,十分难抉择。不过,也许抉择标准有时也是可以判断的,学过《鱼我所欲也》一文,你也许就会找到答案。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朗读文章,解读文意

  1.朗读文章,借助工具书排除字音问题。

  2.反复朗读文章,注意在朗读的过程中把握文章内容。

  3.在朗读的过程中注意以下停顿。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2)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3)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4)是/亦不可以已乎

  4.教师指导,学生翻译文章内容,教学过程中注意把握下列文言词的用法。

  【通假字】

  “辟”同“避”,躲避。例:故患有所不辟也。

  “辩”同“辨”,辨别。例: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得”同“德”,感恩、感激。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与”同“欤”,语气词。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同“向”,先前、从前。例:乡为身死而不受。

  【一词多义】

  ①为:为宫室之美(为了,介词)

  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做,动词)

  ②得:故不为苟得也(取得)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同“德”,感恩、感激)

  ③与: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同“欤”,语气词)

  呼尔而与之(给予)

  目标导学二:分析文章,把握文章内容

  1.请学生概括文章第一段的大意,即分析引论部分,说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第一段论证了人皆有羞恶之心,应该做到“舍生取义”。中心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有什么作用?

  明确:鱼和熊掌两样东西的价值不同,鱼低贱而熊掌珍贵。二者不能同时得到,必然舍弃鱼而选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这里运用了类比推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

  3.概括本文的意思。

  明确:人生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在关键时刻应做出正确的选择。

  目标导学三:探究文本论证思路,把握文本论证方法

  1.本文的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明确:本文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先设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明晓。

  2.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明确:提出“生与义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的论点后,首先从正面指出人之所以能“舍生取义”,是因为人皆有“欲生不为苟得,恶死有所不辟”的思想。然后再从反面说明,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么什么事都可以做得出来;可是事实上,“义”超过了“生”,所以人能够不贪生,不避死。这种羞恶之心,人人皆有,贤者更能保持而不丧失。接着举例说明,以乞人不受不义之食为例,从正面论证“舍生取义”是人之共性。以万钟虽好也不能受为例,从反面强调了舍义取利是丧失本心。随后用一组排比句,对不辩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加以批判,并以“此之谓失其本心”收束全文,照应开头。

  3.列举本文主要的论证方法,并说明其作用。

  明确:(1)比喻论证。用比喻论证引出论点。以生活常理为喻引出生与义无法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而取义的结论(主旨)。

  (2)举例论证。举“一箪食,一豆羹”为例告诉我们,看似微不足道的东西,在关乎生命的时候,也能考验一个人的品德。举“万钟”为例,说明丧失本心的表现。

  (3)对比论证。将“一箪食,一豆羹”与“万钟”做对比,让人认识到贪求富贵行为的不值得,也让人醒悟到本心的丧失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人应该时时反省自己才行。

  目标导学四:品味文本语言艺术

  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明确: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等。

  比喻。“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恰当地说明了在人们所喜爱的两件事物不能同时兼得的情况下,就必须择优而取。“一箪食,一豆羹”也是比喻,说明饮食对饥饿者虽然重要,但不合乎礼义也宁死不食,从而证明了“义”重于“生”,突出了主题。

  对比。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与事实做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人。最后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不辩礼义而受万钟”做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这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排比。通篇皆是,既有助于逐层深入分析,又能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论辩力量。

  目标导学五:拓展延伸,抒发感悟

  结合我们上课导入的问题,学了本篇文章之后,你将会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抉择呢?

  明确:生活中面对的抉择有很多,但任何时候,我们的抉择都应直面自己内心的善良,要知晓大义,不可仅因一时喜恶做出荒诞的选择。

  三、板书设计

  提出论点:舍生取义——比喻论证

  论证

  方法正面:生——有甚于生——不为苟得

  反面:死——有甚于死——有所不辟

  得出结论:舍生取义

  举例论证——不食嗟来之食、不辩礼义

  受万钟对比

  论证

九年级语文下册《无言之美》教案 篇29

  教学目标

  1、了解孟子“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

  2、了解本文运用比喻和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3、重点积累“欲”“舍”“甚”“恶”“患”等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对文中的其他实词和虚词进行一般的学习和复习。

  教学重点

  本文所运用的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逻辑推理论证等方法。

  教学难点

  1、对语句及中心的理解。

  2、理解文中的“义”“本心”的内涵,把握本文的主旨。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由文天祥的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引出生死观,导入孟子的《鱼我所欲也》,了解孟子关于“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

  二、作者作品简介

  1、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君,均不见用。退而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立说。其言论和行动的记载,保留在《孟子》一书中。此书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其文气势充沛,感情洋溢,逻辑严密;既滔滔雄辩,又从容不迫;尤长于譬喻,用形象化的事物与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家韩愈、柳宗元、苏轼等影响很大。

