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书检讨书 内容页

北京老人教学反思

2023-06-12检讨书

北京老人教学反思(通用28篇)

北京老人教学反思 篇1

  《北京老人》是一篇略读课文,虽是略读,却是非常有嚼头的。作者用质朴的文字回忆了北京老人帮助自己的两件事,字里行间透着温暖与感动。文章没有华丽的辞藻,只在细微之处做文章。以下是我在执教后的几点感悟。

  虽然整堂课下来,每个环节都很清晰:从排除字词的障碍到整体感知概括文章的两件事,再到深入文本品析文章中感受深的词句,进而感悟人物性格与作者情感,最后学写法,层层递进。然而整堂课中教师是在不断地引领学生学习,而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性。

  略读课文实际上是让学生把在精读课文中所获得的阅读能力和方法运用到略读课文当中。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应该做到敢于足够的放手,敢于要求学生,敢于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北京老人教学反思 篇2

  优秀文章的每一字,每一句都是值得品味的,教材的文章更是如此,而作为语言文字的教育者,我们首先做的应该是深刻挖掘教材,只有自己理解,才能传授与学生。我一直思考为什么我对于孩子课堂的生成总是无法应付自如,其实症结就在于自己对于教材理解不透彻、不深刻、不全面。 要做到深刻挖掘教材,教师也应该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在《北京老人》这课中,我便忽略了一些本可以深挖的内容,例如:文章中的两件事是如何勾连一起的?我仅停留在“通过过渡句连接”的层面上。经过老师的点拨,其实可以在过渡句上做一些文章,我们学过了几种类型的过渡句,能不能将他们列举出来作比较?进而体会各种过渡的异同?比同强化,比异拓展,这是一个多好的为学生总结过渡句、理解过渡句的好机会。然而我却没有注意到,没有深挖这个内容。

  学生已经升入高年级,也应该具备了自己学习的能力,因此今后的学习中我应多重视学生的课前预习工作,可以留预习作业,让学生在家提前解决不理解的词语,试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等,学生课前有了一定的思考,自然会为课堂省出不少时间,使课堂教学更高效。

北京老人教学反思 篇3

  如何做到放手教学,我想:应尽量设计能够统领全篇的问题,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又能正确、巧妙引导,进而让学生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我在讲授这篇文章的时候,忽略了这一点,总是在用零散的问题带领学生学习,老师感觉累的同时,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得不到锻炼。

  略读文章本就是一种拓展、补充,是精读课文中所学方法的一种运用,如果能在略读课文的基础上再拓展一篇类似文章,那对学生来说,旧知识就得到了强化,新知识让学生开阔了视野。何乐而不为呢?

  这堂课是我初次尝试略读课,我也深刻体会到略读课对于教师的要求甚至高于精读课,因为略读课要把时间更多地交给学生,所以更考验了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通过几位老师的指导,我也基本明确了略读课该怎样设计,怎样教授,但还是应该多去研究和实践,勤于学习,善于思考。

北京老人教学反思 篇4

  初读划出有关句子,再读体会交流,在学生与文本充分对话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好课文的重点部分。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适时评价,提升学生的认识,升华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课伊始时,我要求学生初读课文,自主感悟。在这个环节中,我创设了一个力求一石激起千层灵的中心问题:“看来大家课前预习的不错,下面我们就跟随老舍爷爷一起去看看北京的春节。请同学们打开书,注意这一次读书,要认真地朗读课文,看一看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学生通过自由读课文、自由感知文本、自由和文本对话,在交流汇报在交合汇报中进行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最后回归文本——说说老北京的春节从哪天开始?到什么时候结束?我此时设计了两个语言训练点对学生进行表达能力的训练:语言训练点1、这么热闹的春节从哪天开始?到什么时候结束?请说一句完整的话。语言训练点2、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腊月初几就已经开始了,首先第一个好日子是——其次是——接着是——最后是——。

  同时,对学生的思维和表达,我积极进行了有效的评价理答:1、两个问题,能用一句完整的话表达,真不容易。谁再来说说?2、你的表述真有条理。3、太神了!这么长的句子你都能说得这么流畅、完整。谁也能向这位同学一样说说?4、哇!在表达中,你能加进自己的语句,使句子表达得更加具体,向你学习!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先概括出叙述顺序,老师提示质疑,重读课文,锻炼缜密思维,然后了解文中详写与略写的日子。既遵循了学习的规律,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在渗透本课的表达方法时,针对文本的内容特点,选择了一个教学内容点设计了语言训练说话句式,用积极地评价来给予学生积极的回应,激发学生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做出了精彩的回答,也就是对学生回答给予及时的赞扬或者表示接受学生的观点。使学生更愿意参与问答,并在问答中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有效的训练和提高。

北京老人教学反思 篇5

  《散步》是一篇歌颂亲情的文章,子女对长辈的敬爱、长辈对儿孙的疼爱、浓浓的亲情流淌于文章的字里行间。亲情是人间永恒的主题,最能打动人心。本文文本短小,写身边小事、诉心中真情,学生们理解起来并无难度。

  通过对文本的解读,结合学生的学情和本单元教学主体,我将文章主旨定位于表现浓浓的亲情。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体会文中的那份浓浓亲情,从而激发学生去感悟亲情,拥抱亲情,珍爱亲情,创造亲情。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珍爱亲情、创造亲情的情感。另外,通过品味揣摩文本中能体现三代人浓浓亲情的语句,体味三代人互相体谅、互相挚爱的朴实纯真的亲情。

  (一)整体感知,共赏亲情。

  通过集体朗读、自由朗读相结合的手法,整体感知文本内容,共同分享文中一家四口的那份浓浓亲情。引导学生思考两个问题: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讲述了怎样一个故事 (归纳时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②以课文为依据,说说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庭 (提示:可用短语、一句话等形式作答) ?

  (二)品读课文,感悟亲情。

  目的是引导学生自主品读课文,赏析语言,谈对文中最打动自己心弦的语句感受和体会,感悟一家人的浓浓的亲情。重点品读:文中一家人的浓浓的亲情是如何体现的?勾画出文中饱含浓浓亲情的词语和句子,读出这份深情,就你感受最深刻的内容谈谈自己的体会。

  (三)合作探究,体验亲情

  目的是通过引导学生对主旨句的准确理解,并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来体验亲情的美好和珍贵。重点扣住这几个问题:①在散步过程中“分歧”是怎样解决的? “我”为什么感到责任的重大?通过这件事你悟出了什么道理?②“我”和妻子是如何背着母亲、儿子走过那条小路的?如何理解说“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③结合亲身经历谈谈你体会到的浓浓的亲情,并说说如何去呵护这份亲情?

  (四)敞开心扉,抒写亲情

  设计目的是借助文本激发学生与心灵对话,与生活对话,抒写自己对亲情的理解,启迪学生主动的去创造亲情。设计中考虑到学生的学情和语文基础的差异,我让学生采用仿句的形式续写,能仿写多少就写多少,然后交流。①亲情是饥饿时的一碗米饭,……②亲情是爸爸严厉的批评与责骂,……③亲情使爸爸常年在外奔波劳碌,……

  (五)小结课文,升华亲情

  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让我们懂得家庭成员之间要互相谦让,互相体贴,互敬互爱,这样才能使家庭稳定、幸福!亲情是甘甜的乳汁,哺育我们成长;我们离不开亲情,让我们敞开胸怀,伸出双臂,去感悟亲情,去拥抱亲情,去珍爱亲情,去创造亲情!

  这堂课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学生从“自主品读课文,赏析语言,谈对文中最打动自己心弦的语句感受和体会”,到“结合亲身经历谈谈你体会到的浓浓的亲情,并说说如何去呵护这份亲情”,再到 “抒写自己对亲情的理解,启迪学生主动的去创造亲情”,学生读有所感,读有所获,从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并激发创作热情。我想这样的课对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受用的。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都深知上好语文课,解读文本是根本。阅读教学过程归根结底就是老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的过程。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学生对文本个性化的解读与思考。

北京老人教学反思 篇6

  《郑人买履》是初中生学得第一篇文言文,而文言文里又有许多语法知识需要学生来掌握,如:一词多义、实词、虚词的用法等。我认为这些知识不能单靠教师的一位灌输,而应该让学生在对文章有所理解和感悟的基础上进行探究,从而在他们的头脑中建构起文言语感。

  上课之前,我先和学生一起讨论什么是寓言,介绍《郑人买履》的作者和写作背景,让学生先从一个大的整体来接触文言文。通过交流预习感受,探讨总结文言文四步学法::读准、读通、读懂、背诵。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懂原文、探究寓意和背诵积累。

  课前交流预习感受,既可了解学生的自学能力,又利于拉近教师和学生间的感情,使课堂一开始就洋溢着自主学习的气氛。

  掌握正确的文言文学习方法,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文言文教学也应“授人以渔”,让学生终身受益。文言文中有些异音字,同我们今天语言中常见的读法不一样。如《郑人买履》中“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一句的“度”不读“dù”而应读“duó”。“宁信度”一句中的“度”应读“dù”。因此,在初读文言文时,我让学生先仔细听教师范读,在课文上标记易错字,接着自己练读,读准字音,读通为止。这样就能引导学生解决了读通、读顺文言文的问题。

  苏教版的《郑人买履》文言文有比较清晰移动的注释。因此细读课文时,学生对文章内容也比较好理解。教师要做的就是对一些比较特别疑难字词提供注释,帮助学生理解文意。鼓励学生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前提下联系上下文,去尝试弄懂每句话的大概意思,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故事内容,说清楚,以达到读懂文言故事的目的。当学生了解课文内容,把握了文言故事内容,品出其中的味道、思想感情后,这时再进行个性化的诵读,学生定会读得抑扬顿挫,有滋有味。但是,由于课前学生预习没有做充分,这节课我的教学进程亦未没有把握好,诵读不扎实以至于没有进行个性化的朗读这个做容易出彩的环节。

  之所以说学文言文难,是因为文章里经常会出现实词、虚词的一词多义,古今词义异同等。我们在初中的文言文教学中要注意比较、归类,使学生能举一反三。如《郑人买履》中的“度”前后意思不同,一个解释为“量好的尺码”,另一个解释为“量长短”,这样加以综合,使学生能一目了然。还有出现频率很高的“之”字,在《郑人买履》这则寓言小故事出现五次,“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反归取之”“何不试之以足”?但几个“之”的词性意义各不相同,有动词“到~去”的意思,有名词“尺码、脚”的意思,情况比较复杂,教学时学生先找出所有带“之”的句子,然后弄清楚分别是什么意思,最后通过分类汇总,在全班进行交流,得出“之”有两种用法:1、代词,代表某种事物;2、动词,到~去。同时还特别提醒学生注意综合比较、触类旁通,才能达到掌握规律、巩固知识之目的。

  俗话说读书志在明理。《郑人买履》以浅显易懂的小故事表达深刻哲理。学生在读熟课文,读懂故事内容之后,教师要鼓励他们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经历,谈一谈学完课文之后的体会,说说故事中告诉人们的道理,并与同学进行交流,从而受到相关的思想道德教育,提高阅读质量。

  这则文言文寓言内容精炼、生动,节奏明快,有丰富的哲理内涵。在教学之后,要求学生熟读背诵,对理解寓言寓意以及为今后学习文言文奠定基础,对于语言的积累和接受文化熏陶都大有裨益。教学时,我要求学生在熟读课文之后,依据故事文言文故事以达到当堂背诵的目的,但由于学生的知识程度有限,因此效果并不是很明显。

  此次教学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引导为辅,让学生合作探究郑人形象,通过学生的评价,使学生对郑人,对课文的寓意更加理解。另外课文中实词、虚词、通假字等字词的意思要求学生要深知熟记,并在课后复习积累,为以后学习文言文奠定基础。

  初一的文言文更应遵循多“读”的教学原则,以读为本,让学生读、悟;读、背;细细品位,进而积累,日后再细作研究。可是考试时却考得相当精准,那么如何设计文言文教学?如何在文言文教学中把握好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度?这还需要教师们进一步的研究和把握。

  总之,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与现代文阅读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又有着自身独特的特点。在教学中,我们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并以有效的学习方法入手,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文言文语言的魅力。

北京老人教学反思 篇7

  在复习完基本不等式第二课时后,我对这节课做了如下的反思:

  一.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课堂上,无论是新教师还是老教师,通常会把自己当做课堂上的主人而过多的会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或者学生会因为长时间的习惯于听老师来讲解而忘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

  在这节课中,我设计了多个让学生讨论的环节,但是当我说了同学们可以和自己的同桌讨论一下自己获得的结论之后教室里还是会很安静。这样的课堂活动经过了一分钟后,我不得不自己来讲解我设计好的问题。此时我感觉到这节已经失败了,因为我占据了本该属于学生的时间。