  2、题解

  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他认为人生而具有侧隐之心、羞恶之心、礼让之心、是非之心。只要不使这些“善心”丧失,就在道德方面具备“仁义礼智”。本文就是从这种理论出发,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舍生取义”的主张。孟子认为,如果把生命看得比义更重要,就会做出各种不义的事情来。他对比了两种生死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要辨别义和利,不要失去“本心”。

  本文行文流畅,论证严密;引譬设喻,生动形象;排比铺陈,气势恢弘。体现了《孟子》一书的文笔特点。

  三、初读感知

  1、朗读课文。注意不读错音,读好句子的节奏和重音,要读得流畅,朗朗上口,读出语言气势和感情。

  2、注音

  患(huān)、恶(wù)、箪(dān)、羹(gēng)、蹴(cù)。

  3、学生自读、理解

  四、精读理解

  1、请学生翻译第一段,注意以下字词的解释。

  [所欲] “所”动词,相当于名次,意为“喜爱的东西”。

  [得兼] 同时得到

  【有甚于】比……更重要

  【苟得]苟且得到,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恶】wu4,厌恶,与“欲”相反。

  【患】祸患,灾难。

  【使】假如,假使。下文“使”义同。

  【何不用也】有什么不可以使用的呢?

  【由是】按照这种方法。

  【是故】因此,由此可见。

  【非独】不仅仅。

  【勿丧】不丧失(其本心)

  2、齐读全段。

  3、请学生概括本段大意,即分析引论部分,说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第一段论证了人皆有羞恶之心,应该并且能够做到“舍生取义”。

  4、提问: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有什么作用?

  讨论并归纳:鱼和熊掌两样东西的价值不同,鱼低贱而熊掌珍贵。二者不能同时得到,必然舍弃鱼而选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这里运用了类比推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

  5、提问:“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欲”可以指哪些事情?

  讨论并归纳:这里的“所欲”应指正义的事业,如为人民谋解放,为了四化建设,为了别人的安危等。

  6、提问:“所恶有甚于死者”“所恶”可以指哪些事情?

  讨论并归纳:此题无固定答案。这里的“所恶”应指不正义的不合法不道德的事情,如叛变革命,贪污受贿,滥用职权,杀人放火等。

  7、提问:“故患有所不辟”“患”指什么?

  讨论并归纳:指遭到迫害,遇到生命危险等。

  8、提问:“非独贤者有是心“是心”指什么?

  讨论并归纳:指侧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这些善

  心。

  9、分析本段是如何展开论证的?

  本段首先由设喻引出论点“舍生而取义者也”,接着运用严密的的的逻辑推理展开分析论证。这个推理过程分两步,第一步是通过对喜爱的东西和厌恶的东西的分析阐明了为了“义”(有甚于生者)可以“舍生”(不为苟得),即使死掉(患有所不避),也不做无“义”的事。第二步是假设推理,设想如果人们所喜爱的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如果人们说厌恶的没有比死亡得厉害的,那么只要保全生命,躲避死亡,就什么事都能干出来。通过正反两方面的推理分析,得出了“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有甚于死者”的结论。最后进一步指出,“义”不只是少数贤者具备,而是人人皆具备,所不同的只是贤者“求之”,所以“能勿丧耳”,而愚者“舍之”,所以就不再具备了。

  五、落实背诵

  1、根据新大纲的要求,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要求:

  中高层学生做到当堂完成本文背诵;低层学生做到当今能完成本文的背诵。

  2、课堂上可以全班齐背或个别抽查的形式来落实背诵情况。

  第二课时

  一、美读吟诵

  二、精读理解

  1、请学生研读第二自然段,注意以下的重点词语。

  【箪】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

  【豆】古代盛饭或其他食品的器皿。

  【羹】煮或蒸成的汁状、糊状、冻状的食品。

  【呼尔而与之】没有礼貌地呼喝着给他(吃人尔,助词。

  【蹴尔】用脚践踏着。

  【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不愿意接受。

  【万钟】钟:古代的一种计量器名。六斛(hú)四斗为一钟。万钟:指

  很厚的俸禄。

  【何加】 (有)什么益处。

  【奉】奉侍。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所识穷乏者:所认识的贫穷的人。得,通

  “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动词。与:通“钦”,语气词。

  【乡为身死而不】乡,通“向”,以前。为,为(之)全句:从前为了

  “礼义”宁死也不接受。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第一个“为”,Wei4,介词。第二个“为”,wei2,动

  词,这里是接受的意思。

  【是亦不可以已乎】是,此,这。已,停止,放弃。

  【本心】天性,天良

  2、齐读第二段。

  3、研读本段、分析以下问题:

  1)提问:传说古代有一个穷人不接受不敬的施舍,最后宁可饿死。课文第2段用的就是这个典故。请用最简练的一句话概括这个典故。

  讨论并归纳:贫者不受嗟来之食。

  2)提问:孟子曾有一句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那么“万钟则……”这句话应指前面的哪一句?