  二.要设计好教学问题

  在教学中应合理设计教学中所要用的问题,我设计的学生互动环节为什么没有成功呢?我想很大的原因是我没有设计好问题,在提问题时没有明确我要求他们要给我什么样的结果。在这节课中,我大部分的问题都是这样问的:请同学们自己首先来做一下这道题目,然后跟自己的同桌讨论一下自己的结果是否正确。当学生听到这样的问题时,他们首先会自己一个人去完成题目,而不会跟自己的伙伴合作完成。而且在数学教学中对问题的梯度设计很重要,因为新课程很强调概念的形成过程,而概念的产生是一个抽象的过程,所以在教学时要非常好的展示给学生概念是怎么产生的,而这个教学环节就要求教师能够设计好问题的梯度。

  三.要学会设计有深度的问题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问的最多的问题就是:同学们明白了没有啊,或者对不对啊,是不是这样的啊这些肤浅的问题。而从课堂效果看,这些问题并没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也只是机械的回答一下:是或者不是,对或者不对。使学生跟老师之间的沟通成了一种机械的问答过程。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该更加重视对问题深度的要求。

  以上就是我对本节课的教学反思:多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设计好教学问题并且要学会提有深度的教学问题。

北京老人教学反思 篇8

  这节课给了我极大的鼓励和启发。如果说有“闪光点”,我自认为有以下 几点:

  一、 以诵读为主。初一的学生学习《江城子·密州出猎》,有一定的难 度,诵读是最好的方法。读题,读作者,读课文,读注释,通过多次的“ 读”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把握语感,了解词的思想感情。

  二、质疑探究。在“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先在小组里提 出,小组探究解决,小组解决不了的在班上提出,师生一起探究。学生 提出的问题先由其他同学分析解决,老师点拨。这一环节的训练,学生 提出的问题的“面”广,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三、讨论延伸。由老师设计问题,让学生讨论解决。目的是引导学生 把握重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把学生带进作者所营造的意境里,品 味这首词的美。水到渠成地感情朗诵和背诵课文。

  根据新课标精神,改革课堂教学,实施创新教学模式,实行民主、开放 、以生为本的教学,让学生“走出灌注”。以上几点正是这一精神的体现 。所以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了,学习劲头高涨,与老师配合得较好 ,课堂气氛活跃,较好地完成了这节课的学习任务。(这节课的学习目 标是:1、朗诵、背诵。2、感知、品味)。

  这更使我深刻地认识到:要教好古诗文,一定要透切理解新课标的精神 ,指导教学活动,利用最佳的教学方法,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人 ,对古诗文的教学才有促进作用。

  当然,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上课时情绪比较紧张,普通话不够标准,对 这首词还理解得不够透切等。比如,一学生提问:“为什么文题用“密州 出猎”而不用“密州打猎”?一个同学回答是因为作者当时想到“出”,没有 想到“打”;另一个同学回答是因为他们打猎要走出城里的原因。我的补 充回答是:同意第二个同学的说法,还有一个原因是“打猎”是口头语, 而“出猎”是书面语。这显然是不到位的牵强的回答。造成这原因是因为 对古诗文知识积累不多,理解不够透切。这警示我赶快广泛阅读古诗文 ,积累这方面的知识,提高文化素养。

北京老人教学反思 篇9

  一、源于生活导入,使学生感受亲近的数学知识。 本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不确定现象,本课的教学目标就是“在简单的猜测活动中感受不确定现象,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使学生初步感受、体会概率知识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概率知识太抽象了,怎样使这一知识深入学生的生活,让我们的教学过程更直观呢?这堂课一开始,我设计了老师和学生玩“猜牌”这一游戏情境,简单而有效地突出“可能、不可能、一定”,以至引导学生直奔这堂课的主题“可能性”。

  二、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数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充分提供从事教学活动的机会,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猜牌”“摸球游戏”“小小设计师”等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游戏中玩中学,乐中悟,获得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直观感受,从而获得有用的概率基础知识,并用来解释生活现象,更为全面地分析问题,作出一些简单的判断和推理。

  三、加强活动指导,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在进行“摸球游戏”之前,教师先进行个示范摸球以及“友情提示”的出示让学生在接下来的小组合作“摸球游戏”的顺利进行起了事到功倍的效果。同时在活动中应用知识,展示小组合作的成果,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充分的交流,更加深刻的感受、体会概率知识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北京老人教学反思 篇10

  语言文字是人的思想认识、道德情感、价值观、人生观等生命意义的一种载体,因此可以说,文本并非仅是一种物化的客观存在,而是一种理性化了的生命体。文本的这种极具隐蔽性的生命意义,只有用感性的方式才能显现出来,而且也只有当阅读主体对文本的这种生命意义有所觉悟、有所触动时,文本的生命意义才会真正生存。在我们的阅读课堂中,就是采用感性的方式让学生和文本进行生命的对话,用文本的意义提升学生的生命。

  在教学《雪儿》一课读悟课文的第四自然段。这段话写的是“我”为雪儿伤愈后重新飞回蓝天而欢呼。教学由学生听教师朗诵开始,接着让学生在跃跃欲试中配上动作自由诵读,这就使学生带着阅读期待,以个性化的方式走进文本,还原语言的形象,感受语言的情感。然后引导学生在读中质疑,缘疑再读,最后补白省略,使学生在“读”这一感性的学习方式中,在表达阅读感受中,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理解教材、感悟教材。不仅深切体验到“我”的喜悦之情,而且从中觉悟到善待生命的感觉竟是如此的美妙!从而在愉悦中不知不觉地提升自己的生命意义和生命价值。

北京老人教学反思 篇11

  上周我们学校进行了听评课活动,我受益匪浅。我选的是四年级下册第三课《大雁湖》,这是一首蒙古族民歌。在导入部分,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我给学生表演了一段蒙古族舞蹈,接着带领学生学习蒙古族几个简单的舞蹈,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蒙古族舞蹈的特色,也调动起了学生的积极性。在学习歌曲前,我让学生一起来分享自己收集到或者了解到的心目中的蒙古族是怎么样的,在这一环节中很多同学都积极的参与,通过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更好的为后面学习歌曲作铺垫。

  在学习歌曲中,从朗读歌词到歌曲演唱再到表演,整个教学过程还是比较顺畅,在最后为了让孩子们能更好的表现蒙古族人民豪放激昂的性情,同时激发学生的表演欲望,创设表演环节。通过上本节课,我觉得在教学中存在很多不足,歌曲的难点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得不够好,有些学生唱得不准,如果能带学生一起画拍子来唱几遍,应该会更好。整节课大部分学生都参与到了其中,有小部分学生不够积极主动,也许是 缺乏勇气和兴趣,我想以后要多想点办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热情,培养他们的胆量。还有就是学生主体性的体现不明显,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

北京老人教学反思 篇12

  识字二第四课《日月明》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字的喜爱,并掌握一些识记汉字的方法。

  备课时,我考虑到本课课文没有情节,不知学生会不会感到枯燥?虽然课文短小、琅琅上口,但是学生会不会掌握后就对他不感兴趣了?要怎样使学生在课堂上不仅对课文感兴趣,并能主动地学习,更能以课文为“砖”,抛砖引玉,激发学生喜欢识字,在课外更主动地学习汉字。

  于是我设计了教学过程:

  我先出示字卡“日、月、鱼、羊、小、土、大”等已学过的独体字。然后,我把字卡“日”“月”拿在手上,故作骄傲地说:“我能把这两个字合成一个字…….”我故意拖长声音,灵活的学生马上接上:“明!”我因势利导:“‘明’是什么意思呢?”“是光明的意思,太阳和月亮都有光亮,合起来就是明。”我表扬这位学生,并乘机激励学生自主要求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其余的内容。于是我放手让学生小组学习,我到各小组中指导,和他们一起讨论。

  汇报时,钰欣抢先举手:“老师我知道‘一’就像一张浸水的被子,盖在‘火’上,火就‘灭’了。”他还运用了消防知识。有的说:“手放在眼上就是看。”还把手放在眼前,边说边比划着。……大家七嘴八舌地将这把自己想到地说出来,唯独没人说“休”字。我因势利导:“人干活累了,靠在树边在干什么?”“休息!”大家不约而同地说。哲宇举手说:“老师,我发现了一个秘密。明是左右结构,尘是上下结构。”我乘机表扬了他:“哲宇真聪明,能积极动脑筋,发现了别人没发现的秘密。”并拥抱了他,学生们羡慕不已,又对学生进行了一次创新意识、认真观察品质的教育。

  这节课上得很轻松,我基本上是在做一个“旁观者”,只是时不时给学生们点拨一下。课堂主要交给了学习的主人——学生们,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体现了轻松愉快、自主探知。

北京老人教学反思 篇13

  本课教学是在上节课通过杠杆尺的研究得出杠杆如何省力、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的前提下,探究生活中的各类杠杆类工具。对于此课教学,简单枯燥的说教起不了多大效果,要尽可能多的通过实物,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激发学习兴趣,在游戏中体会科学的奥秘,掌握相应的科学知识。

  教材第一部分是如何区分杠杆是省力、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我告诉学生可以分两个步骤,1、先要找到杠杆类工具的支点、用力点、阻力点;2、分析三个点之间的位置关系,依据杠杆尺实验的结论来区分。对于铁片撬开铁桶盖、夹子夹东西、开瓶器开啤酒瓶三个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分析,前两项较易掌握,在开酒瓶盖时有的学生找不准阻力点和支点,这里需要老师加以引导分析。

  第二部分是生活中更多的杠杆类工具的分析,老师要多准备些实物,通过演示操作,让学生亲眼看到各类杠杆类工具的工作过程,学生就容易发现三个点,从而能方便的区分是何种杠杆的应用。对于剪刀,教师有必要进行补充,对于同一把剪刀,使用方法不同,其省力或费力情况也是不同的。对于费力的镊子和筷子这两种杠杆类工具,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设计成费力的?

北京老人教学反思 篇14

  《奇谋孔明借箭》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课文写了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 箭,以此陷害他。诸葛亮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才智过人。教学时我深刻领会教材,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新 理念。但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往往落实的不尽如人意,现总结得失如下:《用奇谋孔明借箭》教学反思

  一、创设安全的学习氛围。

  教 学活动实际上就是师生交往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交流,从而增强师生情感交融,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过程。所以,课堂教学中,只有良好的民主伙伴关系,才 能进一步创设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有效地进行学习。如当学生提出第一个疑问“借”用得不对时,我就进行纠正,他也许会有苦恼,也许会有被批评的不 悦,而我并没有这样做,这就还给了学生学习的充分自由,使他们充分享受到参与的乐趣,享受到发表不同意见的乐趣,使思维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促进了学生创 造力的发挥。

  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大多数学生是“疑而不问”,那些不善于质疑的人,一般学习态 度 懒散、知识面狭窄,而乐于发问的人却思维活跃,解决问题能力比较强。质疑就是刺激学生积极思维的诱因,也是促其发奋学习的动力。有了质疑,学生就会产生求 知欲,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追求。“疑而能问,已得知识之半”。学生由疑而问,也是一个主动学习、积极思维的过程。因此我们要保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哪怕是一 些幼稚、肤浅的问题。

  三、张扬儿童创造的天性。

  “疑”是创新学习课堂的主轴承,思维是创新学习的核心,培养良好的思维 品 质是发展学生智力与能力的突破口,而创造性是良好思维品质的重要方面,在过去的教学中我往往只注重教育学生确信书上写的、老师讲的,如果有学生提出异议, 就很生气,即使学生的意见是对的,也要顶回,其实这样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如果我直接批评了那位学生:“明明是草船借箭,有什么不对?”那样, 学生就不会发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通过这个“借”字表达得淋漓尽致,当然更不会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如果我先告诉那个学生:“曹操就是生性多疑,是比不上诸葛 亮的。”相信这个学生会很受打击,以后可能只会遵循所谓的“正确与否”,从此扼杀了儿童创造的天性。

  从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深深地领悟到,只有那种能给学生足够自主空间的教学,只有那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的学习方式的教学,才能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北京老人教学反思 篇15

  整篇文章的字里行间流淌着大自然的美,洋溢着作者的赞美之情。在课堂教学中我着重从自主阅读、品读课文、阅读整理这一块着手。

  一.自主阅读,自读自悟。

  本文教学遵循略读课文的原则,以学生自读为主。学生边读边想,知道了哪些天山的信息,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出来的,引导学生找出有关方位变化的句子,弄清游览的顺序和地点的转换,了解作者笔下的天山之夏是怎样一番景象,从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二.品读课文,感受天山之美,文字之美。

  引导学生围绕“文中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和“哪儿写得好,好在哪里”进行自主研读和反馈。学生感受到了词汇的丰富,景物之美和修辞手法的巧妙使用。

北京老人教学反思 篇16

  在学校的要求下,暑假期间,本人有针对性的进行了课件制作的学习,虽说水平有限,但是在讲解这堂课时,在下载一些课件的基础上独自对课件的内容进行了改进和加工,使课件的内容更有利于配合教学过程,感觉收获很大。作为一名刚从事地理教学工作的教师来说,这堂课使我更深刻的认识到地理教学中照本宣科的方法是不可行的,对一些知识点要进行必要的有针对性的调换,能使教学过程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由于自身知识储备的不足,在讲课过程中暴露了很多缺点,比如知识要点抓的不准,难点不能讲透,不会使用地理术语讲解要点,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的磨练。