  讨论并归纳:富贵不能淫。高官厚禄诱惑不了。

  3)提问:为什么高官厚禄诱惑不了?试举例说明。

  讨论并归纳:因为高官厚禄与礼义的价值不同,如果不符合礼义的高官厚禄则不能接受。比如说,叛变革命,到国民党去当大官,真正的共产党是宁死不为的。再比如说,出卖国家机密得到很多钱,爱国志土是宁死不为的。再比如说贪污受贿得了很多钱,正直的干部是宁死不为的。

  4)提问:文中说得了“万钟”是为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为了“宫室之美”,为了“妻妾之奉”,为了“所识穷乏者得我”。

  5)提问:作者认为这种作法如何?

  讨论并归纳:作者认为“此之谓失其本心”应当“可以止”。

  6)提问:作者列举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赞扬了什么样的人,斥责了什么样的人?

  讨论并归纳: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

  7)提问:课文中运用了许多两两相对的句子,它们的句式相同,意思相近或相反,试找出两个这样的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讨论并归纳:

  (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2)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第(1)句意思相反,第(2)句意思相近。这些句式使行文流畅,论证

  严密,语气连贯,气势恢弘。

  4、研读第3段

  提问:第3段运用了什么句式,有什么好处?

  讨论并归纳:运用排比句式。加强了语言的气势。

  四、细读分析

  鉴赏孟子散文的说理艺术

  1、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提问: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明确: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个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明晓。

  提问: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学生讨论,明确:

  (1)本文首先提出在生与义不可兼得的情况下要“舍生取义”,这是全章的论点。然后说明其所以如此,是因为人都有“欲生而不为苟得,恶死而有所不辟”之心,即“羞恶之心”;又从反面来说,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就会不顾礼义,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因此,重要的是,求生避患不能违背“义”的原则。

  (2)这种“羞恶之心”是人人都有的,只有贤者才不会丧失。为什么有些人会丧失呢?是因为他们为物欲所蔽。例如有人不食“嗟来之食”,这说明他有羞恶之心,可后来却不辩礼义而接受万钟之禄,这就是物欲使他的羞恶之心丧失了。可见,要做到“舍生取义”,就必须使自己的羞恶之心不为物欲所蔽。

  (3)从上述内容的进展层次可以看出本文的逻辑推理十分严密;从鱼与熊掌的比方、不吃嗟来之食和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之禄的对照,可以看出作者设喻的巧妙。

  (4)文中的比喻、对比、排比的修辞方法,加强了说理的逻辑性。

  2、难点突破,理解本文的主旨。

  (1)学生自由质疑,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解疑释疑。

  (2)师生讨论,总结:本文的主旨是人人都有“本心”和保有“本心”的重要性。能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人有羞恶之心;如果不顾羞耻,“不辩礼义”而受“万钟”,则失掉了“本心”,这种行为是应该停止的。全文的旨意就在这一劝勉上。朱熹说:“此章言羞恶之心,人所固有,或能决死生于危迫之际,而不免计丰约于宴安之时,是以君子不可顷刻不省察于斯焉。” (《四书章句集注》) 这段概括主旨的话是比较恰当的。

  五、品读赏析

  赏析《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提问: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学生讨论,明确:

  本文主要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等修辞。

  比喻。“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它恰当地说明了在人们所喜爱的两件事物不能同时兼得的情况下,就必须择优而取。“一箪食,一豆羹”也是比喻,说明饮食对饥饿者虽然重要,但不合乎礼义也宁死不食,从而证明了“义”重于“生”,突出了主题。

  对比。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与事实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人。最后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这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排比。通篇皆是。既有助于逐层深入分析,又能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论辩力量。

  六、古今对读,品评思想价值。

  如何评价《鱼我所欲也》一文的思想内容?