  这节课得到了地里教研组张文静老师的悉心指导,无论是教学环节的安排,还是教学用具的使用都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和帮助,也使我对地理学科的教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北京老人教学反思 篇17

  从《一个苹果》的教学探究语文课创新思维的训练,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能力正在形成,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是最根本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曾记得著名特级教师袁蓉在一次评课会上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就要让他们敢问、敢说。这是基础。”众所周知,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用现在的话来说,是刺激学生积极思维的诱因,激发其学习的动力。所以,在教学时,我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各抒已见。

  1.鼓励学生发现问题。

  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的质疑不再仅仅局限于文章字词的表面,比如这个字怎么读,

  这个词是何意等等,而是能够将文章的前前后后、段落与段落之间联系起来思考,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例如,学生问:“运输员闪进防炮洞里时,全身尘土,裤子撕破了,脚脖子上也血迹斑斑。可是他拿出来的苹果为什么擦得干干净净?”我当即表扬她提得好,并出示操练,鼓励大家共同思考,解决疑问。值得一提的是,操练是备课时就设计的,而学生的这个疑问却是我始料未及的。但我觉得问题和操练之间有内在的联系,所以就自然地用上了,将教学延伸下去。

  2.在学生不易产生疑问处设疑,让学生各抒已见。

  课文中的有些词句,学生阅读时一笔而过,不觉得有问题,而这些地方往往是理解课

  文的关键所在。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要巧妙设疑,启发学生思考,使他们敢于说出自己的观点。教学开始时的讨论中心:“你认为谁最需要、也最想吃这个苹果?”教学过程中的“干得发紫”、小李的“三看”、比较句子等环节,都体现了这一点。

  在教学中,既应该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又应该创设些有利于培养其创造性思维的环节,使思维训练与语言文字的训练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在语文课中培养其最根本的创新能力。

  1.训练想象思维。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实践证明,《一个苹果》的此教时,倘若离开了积极的丰富的想象,就难于理解教材的内容,难以发展语文能力。所以,我几乎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体现于教学的全过程。其中,有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想象理解;有让学生抓句子,联系上下文想象;有让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发散想象等等。

  2.训练求异思维。

  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见解,是激励其求异思维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学一开始,就抛出中心议题,有意识地让学生各说各的,不求同一。这样,就能引导学生既善于从各个侧面去思考问题而又使自己的观点持之有效,言之有理。其中,师生间的、生生间的不断的评价和点拨,又使思维活动中不断地螺旋形上升。

  3.训练聚合思维。

  在教学中,我是用聚合的教学思路激励学生的聚合思维。教学开始时,几乎是每个学生都在认真阅读,在文中寻找“最需要吃、最想吃苹果”的那个人,各抒已见后,学生发现,原来防炮洞里的每个人都需要吃苹果,因为他们都干渴极了。同时,学生自然地发现了板书的不合理,应将“最”改为“都”。获得这个结果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成为训练其聚合思维的过程。

北京老人教学反思 篇18

  我认为初三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应该尽量让他们在课堂上不受约束地去探究、去思考,学生自己找寻到的关键语句才真正能引起他们的共鸣,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才是真正值得探究的问题,为此我要求学生以“令我感触最深的语句是……因为……”这样的格式自主圈划关键语句进行“赏析”,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我也允许学生选择“质疑”方式,同时又为学生们搭建合作学习的平台,在小范围无拘无束的争论中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为全班交流打下基础。在全班交流时,同学们畅所欲言。

  班里的郑兰兰同学找寻到了“人就成了地球的上帝了”这个重要的句子并且采用“比较阅读”方式,在文中找到了与之形成对比关系的语句“一个人不能擅自创造连他自己也没有见过的东西”,在同学们的相互补充中充分感受到爱情的伟大力量迫使上帝放弃了对人类的控制,因为有了爱情人类才主宰自己的命运和生活;又如黄江荣同学质疑:为什么既然童话故事说的是爱情为什么描写上帝三次人间看到景象?同学们通过讨论得知,上帝描绘的是人类的温馨、美好、快乐的生活场面,而这一切都是爱情造就的,所以自以为万能上帝那么恼怒,进一步展现了爱情的美好和强大;吕昌玲同学质疑:为什么上帝第三次来到人间后沉思着离开?……学生的这些问题的提出证明了,以生为本的语文课堂才是真正充满活力的。

  本节课的不足是:我仍感觉“品读赏析”环节中,虽然要求很清晰,但是由于导向不清,在一位学生质疑之后致使原先准备“赏析”的同学没能及时做好赏析,就又是下个同学的质疑了。

北京老人教学反思 篇19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蹲踞式起跑,授课对象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了技术分解法、语言讲解法及动作示范法等教学方法,并在课堂小结部分采用问题教学法进行引导,及时进行技术要点总结,加深学生的技术印象。

  详细步骤如下:

  第一步,以“刘翔跨栏比赛时的起跑姿势”为例,利用学生模仿体育明星的好奇心理,设置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明学习主题。

  第二步,讲解蹲踞式起跑的完整口令与动作要点,并根据口令将技术动作分为三个环节,使学生了解学习步骤,明确学习目标。

  ①“ 各就位”——听到口令后以起跑线为界,确定左右脚的位置,下蹲时右膝和左脚尖大致平行,右脚掌注意蹬地;双手分开比肩稍宽,双手不压线;做好起跑的预备姿势。

  ②“ 预备”——听到口令后,双肩稍前移,抬臀、右膝微屈,做好起跑的准备。

  ③ “跑”——听到口令后,右脚掌用力蹬地,左臂快速上摆,带动身体向前跃出后快速向前跑。

  第三步,通过提问:蹲踞式起跑的完整口令是什么?每个口令对照的技术动作是什么?你能否根据口令完成正确的技术?……。加深学生的技术印象,使学生掌握完整的技术动作。

  这样的教学步骤能够使学生通过自身的积极参与建立清晰的技术表象,在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中有条不紊地掌握技术的各个环节,最后在思考与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将各个独立的技术动作进行“组装”,掌握完整的动作技术。这种教学过程有助于学生养成探究问题的学习习惯,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这样的教学过程也有不足:教师讲解过多、学生自主性较低、教学过程繁琐的缺点。因此,教师在讲解时要注意语言简单明了、点题清晰到位、课堂调控灵活等因素,利用各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北京老人教学反思 篇20