  学生讨论,明确:义的价值高于生命,人应该有舍身取义的精神,这一观点在“上下交征利”的战国时代有积极作用,对后世知识分子的精神修养也有极好的影响。如苏武、岳飞、邓世昌、朱自清、闻一多。但孟子“舍生取义”的观点的根据是唯心主义的性善论,他的说理仅止于是否丧失“本心”,有明显的局限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义”的内涵发生了变化。我们现在所说的“义”是指社会公义,“利”指一己之私利,即个人利益要服从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以至民族利益。在当今社会,面对越来越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该作出正确的抉择。

  七、课堂小结

  本文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他对比了两种人生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是不可取的。

  八、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课后练习

  附:板书计划

九年级语文下册《无言之美》教案 篇30

  一、教学目标

  (-)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

  (二)学习本文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三)掌握本课的文言常用实词;熟记通假字“离”、“反”、“濯”、“见”、“指”,“绌”“质”、“被”,正确理解古今异义的词,复习巩固判断句与被动句。

  (四)理解课文运用的修辞手法。

  二、难点、重点分析

  (一)课文第一部分写屈原由见“任”而见“疏”。第一段首先简介屈原的姓名、官职和杰出才能,说明“王甚任之”。王怎样“甚任”之?为什么“甚任之”?

  分析:王甚任之:“为左徒”,“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左徒:楚官名。相当于上大夫而次于令尹。在国王左右参预政事,起草诏令,是相当重要的职位。)

  “王甚任之”的原因:

  ①楚之同姓:屈原的祖先屈暇是楚武王的儿子,受封于屈,因以屈为氏,是楚国王族中的一支。(古代姓比氏大,后来姓氏不分。)

  ②屈原具有杰出的才能:“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明、娴,形容词用作动词,这两句状语后置。)

  (二)王为什么怒而疏屈原?

  分析:直接原因是上官大夫“谗之”,根子在于“争宠而心害其能”。

  按:“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一句有两种理解。《教学参考书》的译文是:“上官大夫看见了就想改动,屈平不赞同”。与课文注释相左。依教材对“夺”、“与”的注释,应译作:“上官大夫看见了想抢过去(看),屈原不给。”

  “因谗之日:‘……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资料认为,“曰”、“以为”重复,疑有衍文,此说似不妥。如重新标点,作“……平伐其功,曰:‘(王)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理解,文辞便可贯通。联系上下文,可补出“以为”前省略的主词。

  (三)屈原为什么作《离骚》?

  分析: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忧愁的具体内容是“疾王听之不聪也,谗馆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疾,恨,痛心。四句中的“之”是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这四个主谓短语都是“疾”的宾语。

  (四)第3小段包括几层?作者是怎样对《离骚》进行记叙和议论的?

  分析:分两层。

  第一层从本段开头至“盖自怨生也”,第一句记叙屈原“忧愁幽思而作《离骚》”,以下几句就“忧”“怨”展开议论,分析产生优怨的原因,寄寓作者对屈原的深切同情。

  第二层第一、二句“上称帝喾……靡不毕见”记叙(概述)幅规的主要内容,以下几句就其文、辞、志、行进行评论,评价其艺术成就,赞扬屈原的“泥而不滓”“与日月争光”的高贵品质。

  (五)词语提示:

  (1)“齐与楚从亲”:从:同“纵”,合纵。亲:亲善。

  (2)“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又因厚币”后省略动词“赂”。“而”后省略主语(靳尚)。“于……郑袖”:在郑袖面前,状语后置。

  (3)“秦,虎狼之国”:虎狼,像虎狼一样,名词作状语。

  (4)“奈何绝秦欢”:欢:友好。

  (5)“亡走赵,赵不内”:亡:逃亡。走:跑,现代的“跑”古代称“走”;现代的“走”古代称“行”。内:同“纳”,接纳,收留。

  (6)“复之秦”:之:动词,到。

  (7)“虽流放,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眷:眷恋。顾:念。眷顾:眷念。系心:挂念。反:同“返”。冀幸:侥幸希望:“一悟”的“一”:副词,一旦,一经。“一改”的“一”:副词,都,全部。这句话的意思是:虽然流放在外,(仍)眷念楚国,惦记着怀王,不忘要回(朝廷中)来,盼望怀王一旦醒悟,风气全都改变。

  (8)“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他保全君王振兴国家而想把不利局面改变过来。

  (9)“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无:无论。自为。 自佐:既为自,佐自,宾语前置。

  (六)本文写作特点是什么?

  分析:

  (1)思想内容:课文通过记叙屈原的生平事迹特别是政治上的悲惨遭遇,表现了屈原的一生和楚国的兴衰存亡攸攸相关,赞颂了他的爱国精神和正直的品德。作者为屈原立传,按时间顺序,以“任、疏、细、迁、沉”为线索,处处围绕屈原的“志”写:第一部分以评介《离骚》“推其志”,第二部分以国家危难突出屈原“眷顾楚国,系心怀王”,“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改志篇”,第三部分以回答渔父让屈原抒发矢志不渝的信念。

  (2)写作特色:和从《史记》中选入中学课本的其它几篇人物传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信陵君窃符救赵》、《毛遂自荐》)相比,本文的特色是:

  ①选材上,《屈原列传》不具备曲折、生动、完整的故事情节,而是根据文献记载,粗线条地勾勒人物的生平事迹;

  ②写法上,记叙和议论相结合。全文四个部分都有“传”有“评”,因“传”而“评”,以“评”点“传”。议论方式各不相同,第一部分为评价式,第二部分为结语式,第三部分为陈述式,第四部分为比照式。

  ③语言上,本文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叙中有情、倾向鲜明;议中有情、直抒胸臆。作者运用对偶、对比、排比、反复、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表达效果。本文堪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检查预习情况,导入新课。

  做法:指名学生朗读1、2自然段,说说自己的段落划分情况和本文写法上的主要特点,以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然后作如下导语:

  屈原,是我国第一个伟大诗人,又是世界古代文化名人。他的作品,流传下来的有《离骚》、《九章》、机规、《天问》、《招魂》等,我们曾读过他《九章》中的一篇:《涉江》。从《涉江》里,我们知道他即使在晚年放逐到沉湘蛮荒之地,也仍在关心楚国的朝政,眷恋祖国,仍然在坚持自己的理想和节操,宁死也不与朝中的佞臣同流合污。这种崇高的爱国精神和端方正直的品格,两千多年来曾经影响我国千千万万的仁人志士。今天,我们要进一步学习《史记》中的崛原列传》,这是我国历史上出现得最早的一篇记载屈原事迹、思想、人品的文献。它有着很高的史料价值,后世的研究屈原的著作,都以它为出发点:它又有着很高的文学价值。鲁迅曾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篇传记就能体现这一特色,今天我们研读这篇课文,在写作方面,应充分注意这一特点。

  (二)说明本文是史传“变体”,明确研读方法。

  做法:仍从检查预习入手,指名学生说说这篇史传文与我们学过的《廉蔺列传》、《信陵君列传》、《鸿门宴》、《毛遂自荐》等篇在写法上有何显著区别,为什么有这种区别,然后教师作如下点拨、提示。

  关于史传“变体”:

  这篇史传的显著特点,就是它不像其他史传文那样,“寓论断于叙事”,而是“以议论行叙事”(明茅坤语),所以前人说它是“太史公变调”,即史传中偶然出现的一种“变体”。作者为什么要采用这种写法?历来一般认为,是由于司马迁为了便于寄寓自己个人的“政治幽愤”。但主要原因恐怕还不在这里,而在于先秦文献中有关屈原事迹的记载本来很少,特别是秦始皇燔毁六国典籍后,有关屈原的记载,更几乎是荡然无存,要凭史料来写出屈原的伟大精神和伟大人格是不可能的。这只要从这篇传记所写屈原的事迹,不过片鳞断爪,仅够勾画他一生大体轮廓就可看出来。所幸的是屈原的作品却流传下来了,可以充分运用它来写出屈原崇高的精神境界。这就是这篇列传为什么要采用“以议论行叙事”的“变调”写法的根本原因。也可以说,这篇文章的基本写作特点,是以粗笔写“形”,以工笔写“心”,研读时一定要把握住这一特点。

  关于研读方法:

  根据上述情况,我们学习这篇列传,不能采用一般学法,要把精力用在议论部分,即把评介《离骚》、就怀王客死于秦抒感、与渔父对话三处作为研读重点,看作者怎样通过这三处议论,揭示屈原的伟大精神和伟大人格;至于记叙部分,弄懂若干难句,能够疏通文意,理清行文脉络就够了。此外,这是我们中学阶段最后讲读史传文,学完以后,还要抽出一些时间来归纳、拓展一些史传文知识。

  (三)逐段解释难句,编写内容提纲。

  做法:这一步骤的目的,是疏通全文,了解屈原的事迹,为重点研读议论段作铺垫。为了赢得教学速度,议论节段可暂时摆下。具体步骤是先与学生一道分好大段,然后按大段,在朗读的基础上解释难句,理请行文思路,编出内容纲要。在这个过程中,应相机提些问题,但问与答都应力求简明。

  1.关于第一大段。

  (1)难句解释:

  “屈原者,名干,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

  ——让学生明确:在先秦,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分支有因封地得氏的,有因先祖的滋号得氏的。楚国王族姓举(m?),屈原先祖暇,因受封于屈地得氏。“左徒”,在楚国是一种仅次于“令尹”(宰相)的官职,多由王室亲族充任。后文“三间大夫”,是一种掌管屈、景、昭三氏事务的官职,屈原也曾充任。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本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压之,屈乎不与。”