  第七单元的课文充满爱,充满真情,充满温馨,一篇篇课文学习下来,总能让人的心灵得到一次洗礼,情感得到升华。《卖木雕的少年》就是这样一篇课文,中非人民的友好情谊在文中让人感动不矣,那少年是那样淳朴,是那么可爱。当“我”因为那象墩子太大而无法带回中国而无限遗憾时,那卖木雕的少年腼腆地出现了,带着对中国人民的无限情谊出现了,学生读着课文,体验着卖木雕的少年的一言一行,当学生与卖木雕的少年的情感产生共鸣时,学生的情感也就跨越了国界,相信在今后的生活中学生的情感也会更美好,从只会关注自己到关爱他人上定会有长足进展。

  本文语言朴实但蕴含深意。因此我注意引导学生对相同的语言文字进行反复揣摩、咀嚼,在比较中领悟其中丰富的内涵,感受到故事发生时的情景,体会少年的美好心灵。如:在引导学生感受“我”和“少年”的遗憾心情,两个人物都感到“遗憾”,但这绝不仅仅是相同的心情。透过这一对相同的词语,能感受到两个人物不同的心理,“我”的放弃木雕的无可奈何,没有办法;“少年”的不能卖掉木雕、不能让“我”这个中国朋友如愿以偿的惋惜与失望。相同的词语,学生通过比较,深入人物去体会,嚼出了不同的滋味儿。这样,不仅使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的巨大表现力和生命力,还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情感熏陶。

北京老人教学反思 篇21

  今天是《小石潭记》第二课时。整体感觉比较失败,职业道德让我们总是把失败原因归属于己,但客观上讲没有学生的因素吗?这样的问法好像彰显了教师的无能乏技,那就这样问: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学生的现状呢?

  第一课时以尝试自读的方式,学生自己读通读顺文本,通过串读来订正音韵节奏,并进行了个别词语的解释以助读。这样处理是因为初三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文言文的语感能力,自己完全有可能读准大部分内容。在个别处如“下见(现)小潭”“参差(cenci)披拂”,教师一点即好。然后是自己译读,通过课下注释和自己的参悟能够大部分读懂文本。在课堂上,学生只对“曰恕己,曰奉壹”有点误读,其他的都可通过参悟或引导自己解决。从这里可见,本文选入八年级语文下册,难度是偏低的,正好适于对学生进行读译的自学训练。只要给学生时间,贴近学生思维引导,是能够达到较好的效果的。然后让学生思考一个问题:这篇文章叫《小石潭记》,文中称作小石潭你认为贴切不贴切?学生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昭示了我这个问题的方向性错误。学生普遍回答文本是以小石潭为中心来描摹景物抒发情感的。我立即调整问题:文中把这个潭称为“小石潭”你认为贴切不贴切?并板书上在三个字下分别加点突出。学生思考。第一节课结束。

  第二节课。回顾问题:文中把这个潭称为“小石潭”你认为贴切不贴切?学生在短暂的思考后,开始举手回答。有的说从“闻水声,如鸣佩环”中,可见溪流之小,说明潭小;有的说从“伐竹取道,下见小谭”,可见作者明写潭小,且如果不是潭小绝无人迹的话就不会“伐竹取道”了;有的说从“全石以为底”,可见以一整块石头为底,潭必不大;有的说从“潭中鱼可百许头”,可见潭小能直视鱼的总体数目;还有的说从“四面竹树环合”可见潭小,所以被树木所遮掩。学生的分析有几个超出了我的文本解读,也合情合理,非常欣喜。最后我补充了一个——“小丘”,从此可见此处景物的玲珑娇小之态,能“蜗居”在小丘一侧的潭,必不大。

  “石”体现在何处?这个问题可能是挑战性不大,学生回答的积极性不强。但是就我的此潭为“小石坑”的论断,引起了学生的反驳。他们认为此潭不可能如此之小。师生争论的结果是达成了文中描写的结论——无论大些小些,都是“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的一个石质的坑。借此引导——石坑积满水,谓之“潭”。之所以把这个石坑称为“潭”是因为有“水”。水是潭的内容。那么水有何特点呢?

  有的学生说“水尤清冽”,特点是“清”;有的说“全石以为底”也可见水清;有的说“潭中鱼”一节,都可见水清。同样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此问题缺乏挑战性,学生的积极性不高,也影响了我的情绪,开始有些焦躁。

  对于接下来的问题:如果说“小、石、潭”是此潭可见的形貌的话,那么小石潭的神貌是如何的呢?可用那个字来概括?学生很容易找到“以其境过清”的“清”字。追问,此“清”作何讲?生答“凄清”。此情此景为何会给人以“凄清”之感呢?生答“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述说。然后引申:作者在此文中前后的心情有巨大的反差,你能发现吗?可能是这个问题是最没有挑战性的,或者我给学生的时间太短,太急促,以致有些催促冒进,也可能是铺垫不够,学生给我一片沉默。前面的“乐”与后面的“凄清”的心境的对比,可以引发一个很有价值的探究问题:为什么他的心情会有如此巨大的反差呢?从而进入心境的探寻。但是这个问题并没有顺理成章的达成。时间就到了。

  我预设,此心情的转变有两个因素契合的原因:凄清冷寂的景致又唤起了作者原本的孤寂苦闷的心情。根本原因是一种孤独落寞之感。由此可见,前面两处写“乐”,实是一种“欲忘情山水”的苦中作乐;而后面的“凄清孤寂”是他一直隐藏的真实的精神色彩。至此方能了解作者的精神状态和心理底色。可惜没有探究完成。

  究其失败原因我想:一是教师并不能把文本当中的引人至深之处挖掘出来,无法激发学生的探究乐趣,这可能与问题的设计和引导的方式方法有直接的关系。还是不细致,不精巧,不能准确及时的抓住学生的兴奋点,不能给足学生思考表达的时间,进行引申开发成为新的课程资源,也就是“当下”意识并不强烈。二是,给自己的失败找个客观理由,是不是文本本身就缺乏强有力的吸引力呢?文言文的距离感如何打破,如何带动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很好的路子可行。语文的千文千面,很难成行可操作的规律性措施。再就是学生的学习氛围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是不是教师的努力和激发是一方面,而学生的相应和配合也是一方面呢?如果大家都隅于“脸面”的问题而不肯发言,即有也不说,是不是教师也很无奈呢?当然,学生的投入不够,更多的是折射出教师的设计无新意,课堂无特色,引导缺方法吧。最有可能的是节奏出了问题。前后的关联性较差,以致出现脱节,思维跟不上,所以发言沉闷,情感瘀滞吧。

  努力改进中。

北京老人教学反思 篇22

  《望大陆》是小学语文11册第二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是中国台湾诗人于右任的代表作。从诗文的字里行间渲染出浓浓的思乡情、爱国情,以及对中国台湾回归大陆的深切期 盼。本节课中我采用“以读代讲”、“从读中悟”、“个人学习与他人合作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从诵读中去体会、感受诗文的情感。这一节课下来,自己细细反 思,发觉有很多值得自己思考的地方。