  — —让学生明确:上官大夫公然要抢夺屈原所写宪令草稿,在情理上说不能,因此郭沫若提出一种别解:“夺”,作“改动”解;“与”,作“同意”解。按:这样解释很合理。一方面,它符合古代“夺”、“与”的常用义之一;另一方面它反映了屈原所作“宪令”具有改革的进步意义,触犯了上官大夫等守旧官僚的利益,所以他们要篡改。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让学生明确:用了“曰”,又用“以为”,语意欠顺通。按:历来研究者认为这两个词,必有一个是衍文,即因传抄错误产生的多余的词语。

  (2)行文思路:

  提问:这一大段写了哪几件事?它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点拨:一共写了三件事,揭示屈原的政治才能。端方正直的品格,和因谗见流的缘由,预示楚国的国事将不可为。板书:

  因才能卓越重用

  写屈原初次被疏 因上官进谗被疏远 “谗”、“硫”、幽怨,统率全文纲领

  因忧愁幽思作《离骚》

  2.关于第二大段。

  (1)难句解释:

  “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市委质事楚……”

  搏踩醚生明确:“佯”,假装;“去”,离开,“厚市委质”,课文注释没说清楚,“厚市”,是指丰厚的礼物,“市”,礼物。“委质”,前人研究是指另再呈献信物,古代别国重臣投靠新主,“必先书名于策(竹简),委死之质于君,然后为臣,示必死节也”。“委”,呈献;“质”通“蛰”,但作信物解。这种信物,不是礼物所能代替的。

  “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

  ——让学生明确:“以”,。介词,用、凭的意思;“当”,抵得上;“往如楚”,“往”,去;“如楚”,到楚国去。句意谓:凭我一个张仪就可抵换汉中地,请让我离开秦国,到楚国去。

  “如楚,又因厚市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让学生明确:要注意“因”是介词,凭借;“用事者”。“臣”,均为“靳尚”的同位语;“于……郑袖”是状语后置,即向怀王宠姬郑袖说假话:设“诡辩”的主语是靳尚。据被记》中《张仪列传》的记载,张仪一到楚国,怀王就把他囚禁起来,靳尚对郑袖的诡辩是:“子亦知子之贱于王乎?”“秦王甚爱张仪,而必欲出之。今将以上庸之地赔楚,以美人聘楚,以宫中善歌诓者为媵。楚王重地尊秦,秦女必贵,而夫人斥矣。”

  (2)行文思路:

  提问:这一大段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屈原本人的事迹写得很少,主要是穿插一大篇怀王受骗,以致最终客死于秦的史实,为什么?

  点拨:写了三方面的内容:怀王受骗,至死不悟;屈原被放,仍关心朝政,系必怀王; 顷襄王接受谗言,怒“迁”屈原。穿插这么一大段史实,而这些史实,都是在屈原“既细” 以后发生的,这就说明屈原的去留,关系着楚国的命运。另一方面也意在揭示楚王父子均昏馈腐朽,当朝重臣多贪婪鄙陋,像屈原这样端方正直的人,必然不见穿于朝廷,所以最后终于自沉泪罗。板书:

  写怀王屡受秦骗,至死不悟

  写屈原由见

  绌到见迁 屈原虽遭流放,仍眷念君国 屈原去留关乎楚国的命运

  楚襄王接受谗言,怒迁屈原

  3.关于三、四两大段。

  (1)难句解释:

  “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汩罗以死。”

  ——让学生明确:《怀沙》是屈原投水前的绝笔。“怀沙”二字,旧时解作怀抱沙石,即下句的“怀石”。但也有人解释为“怀念长沙”。长沙为楚之先王始封之地。古时长沙包括的地域很广,泪罗也在其内,屈原在泪罗投水,也就是要归死先王故居之地。“自投泪罗以死”的“以”,连词,表行为的结果,和用作连词时表目的不同。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

  ——让学生明确:“祖”,摹仿、效法的意思,古代“祖”是个多义词。“从容辞令”,课本注为“说话得体,善于应酬。从容,言语举动适度得体。”这是一说;另一说,认为“从容”是指“委婉蕴藉”,也通,屈原的辞令本也有委婉的一面。

  (2)行文思路:

  提问:这两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它们是分别从什么角度来写屈原的?

  点拨:第三大段是屈原自述自己的立身处世准则,即宁赴清流而死也不与世同流合污,要保持自己的高洁品格。第四大段是写屈原死后对后世的影响,即从继承者对照的角度,来说明屈原敢于同邪恶作斗争的精神很不容易为人企及。这一段的写法实际上是寓议于叙。

  (四)重点研读评介《离骚》一段。

  做法:先讲明这一段为什么要重点研读:难度最大;最集中地揭示了屈原的崇高品格;又是历来评价《离骚》的最重要文字(按:原是淮南王刘安所作《离骚经传》中语,太史公采入《屈传》内,原作已佚)。然后引导研读,具体过程是:(1)简介《离骚》内容;(2)疏通文意和难句;(3)思路分析;(4)反复朗读,要读出咏叹语气。

  (1)关于《离骚》的简介。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共373句,2490字。这篇浪漫主义杰作,迸发出了诗人崇高理想和炽热感情的灿烂光彩。全诗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作者叙述自己的身世、德才和理想;他关心楚王朝的命运而把改革的希望寄托在楚王身上,终因楚王变心而理想不能实现。接着又叙述自己和朝廷中谗谄“党人”的深刻矛盾,对他们作了尖锐有力的揭露,表示自己虽然被楚王疏远,仍然要进一步修养自己的品德,坚持原来的理想。第二大部分作者以浪漫主义幻想的方式,设想一个老大姐式的人物——女?,劝诫他不要那么端方刚直,不要那么坚持自己美好的节操,既然别人都结党为朋,你也不妨随和一点。他听了不服气,就去向古帝虞舜陈诉。当他认为已得到公正的评判之后,便满怀信心周游太空,上求天帝,下京佚女(美好的女子),探寻实现理想的途径。然而天庭同人世一样混浊,天帝无法接近,下索佚女也因种.种原因没能成功。这是以幻想的方式表现自己在现实中的追求和遭遇。第三大部分写作者请灵氛占卜,巫咸降神,以求得启示,决定行止。在绝望中,他听从灵氛的劝告,选定吉日,驾着飞友,出国远游,到别的国家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可是当他在光明的天空中遨游的时候,突然望见了下面祖国的大地。这时候,“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他再也不忍离开祖国,最后以殉国的决心结束全篇。

  在(离骚》里,作者充分展示了自己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和端方正直的品格。面对那些贵族群要把祖国引上“幽昧”、“险隘”的道路,他要斗争,他“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难道是我个人害怕遭殃吗?我怕的是楚国这辆大车会颠覆)。他深切关怀人民的疾苦,说自己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他一再提到尧、舜、禹、汤、文、武。刘桓公,是要引导楚怀王走上谋求楚国富强的道路,因而他勉励怀王:“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即使在被疏远以后,他仍在追求理想的实现,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他明知直言冷谏,会招来祸患,但他的态度却是“余固知春客(忠言直谏)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面对那些贵族群的谣言中伤,面对他们的工谗善媚和背离法度,他决不妥协,决不同流合污,坚定地表示:“宁溢(?,突然)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由上可见,《离骚》,不但是一篇空前绝后的杰作,就是它所反映的屈原的品格,在整个封建时代,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2)关于整段的文意和难句。

  先指导理解段意层次。板书:

  (一)作《离骚》的缘由(……“盖自怨生也”)

  (二)《离骚》的主要特点(……“故死而不容”)

  评介 内容:明道德、治乱

  《离骚》 写作特色:文约辞微

  (三)评论屈原的伟大人格(……“虽与日月争光可也”)逐层疏解,以第二层为重点。

  “人穷则反本,放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但,未尝不呼父母也。”

  ——让学生明确:这句提出屈原作《离骚》的缘由之一:“穷”,处境困窘,走投无路。由“穷”必然生“怨”,所以下句写“怨”。“劳苦倦极”,课本未加注,从它与下句“疾痛惨但”四字对举看,“极”,应解作“困惫”,“极”的这个义项,古时常用。

  “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让学生明确:这句承“上称(称道)帝喾”等句,进一步说明《离骚》的内容。“明”是“阐明”。“道德”,在这里不但指个人品格,还指政治上举贤授能的善政(按:古代“道德”本有此义,见《礼记·王制》)。“条贯”,条理,加以推演,指道理,再进一步推演,可用来指因果关系。整个这句可以译为:“(作者)阐明了‘举贤授能’的道德的崇高伟大,国家治乱的因果关系,(所要说明的道理)无不完全揭示了出来。”“见”,通“现”,表现,表达。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让学生明确:这句是总说《离骚》写作特征,下面“其称文”数句是这句的具体解说。课本注释解释“约”为“简约”,“微”为“含蓄”,似欠妥帖。因为《离骚》的文辞并不简约,相反,它在反复申说;并不含蓄,相反,它是淋漓痛切。按这两句是同义反复,意为“它的文辞迂典深微”。“约”的本义是“缠束”,可引申为“迂曲”,“微”的义项之一是“深微”。整个这句话应译为:“它的文辞迂曲深微,它所表达的志趣是高洁的,所表达的品格是端方正直的。”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速而见义远。”