  一、成功之处

  1、注重引导学生学习、体会诗的写法。即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这首诗写得 比较浅显,却能够打动人心,流传至今?通过对比体悟“兮”与“啊”字在这首诗中的不同表达效果,理解“兮”字在诗中那种古朴、厚重、伤感的韵味;在诗句中 去掉“我”字,对比体会作者在诗中强烈的情感,即大陆是我的故乡,是我真正的祖国;学习“葬我于高山上兮”的这种反复的写法,更加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回家无 望,只有寄希望于来世的那种深切的伤痛。学生对几处写法体会得较为深刻,也加深了对这首诗的理解。

  2、能抓住重点教学。为体会诗文所散发 的浓郁的思乡爱国情,以教师朗诵来渲染诗的意境,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使学生自然入情。接着又让学生自读,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来体会诗情,接着又在 学生朗读训练的基础上播放课件范读诗文,通过读把学生带入到诗人所渲染的意境、情感中去,使学生的情感体会有了一个升华的过程。

  3、注重 对诗文的整合。这课是一篇略读课,是现代诗。在一节课内完成教学任务的比较紧张。我注意诗文的整合教学。采用对比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对比学习中体会到诗 内容,表达情感的风格。也为诗歌的理解节约了时间通过这样的方法来在有限的时间里尽最大可能扩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4、本节课关注了学情,从学生的理解能力出发设计本节课,层层渲染,步步为营,让学生很自然地理解了诗人心中的痛苦及愿望,没有很强的说教意味。

  二、问题所在

  1、对课堂节奏把握不够准确,整节课有点前松后紧。

  2、课备得不够细致,不够熟练,中间有一处播放课件出现小差错,这是不应该的,以后要注意精备课,让课堂的每一处细节都了然于心。

北京老人教学反思 篇23

  一、重视朗读,读中培养学生语感。

  本文的人物语言描写很多,这些语言不仅丰富,更重要是在这些语言描写中蕴含了少年的美好品质。因此在教学中,我不仅充分让学生朗读,还让学生转换角色去读,切身体会课文人物的思想感情。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独特的体验、读出语感,也是我在这节课上所要追求的。在学习送木雕部分,以读代讲的方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读中感悟非洲少年的情感,同时创造性地进行朗读,如:少年连连摆手,说: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在一次次的导读中,让学生更好的感受少年的那份友爱。

  二、积累语言,注重语言文字训练。

  学习语言是语文课的主要任务,也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本质区别。因此在教学中我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感悟、积累、运用语言,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学习木雕这一段时,我让学生欣赏非洲木雕的各种图片,请大家欣赏后发言,在这里学生能用上课文中的四字词语,落实了积累四字词组的目的。再让学生结合上下文、前后词语,反复朗读感受,真正地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乃至在全篇中的作用。学生感悟了语言,更重要的是还逐步体会到如何正确的运用语言。这样做,不仅对学生进行了语言文字训练,还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北京老人教学反思 篇24

  《秋游》是苏教版二年级语文教材的第一课,这是一篇情景交融的记叙文。全文生动的描绘了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去秋游的情景,表达了孩子们沉浸在秋天大自然的欢乐心情。 经过一个单元的识字教学后,终于可以进行课文阅读教学了!《秋游》这篇课文的内容对于农村的孩子们来说可谓是“小菜一碟”了。

  本文句式整齐,富有节奏。第二、三、四自然段句式,简约灵动,富有节律,是朗读的好文章。

  因此,本课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语言文字,让学生展开思维,多次练习说话。但说话练习也要分层次,“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虽是本课要求重点训练的句式,但学生已经掌握,所以我并不重点训练。

  在设计时我紧紧抓住了“农田里,稻子黄了,高粱红,棉花白了。”这段话让学生想象,进行句式训练“稻子黄了,像( )。……”层层深入,学生思维活跃,到最后形成“农田里,稻子黄了,像( ) ,高粱红了,像( ) ,棉花白了,像 ( )。”这样一段话。

北京老人教学反思 篇25

  《从现在开始》是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童话故事。富有儿童情趣,语言活泼、情节耐人寻味。讲的是狮子大王想找一个动物接替他做“万兽之王”,每个动物轮流当一星期,谁做得最好,谁就是森林里的新首领。猫头鹰让大家白天休息夜里做事,小动物们叫苦连天。袋鼠要大家跳着走路,小动物们听了直摇头。可爱的小猴子让大家照自己习惯的方式过日子,得到了大家的拥戴,成为森林里的新“万兽之王”。

  结合课程标准的理念、教材编写的意图以及学生发展的实际,我在设计本课时重点采用以下教学策略:

  1、抓关键词感悟,以悟促读

  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具有很强的人文性。在教学本课时我以重点词语为抓手,例如:“神气极了”、 “激动”、“议论纷纷”、“叫苦连天”等,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指导朗读,让学生在充分的朗读中深入与阅读材料形成对话,同时借助课件的直观感受与语言描述的情境创设,引导学生想象童话人物的神态、动作,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进而体会童话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得言得意”。

  2、以学定教,巧计情境

  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对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交流能力起着积极作用,为了在课堂上体现课标精神,我坚持以生为本,以学定教,巧计情境,努力在课堂上体现充分的自主学习,有效的合作学习,适当的探究学习。

  不足之仍存在于课堂教学的很多环节中:

  1、学生搜集的资料能力不强,所以当一上课抛出问题:谁知道森林里都有哪些动物?它们习惯怎样生活?时,学生的回答很凌乱,有的说不完,大有不吐不快的意思,但时间关系我只能控制学生的发言,迅速进入下一个环节。

  2、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在本课教学中学生合作意识弱,在完成老师给的讨论题时,有时同学没有动脑筋,在旁边玩。

  3、课堂组织教学还不够,有部分同学的积极性还没有调动起来

  努力和改进方向:

  1、优化课前准备,首先“吃透”教材,现行的语文教材是以人文性、文学性、时代性、基础性、兴趣性为原则编写的,内容非常丰富,其目的在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只有“吃透”教材才能恰当地把握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在教学中才能胸有成竹,应付自如。其次“吃透”学生,只有对学生有了透彻的了解,才能在课堂上对不同的学生应用不同的教学策略。

  2、优化师生关系,营造和谐学习氛围。努力创设出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励学生的自主意识,活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3、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提高教学实效。例如在课堂上创设教学情景,巧设提问等。

  4、优化教学策略,探究最佳教学途径。例如根据教学对象及教学内容不同的情况可采用分组教学、分层教学等等。

  5、优化教学反思,改进提升教学水平。实践证明,不断进行教学反思不仅可以获得宝贵的教学经验,还可以及时发现教学中的新问题,并通过改进或创新把教学实践提升到新的高度,进而实现自我超越。