  ——让学生明确:这两句互文见义,承卜“文约辞微”加以申说。课本已有注释,要补充说一说的是,这两句是说明《离骚》的“引类譬喻”这一表现手法,如用“善鸟香草,以譬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虬龙驾凤,以托君子,飘风去霓,以为小人”(王逸语),等等。

  “其志浩,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让学生明确:这两句承上“志洁行廉”进一步申说,并用它来转入下一层的评论屈原的伟大人格。“称物芳”,具体指屈原修养品格,坚持节操,多用兰惠费桂等芳香草木来说明自己的爱好。这两句可译为:“由于他志趣高洁,所以作品中多引用芳香之物;由于他行为端正不苟,所以作品中表达他即使至死也不为谗馆小人所容。”

  “自疏摆淖污泥之中”至“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让学生明确:“自流’以下五句,表达的意思重复,而且句式、节奏不很协调。据前人考证,可能有“异文窜入”,加上词语解释,说法甚多,是全段的难点。因此,我们只要借助注释,大致弄清文意就行了,不必追求译得很顺畅。

  (3)关于这段的思路:

  ——让学生明确:就段内来看,作者的目的是借评介《离骚》来论述屈原的伟大人格,归结点是指出屈原的志行可“与日月争光”。因此,写创作缘由,特别揭示“疾”、“穷”。“怨”三字,其中“信而见疑,忠而被谤”更为眼点句;写《离骚》内容和创作特色,特别指出其“明道德之崇高,治乱之条贯”,而归结到赞美屈原“志洁行廉”。就全文来看,这段议论是全文纲领。由“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引出文章的第二大段写屈原的去留关乎楚国命运;由“志洁行廉”引出第三大段写屈原与渔父的对话,自沉泪罗。

  板书:

  “疾”

  信而见疑

  “穷” 引出第二部分:楚国命运

  忠而被谤

  “怨”

  明道德 志洁 与渔父对话

  引出第三部分

  明治乱 行廉 自觉汨罗

  (五)重点研读就怀王客死于秦抒感两段。

  做法:先疏通文意和难句,并分析两段的行文思路;最后介绍点司马迁的政治遭遇,讲明议论中寄托着司马迁本人的政治幽愤。

  (1)关于文意、难句的疏通:

  “屈原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语,俗之一改也。”

  ——让学生明确:“虽放流”,意为“即使流放在州’。有人解释“放流”为“放浪”,从文字学角度看,尚欠根据。从这句看,屈原一生曾流放两次,第一次是怀王入秦或顷襄王即位时,这一次是流放在汉北,后文“顷襄王怒而迁之”,是再一次把他流放到更荒僻的沉湘一带。按:此处叙事脉络不够清晰,前人曾指出这是由于有“错简”(竹简散了,整理时发生错误)形成,不必深究。“不忘欲反”,指屈原不忘要返回朝廷,“反”,通“返”。“冀幸”,“冀”是希望,“幸”也有希望意,指存有万一的希望。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让学生明确:“存君”的“存”,意为关怀;“反复”连用,意为挽转过来,“反复之”即挽转楚国的局面。下面的“然终不可反”的“反”,仍通“返”,指屈原终于不能返回朝廷。“一篇之中三致志焉”是句很重要的话,说明这段所论屈原的心迹,仍同评介《离骚》一样,是从屈原作品中概括出来的。

  “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让学生明确:“圣君治国”,应看作联合短语,即圣明的君主,治平的国家。“累世”,犹言“多少世代以来”。“而不见者”的“者”,表提顿的助词,引出下两句的解说。

  (2)关于这两段的行文思路:

  ——让学生明确:这两段议论,从全文的脉络来看,它是紧承怀王三受秦骗,客死于秦的记叙,远接评介《离骚》中“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二语,并把议论推进一层,’指明“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的原因,就在“其所谓忠者不忠,贤者不贤”。这个见解非常深刻,它融合了作者个人的体验在内,寄托着作者个人特有的政治幽愤,特别值得注意。从这两段本身的脉络来看,它是从两个角度来写的。先从为臣(屈原)的角度写,方法是寓议于叙,突.出屈原的“忠”与“贤”,阐明他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后从为君(怀王)的角度写,方法是纯用议论,突出其结果是“兵挫地削,身客死于秦”,阐明太君“不知人之祸”。两相结合,在文笔上就显出往复回环的特点。

  板书:

  从全文 紧承前面记叙

  脉络看 远接评介《离骚》中“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就怀王

  突出“存君兴国”

  客死于 从为臣(屈原)的角度写

  从本段 寓议于叙

  秦抒感

  脉络看 突出“不知人之祸”

  从为君(怀王)的角度写

上一篇:语文阅读课教学计划(汇总33篇) 下一篇:最新四年级下册语文《海上日出》教案(精选34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