北京老人教学反思 篇26

  教完“比的基本性质”后,我不停地在思考一个问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有一个最重要的基础:已有知识,尤其对六年级学生而言,他们在以前学习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数学知识,尽管这些知识的获得有的来自于他人的帮助,有的来自于自身的感悟,但是不管怎样,不管其来源如何,既然学生已经掌握,就纳入到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体系中,这些的确是客观存在的现实,并作为小学生已有知识的一部分构成进一步学习新知的数学资源。《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小学生已有的知识是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重要资源。

  其实,对于小学生而言,由于他们已经有了许多相关的数学知识,很多教材中的“新知识”对于学生来讲并非“新知识”。正因为这样,我理解的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实质是,用自己已有的知识与新知进行交互作用,进而重新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的过程。学生以前学习的“商不变的规律”、“分数的基本性质”、“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和今天学习的“比的基本性质”相互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知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学生的已有知识理所当然地成为他们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基础,进而成为我们进行数学教学的一个庞大资源库。 而这些学生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为他们进一步学习数学提供了一个有利的条件。教师如果能够注意到这些情况,并将学生已有的知识科学合理进行利用,与学习数学新知互相结合起来,必将起到良好的效果。因此,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既是数学学科的特点所决定的,更是数学学习所必需的。

  一、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思考,主动建构概念。

  数学建构主义学习的实质是:主体通过对客体的思维构造,在心理上建构客体的意义。所谓“思维构造”是指主体在多方位地把新知识与多方面的各种因素建立联系的过程中,获得新知识意义。学生通过观察具体的感性材料,己初步形成概念的表象,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对比、思考,将新知识与已有的适当知识建立联系,又要将新知识与原有的认知结构相互结合,通过纳入、重组和改造,构成新的认知结构,建构出新的概念。本课中,引导学生观察了两组比的特征后,进一步启发学生联系起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通过对比、思考、重组等思维活

  二、应用概念解决问题,广开言路,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习概念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运用概念来解决实际问题。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概念一旦获得,如不及时巩固,就会被遗忘。应用概念解决问题其实就是进一步巩固概念知识。只有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学习才是有意义的。本课中,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方法不只一种,不管采用的是哪一种方法,只要合符规律,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尊重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进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随后还安排了综合性练习,这些练习不仅能起到巩固、深化概念的作用,还可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北京老人教学反思 篇27

  教学一开始,揭示课题后,要求学生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勾画生字。并把自己认为难读的字多读几遍。想一想:在达尔文和小松鼠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边读边识字,有具体的语言环境,大部分生字学生自己就能解决。比如联系上下文猜字,借助拼音等,把自己认为难读的字多读几遍,将识字的自主权交给学生,学生的识字量不同,这样增强了学生识字自主性和主动性。在低年级阶段,我不提倡老师范读。低年级课文短小。老师一范读,学生凭临时记忆,大部分字就顺下来了,学生未必能真正解决生字问题。老师不范读,一开始就让学生自己读书,那么一遇到生字学生就要动脑去解决,这样会在自己头脑中留下深刻的烙印。

  对生字进行细致的分析,放在学文之前,学文之中,学文之后都可以。重要的是要把握识字的重点。 “会认识的字”和“会写的字”在教法上是有区别的。“会认识的字”的重点在字形,要让学生记住它。对于识字方法,老师不必去讲,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尊重他们自己的记忆方式。片段中,“外”这个字,一个孩子用比较法,与学过的“处”字相比较进行记忆,而另一个孩子利用字形特点创造字谜法“多半个萝卜”进行记忆。 “捉”字的识记,那个孩子则探究字源,借助偏旁理解字义进行记忆。老师切忌对字形分析的繁琐,而应教给学生一些识字的策略和方法,为他们以后识字打下良好的基础。

北京老人教学反思 篇28

  《蟋蟀的住宅》是小学六年制第七册第二组中的第三篇课文,是19世纪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一篇观察笔记。作者怀着对蟋蟀的喜爱之情,用拟人的手法,具体介绍了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修建住宅的经过。对蟋蟀的吃苦耐劳和不肯随遇而安,作者是十分赞许的。学习这篇课文,在让学生把握课文主要资料的同时,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并注意把这些方法运用到习作实践中去。要让学生学习作者认真观察事物的方法,激发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富有情趣的语言来表达的。因此,在这节课上,我尝试“自主探究,点拨启导,读中感悟”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钻研文本,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读中运用,在听、说、读、写中落实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1、自主探究,引导学生质疑。

  在学生细读课文,我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在读懂的文字旁边写上见解和感悟。标记出不理解的句段并提出问题。小组交流并解决问题、老师归纳关键疑问。根据小组交流的状况,老师归纳出具有共性的重点问题。如:法布尔为什么不把蟋蟀居住的地方称作“巢、洞、窝”,而是把它称作“住宅”呢?从哪些地方能够看出蟋蟀“不肯随遇而安”?它是怎样选址的?它的住宅有什么特点?蟋蟀是怎样挖的?他的住宅为什么能够算是“伟大的工程”?

  我循着作者的思路,带着学生好好地去欣赏住宅,对住宅做进一步的了解和新的发现,在不断的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感受到这是伟大的工程,情感的升华水到渠成,而不是给学生一个“伟大工程”的结论,要学生去论证这个结论。这样就极大的尊重了学生的主体,真实地做到了让学生自主探究。

  2、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语文学习的过程。读是阅读教学最基本的方法,这节课我是十分重视读的。除此之外,我还运用了多种读的方法。

  比如在联系上下文读、比较读中抓住关键词品“随遇而安”。蟋蟀不肯随遇而安,这一点和大多的昆虫不一样,那么蟋蟀是怎样做的?其他昆虫又是如何做的呢?谁能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我读课文的体会说一说“随遇而安”的意思?反复读“蟋蟀和它们不一样,不肯随遇而安。”这一句,你还能体会到什么?

  在读思议结合中品草“半掩”的高明;在读写迁移中品“巢穴”“住宅”“家”之间的不一样含义及文字背后的不一样情感。教师创设情境,请学生“听话想象”,蟋蟀会唱些什么呢?孩子们浮想联翩,一个会劳动会生活的小蟋蟀深深印在了他们心上。课外学习文中的表达方法写自我喜欢的小动物。这都是在想方设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语文学习的过程。正因为学生有了主动参与的意识,课堂显得和谐并充满生命的活力。

上一篇:水乡歌教学反思 下一篇:金色的鱼钩的教学反思
猜你喜欢